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道被汽車佔了後,這哥們竟然……太彪悍了!!

2021-02-17 微路況


在路上看到過汽車停在了自行車道上,有沒有很想去把它移開的衝動?

巴西的一個男人就這麼做了!而且是徒手把汽車移開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噠:

一個叫Marcos Mohai的巴西人起著自行車經過,發現有輛汽車擋在了自行車道上~

他沒有繞路走,而是停了下來,直接用雙手把汽車移出了自行車道!!


周圍群眾非常讚賞他的舉動

周圍的群眾在為他這一舉動鼓掌!有人把這一幕抓拍下來,傳到了YouTube上,一下子就獲得了1百萬次的點擊量!!

然而,事情還沒完:

有網友認出,原來Mohai六次獲得「巴西最強壯的人」的稱號!!!


能舉起幾噸重的物體,甚至還舉起過公交車!!


……

也許下一次,這個司機再想佔自行車道的時候會三思一下吧~~~


精彩視頻如下~

網友評論:

David Spears:他好像撞到了另外一輛車!

大水怪出沒請注意:視頻裡面好吵啊!!

Rechaeldawnh: 如果我要有力氣能移開車,我也會移動的……就是我沒這本事。

Vanja Smitran:好厲害!感覺像在玩兒一個玩具~

瘋瘋兄:估計他的體重和一輛車差不多了。應該是個胖子……

微妮:你哪裡看出來胖了?明明是壯!!全身都是肌肉啊~~~這樣的胖,你胖一個試試???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啊~

來看讓你開心的文字

「第一次去動物園,怎麼做才不會被看出是第一次去呢?」

「主動和遊客要吃的,不要在一旁呆呆的賣萌。」


值得擁有的微信公眾號:

