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大最酷自行車道 自行車城市又要回來了?

2021-03-01 今日熱門大事件

有史以來第一次,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37億人)生活在城市裡,這一數字到2050年有望翻倍——這一景象在今天的中國體現得無以復加。

在我們營造了越來越多的城市開發區、越來越多的高架道路、越來越大距離的生活工作環境之後,我們也許會逐漸體會到:城市化的本質並非物質的堆砌和炫耀,而是健康的生活。

慢、精緻、健康、可持續、社區繁榮、蜂巢城市——這也許是我們的政府、開發企業在「挖坑+大賣」的粗放時代告終之後,為地產和城市進行升級的新維度。

在如上所說的新敘事框架下,自行車作為一個新的文明現象正在回歸,以一個上世紀的中國人感到陌生的方式。

眾多研究表明,騎車出行能使我們普遍變得更開心、更健康。一項最近的美國人口調查局報告甚至發現,不光是年輕人、都市成年人騎車去工作,就連富人也都喜歡騎車,而且這一數字正在穩步增長。

但是,來自紐西蘭去年的一項研究揭示:那些在自行車專用道投入最大的城市,在財政上卻獲得了最為巨大的回報。很顯然,鼓勵市民更多地選擇騎車這一交通出行方式,從財務角度來說也頗具意義。

紐西蘭奧克蘭的研究者發現,如果一個城市建造一個網絡,將自行車道單獨區分開來,並將交通速度放慢下來,那麼到2040年,騎車的人群會增長40%。如果只是偶爾增設一些少量的車道,只能為自行車通行量帶來5%的增長。

以下便是全世界範圍內湧現出來的一些最酷的、對自行車出行特別友好的基礎設施革新。


騎車之人如果希望穿越埃因霍溫——這座荷蘭城市的多車道高速公路,現在可以以一種「外星人」的方式懸停在其上方。位於道路上方的是一懸環,綽號「漂浮著的茶託」。對數以千計的城市騎車通勤者而言,它是一個更安全、更快捷的通行選項。埃因霍溫是文森特·梵谷的家鄉,後者曾經創作出《星夜》這幅異想天開的畫作。受畫作中形似道路造型的啟發,藝術家Daan Roosegaarde創造了能夠發光發熱的自行車道,依靠的是以太陽能作為光能的LED燈,從而將這一經典的油畫之作,以一個後印象派畫家(的角度)予以詮釋。

在加州丘珀蒂諾,美麗的Don Burnett Bridge,也被稱之為Mary Avenue Bridge,橫貫擁有11根車道的高速公路,並由44根白色的纜繩所支撐。這座橋僅為騎車人和步行者所保留,為騎車人提供了方便的解決之道。如果不這樣的話,他們就會被困在城市的交通阻塞之中。


在加拿大渥太華,有一項實驗性的項目,在安全領域被認為將以小革新帶來大影響。騎車人通常都會害怕車門打開所帶來的撞擊,多虧有了「開門地帶」,這樣的一種持續不斷的害怕得以消除,因為騎車人與車門的距離拉得足夠開,從而避免碰撞的發生。在紐約,當一根旨在停車防護的自行車車道被安置在曼哈頓第九大道之後,所涉交通事故受傷人數下降了50個百分點。根據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這一紐約當地非營利性組織披露,步行者受傷人數下降了29個百分點,騎車人的受傷人數下降了57個百分點。


在加州戴維斯,這座曾在48年前為美國帶來自行車道的城市,在今年夏天剛剛為騎車者完成了一項受保護交叉點的設置。沒錯,不允許汽車通行,只允許自行車通行。在德州奧斯汀,也已經建造了兩個(自行車)專用交叉點,未來還會建造更多。在薩克拉門託的鹽湖城和加州的門洛帕克,同樣如此。


