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文化流行的城市,城市單車系統癱瘓會有什麼影響?

2021-02-15 謙謙運動

在自行車文化流行的臺灣,YouBike公共單車前幾天遭遇了系統癱瘓的問題。

「 YouBike 微笑單車 」 是臺灣的一個城市自行車租借系統,它的車身是橘色的,上頭印著一個由 U 組成的笑臉,寫著 Ubike。

2009 年,臺北市政府委託臺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Giant)建造營運,從臺北市開始,如今,在臺灣的六個縣市都能看見這些微笑單車的蹤影,包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市(高雄市的自行車租界系統則為另一個系統 Citybike)。

和大部分城市的單車系統一樣,市民和遊客可以在固定的站點,使用一種儲值交通票卡或直接使用信用卡進行單次租車服務。

  YouBike (圖 / YouBike 官網)

8 月 31 日凌晨, 「 YouBike 微笑單車 」 在例行系統更新時卻發生異常,導致全臺灣將近 778 個站點全部宕機,一臺車都借不出來。

像這樣的宕機規模,是七年來頭一遭。事實上,YouBike 上個月的總騎乘次數突破了一億次,整個會員數也已超過 600 萬人次。僅在臺北市(包括市區及河濱)自行車道長度總計 494.4 公裡。

城市自行車系統的癱瘓,會對一座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城市造成什麼影響?

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表示, 6 縣市共有 17,317 個停車柱無法使用。初估影響 14 萬人次,臺北市與新北市佔多數,約有 10 萬至 11 萬人次。

據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 2016 年 7 月的單月總租借次數為 168 萬次左右,初估每日有近 5.5 萬的租借次數。新北市的數據也與臺北市差不多。由於自行車站點大多設置在捷運站、學校或是商圈,使得這次的突發事件影響最大的族群是學生與上班族。在彰化市,今年 7 月的總租借次數約為 19 萬次,其中有 46% 是學生。此次事件也造成不少學生遲到。

的士司機則發現乘客似乎變多了。業者臺灣大車隊經理黃韋寰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表示,當天通勤時段的業績較平日成長約 5 - 10%,這些新乘客很可能是平日裡的 YouBike 用戶,他們習慣使用這套城市單車系統來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

這也是臺北市政府創立這套系統的初衷,他們稱之為解決民眾「最後一裡路」的問題,並且效仿著名的「自行車友善城市」荷蘭,推行綠能城市的概念。在歐洲,城市自行車系統從 1960 年代就開始出現。

除去委託捷安特建造營運租賃設備,配套的自行車道的改造花費了臺北市政府不少的工夫。他們過去在「原有道路分出自行車道」和「拓寬人行道並隔出一條自行車道」之間有過徘徊,現在以後者為主。

和大多數城市單車系統一樣,YouBike 也面臨盈利的問題。

為了推廣這套系統,讓越來越多人騎乘自行車,起初 YouBike 是採取前三十分鐘還車免費的做法,這個方法明顯有助於使用人數。但一旦優惠消失了,使用人數是否還能保留也是個大問題。

以臺北市來說,2009 年推出免費措施之後,一直到 2015 年 1 月,每個月的租借次數一路攀升到 227 萬人次左右。這項優惠在 2015 年 4 月 1 日宣告終止,租借人次則從 3 月的 206 萬人次下滑到 166 萬人次,直到 2015 年底都沒有再次突破 200 萬人次以上。這樣的情況也不只發生在臺北市。  

2016年6月臺北市 YouBike 租借次數統計(圖 / YouBike 官網)

儘管因為開始收費,使得租借人數下滑,但臺北市並沒有打算放棄持續設置自行車道的計劃,事實上他們希望繼續設置更多。  

YouBike 目前維修情形(圖 / 截自官方 App)

不過,因為收費而減少使用 YouBike 的乘客這次倒也有個好消息,由於此次的宕機事件(目前站點已全部修復),YouBike 為了彌補乘客的損失,宣布從9月2日開始的48 小時以內,使用前一個小時都免費。

