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道究竟有多危險?

2021-02-07 徵途單車
點擊關注並星標收藏我,第一時間看好文


美國一個小哥因為沒在自行車道上騎車

被罰了50美元

這位小哥當然不服

他用生命向紐約警察表示

在自行車道上騎車

一點都不安全

!!!


自行車道上都會有什麼玩意?


(路邊的圍擋)


(垃圾桶,這個在中國的餐廳門口倒是常見)


(各樣的路障)


(路邊卸貨的大卡車)


(拉客的計程車)


(以及警車???)



 經權威專家研究

馬路上各方的心裡關係圖是這樣的


在國內

自行車曾是是我國民生歷史上的必需品

那時候路上除了公共運輸就是自行車的勢力範圍

但是 城市建設

並不一定為現在自行車復興後的極大繁榮

留夠足以消納的公共運輸空間

所以

如今中國道路

自行車騎手當如何保命?



以下圖片沒有任何不適

但如果不夠深刻的話

建議去醫院急診科和ICU


應該不會有人認為紅色才是正確姿勢吧?




  

「儘量」完全遵守交通規則

不僅靠顱內經驗

更需要當地規則


永遠不要逆向行駛

被人罵成傻逼事小

身上缺點零件事大


 不要在人行道上騎車

非要借道

不要霸道


儘量保持直線騎行

蛇形走位不適合城市道路

司機開個車門就能把你秒殺


如有必要,使用整條車道

道路狹窄走中間

冒險司機不上前


十字路口,規範左轉

如圖所示

不作不死


當心路口轉向車輛的「右勾拳」

車尾向左變道

減速避免KO


規避「車門盲區」

媽媽從小就告訴你

出門離汽車遠點


使用騎行手語

你身後的司機比 哲學家

都想知道你要去哪


不要再車輛之中穿行

操作一時爽

事後·······


躲避危險道路

魯迅曾經說過,有坑還跳的人

沒對象


保護措施不能懶

大燈、尾燈、輪圈燈,燈燈酷炫

頭盔、手套、反光條,樣樣保命


當心當心再當心!

注意可能會改變路線的車輛和行人

別帶耳機

不要走神

雙手捏閘

老生常談




BUUUUUUUUUUT!


還是需要再加深一下記憶


傳統卡車視角和第一次打荒野求生一樣


誰在打槍?

哪有人?





↑↑↑有趣是為了壓制住圖片刺激↑↑↑


畢竟



「騎手並不總是靠右走,但他們總是很脆弱」


"Riders Aren't Always in the Right. But They Are Always Fragile"


生命脆弱

裝備很硬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敬請及時聯繫處理。

— END —

愛上騎行,

徵途單車一直在路上!

