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世界】大衛與歌利亞:為什麼一塊光滑的石頭還不夠?

2021-02-13 角聲傳媒

為什麼大衛用了五塊石頭與歌利亞作戰?他是否害怕失手?還是其有更深層次的精神啟示?

您有沒有注意到大衛在與巨人歌利亞戰鬥時,選擇了五塊光滑的石頭?(撒母耳記上17:40)他到底在想什麼?他是想到第一個塊石頭會擊不中嗎?還是認為歌利亞會等他擲完其他的石頭?這不太可能。其實相反的,大衛在擲出第一塊石頭的時候,已經意識到一種精神原則正發揮作用了。

我們都知道歌利亞有四個巨大的兄弟。這些是當時統治著加沙(Gaza),亞實基倫(Ashkelon),亞實突(Ashdod),迦特(Gath)和依革倫(Ekron)的非利士人貴族。(約書亞記13:3)。我們之後又見到了這五個巨人,在他們把約櫃帶到亞實突(Ashdod)並導致大袞(Dagon)的神像遭到毀壞,然後在依革倫獻上賠罪的禮物,「當照非利士首領的數目,用五個金痔瘡,五個金老鼠「 (撒母耳記上6:4),以平息五個城市的瘟疫。

當大衛見到了歌利亞,他清楚知道一旦制服了歌利亞,他的四個可怕的兄弟很快就會為其復仇。因此,他拿了5塊石頭。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時也會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而後又出現了另外四個問題。是否試過在家粉刷牆壁的時候,卻也注意到了天花板或門框看起來很糟,而索性粉刷了整個房子?生活確實就是那樣。有時候寧可不要丟出第一塊石頭,免得我們得面對始料未及的戰役。

那些非利士兄弟不會馬上出現,但他們最終會到來,我們可以很肯定。一些事情總得先發生。

通過贖罪獲得和平

以色列的土地上持續三年發生了饑荒。大衛求問神,試圖理解原因(撒母耳記下21)。此時,掃羅(Saul)已經死了,大衛繼位為王。神告訴大衛,饑荒的發生是因為掃羅王違反了與基遍人(Gibeonites)的協議(第1節)。您也許記得,在那數年之前基遍人佯裝從千裡之外來見約書亞(Joshua)。約書亞被他們的詭計欺騙,並與他們達成協議讓他們在這裡和平生活。但是掃羅無視協議殺死了基遍人的首領,神則讓饑荒降臨在這片土地上。

大衛召來基遍人的首領,問能為他們做些什麼來平息和贖罪(第3節)。而他們說,只有血債血祭一種方法。他們要求殺死7名以色列人來贖罪。沒有贖罪就沒有和平。

代禱

利斯巴(Ritzpah)是其中兩名以色列人的母親。她的兒子因為基遍人首領被殺而被犧牲贖罪。(撒母耳記下21:10)。她為兒子們的死去感到悲痛絕望,拿了麻布鋪在兒子的墳墓上,自己則橫臥其上。希伯來語中「利斯巴」的意思是 「地上」。人無法比地上更低了。她就那樣讓人難以置信地躺在那裡,「從動手收割的時候直到天降雨在屍身上的時候」 ,從六旬節到住棚節(大約在六月初到十月初)。她在夏天炎熱的白天和黑夜都躺在那裡。白天有猛禽飛來,夜晚有曠野的野獸,四處覓食要吞噬她被殺死的兒子。但她依舊躺在那裡保護他們的遺體。

利斯巴是聖經中最有力量的代禱者之一。這位以色列的女兒為紀念她的孩子們所付出的深愛與犧牲,感動了大衛王。

有人將掃羅的妃嬪愛雅女兒利斯巴所行的這事告訴大衛。大衛就去,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搬了來 (撒母耳記下21:11)

知道了這位母親如何關愛著她所愛的甚至已經離世了的人之後,大衛也深信他必須面對自己的過去和回憶(見11節)。掃羅和約拿單的骨骸從未被妥當地埋葬。他們的屍體被掛在伯珊(Beth Shean)的城牆上。被利巴斯的代禱所感動,大衛想彌補過去未處理的一切。

掃羅的遺骨代表著這民族的傷痛。掃羅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國王,他的逝世是整個民族沉重的打擊。大衛一直到現在都無法面對這整個民族的悲痛。約拿單的遺骨則是他個人的傷痛。大衛也還沒有完全接受自己失去了最摯愛的朋友。

然而我們擁有一位無比仁慈的神,通過彌賽亞的贖罪以及兄弟姐妹的代禱,來幫助我們處理我們未解決的悲痛與傷害。大衛解決了自己生活中的這些問題後,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團結的力量

那其他四個非利士貴族出現了,而大衛也已經準備好。以實比諾(Ishbi-Benob)是巨人兄弟之一,他的矛重300舍客勒,正追趕大衛(撒母耳記下21:16)。但這一次,亞比篩(Abishai)在那裡幫助大衛痛擊了非利士人。以色列最偉大的戰士領袖大衛無法獨自戰勝敵人。而我們也知道,這些來自迦特(Gath)的其他巨人後裔 「都死在大衛和他僕人的手下」(第22節)。

道理很清楚。一旦贖罪完成了,我們也能把使我們和其他人陷入困境的事情處理好。那麼我們就可以體驗到神給予我們的愛與團結。這不是片刻之間發生的事情,而是先在我們內心以及我們之間完成。而後我們就有力量和權力去與我們土地上的巨人交手。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大衛和利斯巴。