在阿姆斯特丹——這一被認為恐怕是世界上對待自行車騎行最為友好的城市,關於穿過荷蘭國家博物館的自行車道是否能一如開放,不管博物館如何整修,曾經引發了一場長久的鬥爭。但阿姆斯特丹騎行者最終勝出,他們可以繼續從博物館的中心穿行而過,使得每天的通勤變得更加的容易和振奮人心。

免責聲明:微信內容均來自網際網路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

相關焦點

  • 「消失」的自行車道...
    隨著國民收入增長和汽車時代來臨,馬路越建越寬的同時,自行車道卻在不斷「瘦身」,甚至在道路設計初期,就已被直接「忽略」。2015年,廣州市交通研究院在對廣州市中心城區主次幹道及重要的支路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約有35%的主次幹路及重要的支路是沒有自行車道的。同時在有自行車道的道路中,有45%的自行車道的寬度不足一米。
  • 10座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
    想要探尋一座城市裡那些最小的角落又不願意浪費太多時間,自行車就是最合適的交通工具。
  • 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秀—2017年是柏林自行車展
    丨聽說90%的騎行者都關注了去哪騎Qunaqi,了解陝西最具特色的騎行服務平臺第八屆柏林自行車展(Berliner Fahrradschau)於2017年2月27日開始, 5月5日結束,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秀。
  • 大美騎行 | 發財啦!全球自行車友好城市20強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無需停靠的彈跳杆(Dockless pogosticks)都在試圖成為下一個大趨勢,而自行車卻仍是最高效、最實用、最可靠的都市交通解決方案首選。許多城市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並正在興建和擴大基礎設施,保障自行車作為日常交通的便利性,同時改善城市的宜居性。有些城市則比其他城市更加重視。
  • 有自行車的生活才更酷
    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交通部所做的一項全國出行調查結果顯示,英國人越有錢,他騎自行車的裡程就越長。調查發現,與英國最貧窮的1/5人口相比,該國最富有的1/5人口,平均每年騎自行車出遊的路程長度是前者的5倍。
  • 自行車的記憶
    年少的我特別享受風從耳邊吹過的感覺,像在飛。儘管我痴迷騎自行車,但卻始終都沒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直到大學畢業。大學畢業後,我從山東來到北京,終於擁有了我的第一輛自行車,一輛鳳凰26英寸自行車。不過那輛車沒騎幾天,就丟了。後來買了丟,丟了買,又陸續有過很多輛自行車。有朋友建議我,別買新車了,去修車鋪花幾十塊錢買輛髒車,就當把自己丟的那輛車給買回來了。
  • 全球自行車城市排行榜出爐!排第一的荷蘭城市你能猜到嗎?
    據荷蘭媒體報導,在最新全球自行車城市指數報告中,烏得勒支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名列第五。該報告調查了全球90個城市,旨在基於與騎車者相關的因素,評估這些城市的騎車環境。參與調查的其他大城市包括巴黎(排名第32位)、倫敦(第62位)、紐約(第67位)和莫斯科(第86位)。
  • 全球公認的自行車王國荷蘭,現在居然開始「討厭」自行車了…
    可就在最近,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居然發文,要把這對他們這麼重要的自行車清出阿姆斯特丹!荷蘭人何以對自行車態度180度大轉彎?原來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要清除的是共享單車。對,就是咱們大天朝,或者說是全世界都很火的共享單車。
  • 自行車道究竟有多危險?
    點擊關注並星標收藏我,第一時間看好文美國一個小哥因為沒在自行車道上騎車被罰了50美元這位小哥當然不服
  • 宜家(IKEA)要跨界推出自有品牌自行車
    全球家居行業巨頭瑞典宜家(IKEA)要跨界推出自有品牌城市自行車了,這款獲得了設計界最高獎項2016年RedDotAward的自行車名為Sladda
  • 波哥大:一個正在圍繞自行車打造未來的城市
    這座城市專注於發展自行車道的故事始於1974年。當時一群自行車愛好者得到當地官員許可,在城市主幹道附近的100多個街區禁止汽車進入,他們稱之為「la gran manifestación del pedal」(偉大的踏板演示)。當時有超過5000名騎自行車的人參加了比賽。
  • 臺北自行車輕旅行:10大最美自行車路線
    ◎騎著腳踏車,感受專屬於自己的自在。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二重疏洪道,原為石門水庫洩洪使用的疏洪道,有新北市境內最大的河濱公園大臺北都會公園,沿途還會經過陽光運河、微風運河等地方,是單車愛好者休閒的好處去。
