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騎行 | 發財啦!全球自行車友好城市20強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2021-02-19 一覽眾山小-可持續城市與交通

圖一、2019版的哥本哈根指數Top20排名中出現了許多耳熟能詳的騎行城市,還有一些新鮮面孔。Lingxiao Xie /GETTY IMAGES

潮流來去熙攘,簡單的設計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一點在如今的城市交通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無需停靠的彈跳杆(Dockless pogosticks)都在試圖成為下一個大趨勢,而自行車卻仍是最高效、最實用、最可靠的都市交通解決方案首選。許多城市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並正在興建和擴大基礎設施,保障自行車作為日常交通的便利性,同時改善城市的宜居性。有些城市則比其他城市更加重視。

 

為追蹤全球各城市在推動自行車的努力與措施,COPENHAGENIZE DESIGN CO.公司推出了Copenhagenize指數,對全球的自行車友好型城市進行綜合全面的排名。自2011年起,該指數每兩年發布一次,而2019年發布的第五版中,我們使用了14項參數,對全球115多座城市進行評估排名。在2019新發布的第五版指數中,Copenhagenize通過14個參數的評分系統,評估了來自全球不同角落的超過115個城市,選出20強。這些參數主要分為規劃雄心(Ambition Parameters)、文化(Culture Parameter)與街景(Streetscape Parameters)。(在此閱讀我們的方法論。)

 

COPENHAGENIZE DESIGN CO.是一家丹麥城市規劃和設計公司,與城市和私人開發商合作,專注於自行車友好型基礎設施的落地建設。

 

前三甲的競爭和以往一樣激烈:哥本哈根穩居榜首,阿姆斯特丹則以近來的大膽舉措躍居第二,將烏特勒支(Utrecht)擠入第三。這三所城市依然是這場友誼賽中的模範。同時,真正認真對待自行車的也不再僅是丹麥和荷蘭的城市。第二梯隊中,安特衛普(Antwerp)、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和波爾多(Bordeaux)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奧斯陸的排名緊隨其後,在過去四年中急速上升,而波哥大(Bogotá)、不萊梅(Bremer)、臺北、溫哥華等新晉城市則向其它城市展示著如何讓城市中心更利於自行車。除了20強之外,還有許多城市正處於突破階段,每座城市都需要持續投資並進行創新,才能在2021年看到更好的排名。

 

