►超過一半的人體重正常—— 創紀錄。►毛工資平均每小時為24.13歐元。沒有其它地方能超過此數。►每人每天平均消耗140升水。►七分之一的人每天吸菸超過20支,也是創紀錄的。►漢堡有德國最大的港口。►2018年835人申請聯邦志願服務。►坐監獄的人數為1895。►有819個協會,成員共524870人。
最近媒體中不斷談論數位化教學問題。德國政府也決定在這方面加大對德國學校的投資。這其實有兩方面,一是物質的,如電腦、網絡等;另一個是人力,也就是說老師對數位化的認識和應用。受基金聯合會委託,輿論研究所在網上對1000個14歲到21歲之間的年輕人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人認為,他們的老師不能很好或根本不能使用數位化的教學方法。
一半的人對學校的數位化學習資源不滿意。若要用到電腦等機器時,五分之四的人至少會要從父母那裡得到幫助。
這也證明,德國年輕人怎樣使用電腦和網絡跟父母的支持非常有關。這也涉及到閱讀、計算和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最新的Pisa調研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半的受訪者不相信在學校機會平等。僅42%的認為,整體上在德國兒童得到好的教育,跟其社會階層和文化來源沒有關係。這個比例降至2015年以來最低值。多數年輕人認為父母的關照和支持跟學校的質量和老師的水準一樣重要。超過90%的受問者認為,學校和師資力量對教育起到的作用大或很大。而65%的認為父母的教育背景所扮演的角色明顯要小,45%的認為父母文化背景對教育的影響也小。學生怎樣評估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能力對自己將來的職業前景有多重要和不同。排在第一位的是自我組織及對他人有禮貌、寬容。98%的認為這些素質很重要。97%認為德語知識很重要。
編程和軟體知識明顯排在後面。僅接近多數的人相信,這些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重要。年輕的男性67%,女性47%明顯認為電腦知識很重要。
年輕人的大多數認為數位化教育比介紹技術更有意義。對76%的受訪者來說,這涉及到學習,如何處理用數位化得到的信息。
現在的孩子幾乎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但這並不表示會充分利用。若整體只用它看錄像,也就沒有什麼意義。
現代化的數位化教育需要父母協助,將知識帶進來,跟孩子們分享;不能跟父母同步的孩子們在學校受到好的數位化教育就更重要。
與時俱進也是當老師必須做到的。老師跟不上時代步伐,會被學生輕視的。
註:本文版權屬於德國《華商報》,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需與本公眾號聯繫,並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 「德歐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