租借人數有因此再次攀升嗎?目前還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好騎心公共自行車系統癱瘓,會對城市造成什麼影響?
    和大部分城市的單車系統一樣,市民和遊客可以在固定的站點,使用一種儲值交通票卡或直接使用信用卡進行單次租車服務。僅在臺北市(包括市區及河濱)自行車道長度總計 494.4 公裡。城市自行車系統的癱瘓,會對一座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城市造成什麼影響?YouBike 發言人劉麗珠表示, 6 縣市共有 17,317 個停車柱無法使用。初估影響 14 萬人次,臺北市與新北市佔多數,約有 10 萬至 11 萬人次。
  • 臺北"YouBike微笑單車"進化論丨單車友好城市001
    拜客廣州也受臺北市長邀請參加此次論壇,因此將滿滿乾貨回饋給大家!6月拜客將到法國參加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見識全球單車友好經驗,屆時也會帶回「新鮮滾熱辣」的自行車友好資訊。拖至文末「閱讀原文」,請任性地支持我們!公共自行車又稱Bike-Share,全球各大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Bike-Share系統。
  • 全球自行車城市排行榜出爐!排第一的荷蘭城市你能猜到嗎?
    據荷蘭媒體報導,在最新全球自行車城市指數報告中,烏得勒支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名列第五。該報告調查了全球90個城市,旨在基於與騎車者相關的因素,評估這些城市的騎車環境。參與調查的其他大城市包括巴黎(排名第32位)、倫敦(第62位)、紐約(第67位)和莫斯科(第86位)。
  • 騎趣 GoBicycle單車地圖,幫你體驗城市騎行的樂趣
    Gobicycle是一個以促進在Durban的通勤者騎自行車上下班而設計的一個城市海報。其目的是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一種形式,通過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自行車路線圖和配套的海報來激勵和提高人們對自行車的認識。
  • 共享單車帶來5大社會問題,卻有11大好處!
    5、影響自行車產業穩定發展,短期內帶來大量訂單,但隨著市場穩定,訂單數量變小,自行車上遊會受到較大波及。大饑荒之後迎來糧食豐收後還是會死很多人——被撐死的。然而相對於共享單車給社會帶來的好處來說,上述影響都微不足道。什麼好處?1、共享單車可以大幅提高城市效率。有人說自行車普及是交通的退步,因為汽車是更先進的交通工具,這個很扯淡。
  • ​加那利群島拉斯帕爾馬斯的共享單車系統:Sitycleta
    在CIVITAS 目的地項目中,加那利群島拉斯帕爾馬斯的城市單車已經更新了40個自行車站點(其中5個裝飾著圖騰的站點安置在旅遊區
  • 10座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
    每天,大約有50萬人騎自行車穿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時候,自行車道還會堵車。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設有自行車自助服務系統,城市裡有眾多自行車道,使自行車出行更為方便。條件允許的話,人們甚至可以騎自行車去埃斯考河邊的小村莊轉轉。
  • (觀察家)新加坡將在2030年前成為自行車城市
    其計劃,如果順利完成,將連接整個新加坡,這包括所有建屋局城鎮(HDBtowns),新加坡接運站等等。換句話說,未來的新加坡將被整個自行車車道網絡籠罩著。以國際的情況來看,新加坡是個後來者。歐洲城市早在90年代都已經落實了自行車政策,並且變成今天亞洲城市的典範。而在世界500個自行車城市當中,新加坡不包括在內。在東南亞來說,該國也是落後於鄰國馬來西亞。
  • 共享電動自行車!
    共享單車方便了大家的出行而共享電動自行車的推出更是解放了不少人的雙腳但是!這種車以後在東莞找不到了!馬上跟著小編來看看原因吧~▼ ❶ - 影響城市管理秩序 - 自2019年起,已有部分城管分局反映,部分共享單車企業,未經許可擅自投放大量贏利性質的共享電動自行車,私自設置固定停車區域,霸佔人行道、盲人道,佔用公共停車資源,影響市民正常通行,擾亂城市管理秩序
  • 越南流行文化:上虛擬城市街頭喝酒聽音樂