【北京路況】微信號:lukuang-bj

【廣州路況】微信號:lukuang-gz

【深圳路況】微信號:lukuang-sz

【西安路況】微信號:lukuang-xa

【重慶路況】微信號:lukuang-cq

【武漢路況】微信號:lukuang-wh

相關焦點

  • 「消失」的自行車道...
    但騎單車時候應該走的自行車道,卻變成了有點尷尬的存在,騎行時難以避免要和人行道的行人搶道,甚至還要在機動車之間艱難穿梭。我們的自行車道,到底去哪兒了?2015年,廣州市交通研究院在對廣州市中心城區主次幹道及重要的支路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約有35%的主次幹路及重要的支路是沒有自行車道的。同時在有自行車道的道路中,有45%的自行車道的寬度不足一米。
  • 自行車道究竟有多危險?
    點擊關注並星標收藏我,第一時間看好文美國一個小哥因為沒在自行車道上騎車被罰了50美元這位小哥當然不服
  • 全球5大最酷自行車道 自行車城市又要回來了?
    一項最近的美國人口調查局報告甚至發現,不光是年輕人、都市成年人騎車去工作,就連富人也都喜歡騎車,而且這一數字正在穩步增長。但是,來自紐西蘭去年的一項研究揭示:那些在自行車專用道投入最大的城市,在財政上卻獲得了最為巨大的回報。很顯然,鼓勵市民更多地選擇騎車這一交通出行方式,從財務角度來說也頗具意義。
  • 自行車道設後不理成「蚊子建設」 臺灣民眾叫苦不迭
    原標題:自行車道設後不理成「蚊子建設」 臺灣民眾叫苦不迭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曾經火紅的自行車休閒活動,造就了全臺各地區如雨後春筍般的自行車道,但熱潮退燒後不少車道雜草叢生,讓在地人感嘆「風景依舊在,等無鐵馬來」。
  • 汽車撞了電動自行車怎麼辦?千萬別慌!
    ▲點擊藍字,關注最具價值汽車微信電動自行車在馬路上橫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時時刻刻威脅著他們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他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 美媒:比起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更應該得到政府補貼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數據,2017年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其排放總量的29%。因此,如果你決定購買電動汽車,聯邦政府將給予稅收抵免。例如,如果你購買特斯拉,你可能有資格獲得 1,875 美元的稅收抵免,再加上你的州可能提供的任何其他福利和獎勵。
  • 博覽丨為何東京騎車者眾多卻罕見自行車道?
    本文轉載自環球城邦,歡迎您關注他們。
  • 汽車撞了電動自行車千萬別慌,這樣做讓劇情大逆轉!
    電動自行車在馬路上橫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時時刻刻威脅著他們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他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那麼如果開車人與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該怎麼處理呢?首先一條,先別慌! 如果是汽車負全責,首先看看騎車人有沒有受傷,如果受傷嚴重,先打電話叫急救車,然後打122報警處理。接著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定損、理賠。
  • 像租自行車一樣租電動汽車
    >關注,每天18點你將會收到電動汽車權威資訊,行業評論,以及經營策略等。長期關注,收穫無數電動汽車也可以像環保自行車一樣租賃了。昨天,電動汽車租賃站已正式「開張」,市民通過APP註冊,即可租車。昨天,武漢暢的科技首個「微租車」示範站點在武漢未來科技城開業。該示範站點與環保自行車租車點類似,有著統一的頂棚,頂棚下停靠著十輛江淮電動汽車。每輛車上均安裝了GPS、行車記錄儀與攝像頭。
  • 壯觀:一起來玩那些轉吸引目光的自行車道!
    日本公路騎行提到日本,腦海裡首先出現的字眼便是「禮貌」、「乾淨」、「相撲」,但日本還具有深厚的自行車文化積澱。沿海單車道的起點——尾道市,這條單車道連接了多個島嶼和多座驚人的橋梁。沿著瀨戶內海的島波海道前行,在騎經那些連接島嶼的壯觀的吊橋時,欣賞著美麗的海景。
  • 波哥大:一個正在圍繞自行車打造未來的城市
    這座城市專注於發展自行車道的故事始於1974年。當時一群自行車愛好者得到當地官員許可,在城市主幹道附近的100多個街區禁止汽車進入,他們稱之為「la gran manifestación del pedal」(偉大的踏板演示)。當時有超過5000名騎自行車的人參加了比賽。
  • 加州新法 汽車須離自行車3英尺 (請轉給你的朋友)
    現在,加州頒布了一項新自行車法律,將於9月16日生效。法規是根據常識設置的,它要求汽車駕駛在車輛和自行車之間留出3英尺的緩衝區。按照新法規,汽車駕駛在超過自行車時要確保足夠距離,或必須等待有足夠的空間時才能超越自行車。
  • 深圳市一女司機追尾自行車,看清車損後,女司機一臉疑惑:自行車啥牌子的?
    這起事故的雙方竟然是一輛轎車和一輛在普通不過的自行車。而恰恰就是這輛轎車追尾了自行車,並且自行車的後輪直接是陷在了轎車車頭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家從圖中可以看到,這輛自行車的後輪直接是插在了這輛轎車的前保險槓內。
  • 加州最新交規(今正式生效):汽車須離自行車3英尺遠!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這條新交規:1、新交規的起因隨著街道上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騎士,不習慣共享道路的憤怒司機人數也越來越多,有個新名詞稱這種衝突為「自行車非難」(bikelash)。加州自行車聯盟(CaliforniaBicycle Coalition)表示:在道路上挽救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汽車司機在狹窄道路上看到自行車時的第一反應是踩剎車;且汽車司機從自行車旁邊駛過的時候,必須保持一個緩衝距離、安全地超過自行車。這樣騎自行車的人就不會被汽車碰傷或被鳴笛聲幹擾。
  • 高速上演「手撕護欄」「彪悍掉頭」,這輛貨車逆天了!
    近日深夜在京滬高速上,上演了一出「手撕護欄」「彪悍掉頭」的事情。讓我們一起看下史上最「彪悍」的掉頭,到底有多彪悍。根據監控視頻顯示,這輛大貨車行駛到京滬高速某處時,隨車小哥下車引導司機倒車至中央分隔帶護欄處,隨後兩人一起對「手無寸鐵」護欄進行了「施暴」。並將護欄「推倒」,2分鐘內連拆3節護欄。隨後,二人回到車上,駕車從缺口處碾壓著護欄掉頭駛離。
  • 道卡斯帶您玩轉2015中國國際自行車嘉年華!
  • 10座最適合騎自行車的城市
    每天,大約有50萬人騎自行車穿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時候,自行車道還會堵車。哥本哈根當地設有眾多自行車道和自行車停車場。人們還可以騎車前往阿邁厄島海灘或者丹麥知名狩獵公園Jægersborg。瑞典馬爾默是騎車人真正的天堂,有絕對的安全保證,因為汽車都習慣給自行車讓道。抓緊一點的話,你可以在一天之內騎車繞過這座城市主要的魅力之地。在2070年之前,馬爾默不會像哥本哈根那樣規劃自行車道。
  • 坐在自行車後座的那個人
    你有一輛自行車。每天都是自己獨來獨往。可是是時間太久了,哪怕是颳風下雨也沒想過換個交通工具。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別人都是在開小汽車,你也會羨慕的投去目光。心裡也會懊惱自己為什麼沒有一輛車呢。可短暫的懊惱過後卻自嘲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後來才發現可能是因為小汽車的副駕駛坐了個眼神高冷的女生吧。
  • 20200801:印度人重新愛上了自行車 | 衛報
    阿瓦斯蒂說:「這是一種狂熱。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局面。人們進到店裡來,說騎自行車是避免擁擠的公共運輸和保持社交距離的最佳方式。他們也不想冒險使用叫車軟體——90%的人是五、六歲之後第一次騎自行車。」雖然一場全球性的疫情讓許多印度人意識到騎自行車的價值,但是騎自行車不太可能像在歐洲那樣司空見慣。汽車仍是地位的終極象徵,印度的汽車保有量已從2006年的8900萬輛增加至2017年的2.53億輛。
  • 我縣又一健身好去處:松林河彩色自行車道
    【導語】歷時2年多,我縣新建的又一供市民健身、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松林河建設工程:彩色自行車道初具雛形,彩色的跑道讓市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