相關焦點

  • 邪教揭秘:大衛教派(1)
    鋌而走險的「大衛教派」1993年4月19日,宣揚世界末日的美國邪教組織大衛教派在其頭領大衛·考雷什的帶領下,同聯邦執法人員對峙達51
  • 鏡頭裡的澳洲:一塊石頭引來的罰款
    在那個遙遠的、叫做澳大利亞的國家,有一塊神奇的石頭,被稱為「婚禮蛋糕石」 (Wedding Cake Rock)。
  • 郵差每天撿一塊石頭,結果33年後......
    有一天,他在崎嶇的山路上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準備再走。可是他突然發現絆倒他的那塊石頭的樣子十分奇異。他拾起那塊石頭,左看右看,便有些愛不釋手了。於是,他把那塊石頭放在了自己的郵包裡。村子裡的人看到他的郵包裡除了信之外,還有一塊沉重的石頭,感到很奇怪,人們好意地勸他:「把它扔了,你每天要走那麼多路,這可是個不小的負擔。」
  • 老外:為什麼西餐吃一塊牛排就飽,吃中國火鍋吃一盤牛肉都不夠?
    世界很大,在每一個國家之間都會有不同的地方存在,除了文化不同,是有飲食也是不一樣的。
  • 男子撿了一塊「石頭」,竟價值21000000元!
    國事家事天下事 更多最新消息關注「陸豐大安那些事」近日,一名60歲漁民在海灘上撿到一塊巨大石頭他撿到的就是這塊「石頭」▽據英國《LADbible》11月30日報導,近日,泰國一位60歲漁民納裡斯在該國南部的海灘上偶然撿到了一塊巨大的龍涎香,估計價值高達
  • 農民挖出一塊石頭想砸碎,考古學家:這是1000年前符文石
    拉爾森下車檢查,原來地下有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長6英尺半(2米),寬3英尺(0.9米)。「真是個大傢伙!」拉爾森拍了拍石頭。這麼大塊石頭肯定不能放在地裡,影響耕種,萬一要是把犁耙子撞壞了就不好了,於是用鏟車把石頭推到了農田邊緣。
  • 男子海邊撿了一塊「石頭」,竟價值2100萬元!
    近日,一名60歲漁民在海灘上撿到一塊巨大石頭誰知
  • 猶太青年看完《二十二》憤怒咆哮:為什麼日本不認錯?
    還記得那位歪果仁研究協會的以色列小哥嗎?他叫高佑思,是個猶太人,他的太奶奶,是二戰時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
  • 石頭破碎機,石頭破碎機
    石頭碎石機石頭一般指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狀,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
  • 他在沙灘上撿到一塊惡臭石頭,沒想到竟價值300多萬!
    來源:騰訊新聞、新晚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一名44歲男子之前在海灘上散步的時候撿到了一塊重約20斤的
  • 一塊墓碑30石頭,材料準備第一位
    準備材料是第一位,一塊墓碑30石頭,你的肝夠用嗎?想要建造一座墓碑,最關鍵的東西就是準備材料啦!一塊墓碑需要使用到30塊石頭,可能一塊兩塊還好,但是想要建造一座公墓群,那可就太傷肝了,所以還是「一切從簡,拒絕大操大辦」吧。在這個墓碑群裡面,視頻主準備了4個公墓碑以及一個主墓碑。所以只需要花費150塊石頭就可以完成,用量不是很多。
  • 創造最完美打水漂方程,一塊石頭破金氏世界紀錄!看完跪了...
    在2013年9月6日,美國人庫爾特·斯坦納(Kurt Steiner)創造的在水面彈跳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在水面彈跳88下。這波神操作,「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看了也只能自嘆不如。他還透漏,職業選手俱樂部的門檻是彈跳25次以上,普通人要是打出這麼多彈跳,直接就可以上春晚了。
  • 雙峰鎮:與火同行|大衛林奇的隱喻世界
    本想,能在電影院看一部大衛林奇的電影會是次奇幻的經歷,現在看來僅用「經歷」來總結,太褻瀆了。
  • 罕見的石頭畫,太有創意了
    用石頭作畫,第一次見,太牛了石頭堆砌的畫反倒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簡直是唯妙唯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畫出來的花瓶居然還可以這樣造出來,第一次見這個是怎麼做到了,看似粗糙但卻光滑
  • 奇趣世界:石頭竟也能吃,螞蟻還像熊貓...
    網/DaSouji.com(唯美、奇趣、創意、知識、生活)旗下最美視覺類微信公眾號;欲與我們直接交流或商務合作請加個人微信號: DaSoujiwx我們生活在一個奇趣而充滿未知的世界,讓大搜集給大家分享一組罕見的趣圖吧:椰子蟹,世界上最大的寄生蟹亞馬遜河的侏儒狨猴
  • 難以想像的石頭藝術,太絕了!
    簡直是唯妙唯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畫出來的石頭做出的藝術品,太美了花瓶居然還可以這樣造出來,第一次見這個是怎麼做到了,看似粗糙但卻光滑▶還出什麼國?去了河南,等於去了全世界▶中國最神秘的地方,只有中央領導人才能去▶七彩罌粟花開,大飽眼福(絕美)▶獨一無二的紅色海洋,讓人大飽眼福!
  • 情聖大衛:女孩對你愛理不理,是為什麼?
    不僅展示了自己,還進行了調情。有時候,通過自信的框架,也能吸引女人。比如:她:好煩,最近很多男的想追我。你:我才不關心。本來她是想裝逼秀一下優越感,你可以無視她的炫耀,讓她受挫,你在心理上也可以佔據上風。有些男生不知道怎麼問妹子是不是單身,其實很簡單。
  • 情聖大衛:女孩對你忽冷忽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