    將屬於香港老城市的識別物、街景、招牌一一仿真,這股獨特「虛擬城市復古style」成功迅速席捲越南各城市,擄獲年輕世代芳心,到此處聽音樂,喝酒,聚會,打卡拍照,儼然成為越南流行文化,最炫的休閒娛樂方式。整間店布置的像是來到日本街頭,掛立各式日本招牌的商店,不注意之下,真的誤以為來到日本。
  • 「消失」的自行車道...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走路要走人行道,開車要走機動車道,這是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
  • 「hellobike」共享單車來了!
    細心的市民會發現,這幾天城區街道的人行道擺放了大量紅白相間、美觀大方的自行車。不錯,這就是正式登陸我縣的「hellobike」共享單車。
  • 摺疊自行車價格多少 摺疊自行車什麼牌子好
    摺疊自行車屬於自行車的一個分類。一般摺疊車有車架摺疊關節和立管摺疊關節構成。摺疊自行車攜帶、使用方便舒適,生產工藝成熟。
  • 全球自行車友好城市20強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無論是無人駕駛汽車還是無需停靠的彈跳杆(Dockless pogosticks)都在試圖成為下一個大趨勢,而自行車卻仍是最高效、最實用、最可靠的都市交通解決方案首選。許多城市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並正在興建和擴大基礎設施,保障自行車作為日常交通的便利性,同時改善城市的宜居性。有些城市則比其他城市更加重視。
  • 瑞士2018城市文化主題發布會:瑞士城市&精緻小鎮首次亮相!
    •  搭乘瑞士國際航空公司的直飛航班從北京、上海、香港抵達蘇黎世,使用瑞士交通系統旅行通票暢遊瑞士。瑞士交通系統海外市場總監Fausto Zaina先生介紹:搭乘公共運輸,瑞士城市間基本上1小時即可通行,從城市抵達自然懷抱僅咫尺之遙。持有瑞士交通系統的瑞士旅行通票,還可以免費參觀全瑞士超過500家博物館。
  • 全球5大最酷自行車道 自行車城市又要回來了?
    但是,來自紐西蘭去年的一項研究揭示:那些在自行車專用道投入最大的城市,在財政上卻獲得了最為巨大的回報。很顯然,鼓勵市民更多地選擇騎車這一交通出行方式,從財務角度來說也頗具意義。紐西蘭奧克蘭的研究者發現,如果一個城市建造一個網絡,將自行車道單獨區分開來,並將交通速度放慢下來,那麼到2040年,騎車的人群會增長40%。
  • 捷安特2014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
  • 共享單車在法國:Mobike你怕了嗎
    至此,摩拜單車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城市投放超過500萬輛智能共享單車,註冊用戶量超過1億,每天提供超過2000萬次出行服務。與中國不同,法國的共享單車建設基本以城市為單位,大多由市政府主持管理,由企業承包設計生產並進行維修保養。在法國的大城市,VLS已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早在2010年,人口在50萬以上的法國城鎮中,有80%都進行了系統建設;到2015年,法國已經有38個共享單車系統。許多城市將共享單車視為一種提供給市民的公共服務。
  • 城市最後的人行道是盲道
    共享單車的停放,人行道已經被淹沒,綠化率不能更改,最後剩下了盲道,隨後行人開始在盲道上行走,這是盲道被利用最頻繁的時代。 共享單車侵佔行人的權利,自然有錯,況且是在資本博弈的過程中,被過量放置的結果。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假設,也是單車沒有被清理出城市的原因。單車存放這個結果不能變,那麼可變因素便是人行道,我們在城市建設中,是否對公共空間的利用率過於極致。
  • 自行車時代的回歸:共享單車
    但在近幾個月中,中國大地上見證了一場普通自行車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車上班上學、遊覽觀光,而非駕車出行。而由Ofo、摩拜單車等新興公司發起的共享單車計劃,則將這一趨勢帶向了一個新高度。根據艾瑞諮詢集團整理的數據顯示,在本年度的第一周中,摩拜單車共有585萬活躍用戶,而Ofo則有140萬。People can unlock the shared bikes by simply using their smart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