以下是2019年Copenhagenize指數評選出的全球最佳自行車友好城市二十強。

相關焦點

  • 全球5大最酷自行車道 自行車城市又要回來了?
    在我們營造了越來越多的城市開發區、越來越多的高架道路、越來越大距離的生活工作環境之後,我們也許會逐漸體會到:城市化的本質並非物質的堆砌和炫耀,而是健康的生活。 慢、精緻、健康、可持續、社區繁榮、蜂巢城市——這也許是我們的政府、開發企業在「挖坑+大賣」的粗放時代告終之後,為地產和城市進行升級的新維度。 在如上所說的新敘事框架下,自行車作為一個新的文明現象正在回歸,以一個上世紀的中國人感到陌生的方式。
  • 臺北"YouBike微笑單車"進化論丨單車友好城市001
  • 2020「太原TREK自行車店」騎行臺比賽開始報名啦!
    2020「太原TREK自行車店」騎行臺比賽開始報名啦!
  • YouBike亮相上海展,展示城市騎行新活力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是人坐在車上兩腳踮地引車而走的
  • 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秀—2017年是柏林自行車展
    柏林自行車展(Berliner Fahrradschau)是一個以城市自行車文化為核心的車展,這裡幾乎囊括了所有國際單車大牌,最酷最新的單車配件及服飾。車展還舉辦常規競賽、趣味體驗、特技表演、自行車創意等,除此之外舉辦方開展自行車沙龍、觀看紀錄片等文化活動,普及自行車文化。
  • 大美自行︱一張地圖告訴你在美國騎自行車有多麼難
    用一張圖來看,對於在華盛頓騎自行車的人,這就是他們的騎行道網格的樣子: 圖一、 華盛頓特區的自行車道 我們做出這個地圖希望幫助說明,城市街道對於騎行車的人來說看起來到底像什麼利用城市數據,我們在地圖上投射出那些由街道標誌標識定義的自行車路,以及需要和小汽車共享空間的自行車專用道。但是我們沒有城市自行車景觀道,或在某些社區裡能找到跡象但沒有街道標誌標識的「自行車路線」包括在內。加載了一條條自行車道的城市地圖展示的是源自城市開放數據門戶最新的開放數據(如有遺漏也請補充更新開放資料庫)。
  • 閃電自行車騎士環島騎行亮點
    19至20日形成了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每個梯隊自由騎行,猶如激情燃燒的釋放,一梯隊騎士們平均速度達到28公裡/小時,第三梯隊也達到平均23公裡/小時,一梯隊最快速度達到59公裡/小時,本次環島騎行是由哈爾濱市體育總會主辦,黑龍江閃電自行車俱樂部、哈爾濱市大正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三亞天涯行單車俱樂部承辦,哈爾濱市自行車運動協會、三亞市自行車運動協會協辦的「閃電自行車環海南島騎行」活動。
  • 【騎行速遞】自行車協會換屆了!曹麟擔任新會長
    自行車協會自2012年成立以來,在前任會長陳澤鋒和各位協會部長的認真組織下,呈現了近30場的精彩騎行活動。
  • 快樂騎行的另一種選擇:雙人自行車
    二、雙人自行車的購置    能跑路的雙人車是很難買到的,得自己組裝,或找專業裝車的人士組裝(一般城市都有,問一問車隊、俱樂部就能找到)。    至於價位就看你的熱度了,酌情量力才有快樂。建議按山地車的配置組裝,相對穩定可靠。這種車架在市面上是買不到的,一般都在網上拍,其他部件好辦,車友都知道。
  • 大家醫聯「自行車畫地圖,製作最美騎行軌跡」大賽活動開始啦!
    自行車是我們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種健身器材「綠色出行」既健康又環保如今共享單車風靡全國騎行也變成了一種時尚「大家醫聯」為了給各位粉絲搭建一個集健康、趣味、藝術、環保於一體的綠色騎行交流平臺,促進「綠色出行」健康發展,現決定舉辦「自行車畫地圖,製作最美騎行軌跡」大賽活動,讓大家快樂健身,創意發揮,踐行「綠色騎行」的同時,享受更多生活樂趣
  • 「消失」的自行車道...
    21世紀的今天,自行車以一個全新的形式重現在人們的眼前。摩拜單車重新定義了自行車,自主研發的全球第一款智能共享單車,成功讓自行車回歸城市。就在城市規劃不斷進步的未來,也許那些曾」消失「過的自行車道,也會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再現在我們的城市裡。人多車多,自行車很容易和機動車道、人行道「搶路」?廈門空中自行車道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建在「空中」和「海上」的自行車道,遠離行人和機動車的紛擾,更不用聞汽車尾氣。
  • 自行車的記憶
    我小時候,自行車跟手錶、縫紉機一起,算大件。那時候國內自行車三大品牌是鳳凰、永久和飛鴿。家裡惟一一輛自行車,是青島本地產的金鹿,這是一種28英寸的載重自行車,俗稱「大金鹿」。一輛大金鹿120元,相當於一般家庭幾個月的收入。我家的自行車是我媽媽每天騎著上下班,有段時間我迷上了騎車,就每天在她下班的時候跑到樓下去堵截,為了能在天黑之前騎幾圈。
  • 南寧禁止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已經有人挨罰了!
    7月19日上午,南寧交警二大隊在園湖路、星湖路、建政思賢路口、新民桃源路口等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整治,現場查糾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上騎行違法
  • 在日本騎自行車,到底有什麼特別?
    不僅大街小巷都可看到自行車的身影,更是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單車文化。在日本騎車遊玩,有什麼優點呢?(安利向)日本騎行遊玩的優點:1. 日本空氣品質好,騎行時不會因空氣品質而產生不適。2. 路邊便利店、自動販賣機較多,補給問題不需要擔心。3.
  • 創意騎行自行車戀上的停車架
    自行車停放架的使用有效地解決了自行車停車秩序問題,更是自行車驛站的必備設施,來看看下面的停車架,也許對驛站停車架的設計有所啟發哦~這款像變色龍一樣可以根據城市背景顏色發生變換的美麗停車架來自瑞典設計公司Note Design Studio 2013年最新設計。金屬寬帶掛鈎停車架從側面觀看形體被簡化為「二維」,從其它面看則十分明顯。
  • 《Monocle》雜誌揭曉2016全球城市生活質量榜 東京再奪冠
    跟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很多城市相比,東京不僅人口密度極大,生活節奏太快,工作壓力年年攀升,到底是什麼優勢讓東京位居世界最適宜居住城市的榜首呢。對於奪得榜首的東京,《Monocle》雜誌的主編布魯爾表示,東京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晝夜經濟,他說:「當別的城市還在討論如何運行24小時『不夜城』的時候,東京已經做到了。」
  • 騎趣 GoBicycle單車地圖,幫你體驗城市騎行的樂趣
    Gobicycle是一個以促進在Durban的通勤者騎自行車上下班而設計的一個城市海報。其目的是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一種形式,通過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自行車路線圖和配套的海報來激勵和提高人們對自行車的認識。
  • ☆電動自行車夜間是否應當亮燈騎行?「亮燈工程」你怎麼看?
    網絡配圖不少市民群眾擁有的自行車「腳踏」升「電動」了,但傳統騎行習慣依然如故。夜間騎行不習慣亮燈,就是其中一個突出方面。夜間「黑燈」騎行的電動自行車,存在不少安全隱患。那麼,夜間上路騎行的電動自行車究竟有多少未亮燈呢?浦東交警支隊第五責任區大隊曾作了一番微調查:楊高南路-高青路口,時間:18:40-18:55,通過路口電動自行車總數為115輛,92輛「黑燈」,佔比高達八成。高科路-錦繡路口,時間:21:00-21:18,通過路口電動自行車總數為73輛,42輛「黑燈」,佔比57.6%。
  • 《周末運動匯》預告:微笑「小黃人」來啦!「最美騎行線路」評選新鮮出爐!泉州微笑自行車有限公司鄭美玲作客904
    人 物 簡 介鄭美玲泉州微笑自行車有限公司行銷主任泉州人 品牌策劃營銷 從業8年 加入微笑自行車3年,參與策劃「世界自行車日古城騎遊活動」泉州「小黃人」微笑公共自行車3周年啦!2016年6月30日,泉州微笑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運營啟用,整整三周年。目前站點覆蓋泉州豐澤、鯉城、洛江、開發區、臺商區、泉港、安溪,截止目前,共啟用1024個站點,投入使用3.1萬輛自行車,累計會員數50萬,累計騎行次數8400萬人次,累計騎行公裡數約1.4億公裡,減少2600萬kg二氧化碳,約種植145萬棵樹。
  • 不止是出行︱英國將自行車打造為生活以驅動城市轉型 (上)
    騎行對推動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騎行還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並減少環境汙染和碳排放量同時還可緩解交通擁堵等問題。這也意味著,騎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與英國很多城市和地區相似,大曼徹斯特地區的自行車使用率在逐步上升,但還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