相關焦點

  • 「消失」的自行車道...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走路要走人行道,開車要走機動車道,這是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
  • 女孩子泡酒吧,究竟有多危險?
    坦白地講,酒吧對於女孩子而言,之所以危險,就是因為酒吧裡面三教九流、魚龍混雜。很多時候,很多女孩子,根本就分辨不清楚,請她們喝酒的、鄰桌喝酒的、大老遠盯著她們喝酒的,究竟是人是鬼、究竟對她們有沒有惡意。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撿屍」這個詞。其實,「撿屍」這種嚴重侵犯女性人身權利的行為,絕大多數,都發生在酒吧附近。
  • 「酒駕」危險?可是荷蘭人有自行車Uber小黃車呀~
    荷蘭是個自行車風靡的國家,據最新研究,10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裡,就有8個會在酒後騎車回家,這麼高的比例,著實讓人為他們的行車安全感到擔憂。
  • 壯觀:一起來玩那些轉吸引目光的自行車道!
    日本公路騎行提到日本,腦海裡首先出現的字眼便是「禮貌」、「乾淨」、「相撲」,但日本還具有深厚的自行車文化積澱。沿海單車道的起點——尾道市,這條單車道連接了多個島嶼和多座驚人的橋梁。沿著瀨戶內海的島波海道前行,在騎經那些連接島嶼的壯觀的吊橋時,欣賞著美麗的海景。
  • 全球5大最酷自行車道 自行車城市又要回來了?
    受畫作中形似道路造型的啟發,藝術家Daan Roosegaarde創造了能夠發光發熱的自行車道,依靠的是以太陽能作為光能的LED燈,從而將這一經典的油畫之作,以一個後印象派畫家(的角度)予以詮釋。 在加拿大渥太華,有一項實驗性的項目,在安全領域被認為將以小革新帶來大影響。
  • 博覽丨為何東京騎車者眾多卻罕見自行車道?
    本文轉載自環球城邦,歡迎您關注他們。
  • 自行車道設後不理成「蚊子建設」 臺灣民眾叫苦不迭
    原標題:自行車道設後不理成「蚊子建設」 臺灣民眾叫苦不迭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曾經火紅的自行車休閒活動,造就了全臺各地區如雨後春筍般的自行車道,但熱潮退燒後不少車道雜草叢生,讓在地人感嘆「風景依舊在,等無鐵馬來」。
  • 我縣又一健身好去處:松林河彩色自行車道
    【導語】歷時2年多,我縣新建的又一供市民健身、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松林河建設工程:彩色自行車道初具雛形,彩色的跑道讓市民眼前一亮
  • 道卡斯帶您玩轉2015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
    2015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開幕了,龍崗區文體旅遊局副局長致辭中。下面我們來了解下本屆展會,道卡斯都準備了什麼節目。一,精彩的DH賽事:道卡斯飛銳杯中國速降聯賽深圳站將於明天上演,精彩不容錯過。(有日間賽和夜間賽,今年參賽報名人數創新高)
  • 【安全防範】電動自行車「踏板站娃」又一危險動作被解鎖 家長勿讓孩子站在危險最前端
    公安交管部門表示,騎行電動自行車時,讓孩子站在踏板上十分危險,稍有不慎車身發生傾斜,孩子就可能摔落,後果不堪設想。9月22日8時許,在南京路與新華路交口,一位中年婦女騎著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準備橫過南京路。與其他在路口等待紅燈的電動自行車有所不同,這位中年婦女所騎的電動自行車前踏板上,站著一名五六歲的小男孩兒。
  • 【急救】相當危險!「死飛」自行車龍頭插入大腿根部
    到達現場後,只見傷者倒伏在地,自行車龍頭插入大腿內側根部,現場目測深度在10公分以上,雖然未見大量出血,但傷者的臉上已顯現出驚恐與痛苦狀。患者被刺部位特殊,動脈、靜脈交匯而過,此外自行車龍頭刺入過深,極有可能傷及大血管、骨頭和神經。醫護人員立即對其查體,發現傷者脈搏稍快,其他生命體徵基本正常。
  • 騎車戴耳機,告訴你有多危險!
    其實戴耳機上路的危險性真的很大,上海市疾控中心曾經做過統計,在中學生裡面騎自行車使用電子設備有三成,高中生裡有將近五成,包括騎自行車戴耳機接電話,或者聽音樂。分別找來三個志願者,戴上耳機,把音量調到大、中、小三個層次,工作人員從100米遠的距離,一邊開車,一邊靠近他們,按喇叭,看他們有不得反應。
  • 自行車道被汽車佔了後,這哥們竟然……太彪悍了!!
    在路上看到過汽車停在了自行車道上,有沒有很想去把它移開的衝動?巴西的一個男人就這麼做了!
  • 在荷蘭騎自行車居然有這麼多規矩?不知道的話,分分鐘被罰錢…
    我必須始終在自行車道上騎車嗎?不是的,不需要一直在自行車道上騎行。 有的自行車道是強制性的,有的是可選的。 他們會有不同的道路標誌。                             'Fietspad' 是荷蘭語自行車道的意思。 上邊: 強制性自行車道.。下邊: 非強制性自行車道。我可以在人行道上面騎車嗎?
  • 人家的自行車環島橋,簡直漂亮的不像實力派!
    微信公眾號(buzhiqixing)  經常騎車通勤的朋友應該都對糟糕的交通狀況深有體會,尤其是過馬路的時候,那叫一個危險啊!  自行車往往都是和汽車和行人搶道,不僅非常的危險,還影響交通效率!  汽車有專門的車道,行人也有人行天橋,貌似自行車是唯一被拋棄的群體。
  • 人行道上逆行 自行車騎上便道…危險騎行曝光!
    忽然,一輛送外賣的電動自行車騎上了人行道,由南向北行駛,幾名正常行走的路人趕緊靠邊躲讓。只見騎手騎行了百餘米後,停在了一家飯館門口,下車走了進去。大約十分鐘後,又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從人行道上經過。當時,人行道中間有3名男子正站著聊天,騎車人喊了句「讓一讓」後,減速從3人中間穿了過去,又加速向前駛去。
  • 大美自行︱一張地圖告訴你在美國騎自行車有多麼難
    而本文用一種生動的方法將美國部分城市的自行車道地圖展示給我們,看著那些這樣的自行車道網絡,大家對殘缺的自行車出行環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過就是不知道如果將今天中國城市的自行車道按照同樣的方式展示出來是什麼樣子,真的很期待有學者們幫我們畫一畫北京、上海、深圳、重慶、蘇州。
  • 在日本騎自行車,到底有什麼特別?
    不僅大街小巷都可看到自行車的身影,更是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單車文化。在日本騎車遊玩,有什麼優點呢?(安利向)日本騎行遊玩的優點:1. 日本空氣品質好,騎行時不會因空氣品質而產生不適。2. 路邊便利店、自動販賣機較多,補給問題不需要擔心。3.
  • 為什麼說荷蘭是自行車上的國家?看完這些圖你就知道了…
    荷蘭是一個自行車上的國家。
  • 日本有個天才高中生號稱真實版《飆速宅男》,他騎車究竟有多快...
    在日本有一位天才高中生靠著每天騎車上下學成為日本第一,甚至單靠自己一個人對抗其他學校的自行車社隊伍,被稱為史上最快的「回家社」!真實版飆速宅男山本同學雖然便宜,但是他通勤路線都是陡峭山路。騎行非常辛苦,剛開始他不是很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