  • 自行車文化流行的城市,城市單車系統癱瘓會有什麼影響?
    僅在臺北市(包括市區及河濱)自行車道長度總計 494.4 公裡。城市自行車系統的癱瘓,會對一座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城市造成什麼影響?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表示, 6 縣市共有 17,317 個停車柱無法使用。初估影響 14 萬人次,臺北市與新北市佔多數,約有 10 萬至 11 萬人次。
  • 道卡斯帶您玩轉2015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
    2015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開幕了,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副局長致辭中。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本屆展會,道卡斯都準備了什麼節目。一,精彩的DH賽事:道卡斯飛銳杯中國速降聯賽深圳站將於明天上演,精彩不容錯過。(有日間賽和夜間賽,今年參賽報名人數創新高)
  • 一網打盡:全球十大最好的自行車品牌
    下面就為大家推薦業內人士評選出的:全球十大最好的自行車品牌1/10 捷安特(Giant)自行車 該公司成立於1972,總部設在中國臺灣,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5/10 斯科特(Scot)自行車 公於1958年成立於美國愛達華州太陽穀,1992他們的第一個全避震山地車推出後,在1998創造了世界最輕的全避震山地自行車,成為業界的一個裡程碑。
  • 電動自行車騎乘人注意!最嚴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整治行動開始了!
    1、電動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騎乘電動自行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裡。2、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通行寬度從道路(不含路肩)右側邊緣線算起,不得超過1.5米,不得進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此外,騎乘電動自行車不得在車行道上停車滯留。3、電動自行車在城市市區道路上不得載人,但安裝有固定安全座椅的,可以附載一名身高1.2米以下兒童。4、在其他道路上載人不得超過1人,橫過機動車道時要下車推行,如果載物,不得超寬、超高、超長,影響安全駕駛。
  • 好騎心公共自行車系統癱瘓,會對城市造成什麼影響?
    僅在臺北市(包括市區及河濱)自行車道長度總計 494.4 公裡。城市自行車系統的癱瘓,會對一座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城市造成什麼影響?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表示, 6 縣市共有 17,317 個停車柱無法使用。初估影響 14 萬人次,臺北市與新北市佔多數,約有 10 萬至 11 萬人次。
  • 行業動態:公共自行車的臺北答卷
    還要完善自行車道臺北市的自行車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遊憩休閒為主的「河濱自行車道」,另一類則為「市區自行車道」。相比以往的「人車共道」,這次來到臺北,記者發現街頭多了很多自行車專用車道。「臺北市這半年來做了很多(加強自行車道)工作。」熱衷騎行的市民曾先生告訴記者,臺北的「人車分道自行車專用道」是近大半年鋪設的。
  • 拜客約你明年2月到臺北參加世界自行車大會(velo-city),一個自行車界的世博會!
    via velo-city2016.com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致力改善自行車騎行環境,加上便利的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臺北現已成為全球公共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城市。via velo-city2016.com截至 2015 年為止,臺北市區自行車道已達 382 公裡、河濱自行車道總長已達 112 公裡
  • (觀察家)新加坡將在2030年前成為自行車城市
    其計劃,如果順利完成,將連接整個新加坡,這包括所有建屋局城鎮(HDBtowns),新加坡接運站等等。換句話說,未來的新加坡將被整個自行車車道網絡籠罩著。以國際的情況來看,新加坡是個後來者。歐洲城市早在90年代都已經落實了自行車政策,並且變成今天亞洲城市的典範。而在世界500個自行車城市當中,新加坡不包括在內。在東南亞來說,該國也是落後於鄰國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