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29歲,在親朋眼中早已屬於大齡青年,大家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地忙著給他介紹對象,但是,都無疾而終。小李也很鬱悶,因為他和女孩在一起,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短暫的見面時間就能冷場好幾次,搞得氣氛也很尷尬。
小李覺得「沒有話題」是最棘手的問題,為此,他常常上網搜索各種熱門話題、幽默段子。也有人告訴他多聊聊自己的興趣愛好,可是他除了打球、遊戲、看書之外,也沒什麼興趣。
偶然機會,小李在運動場認識了一個女孩,倆人都喜歡運動,也喜歡遊戲,很快加了微信,相約一起運動,還私下約了飯。小李覺得遇到了知己一般,倆人關係快速升溫,拉手接吻也隨之發生。
然而,這段美好的感情在短短幾個月之後就畫上了句號。原因很簡單,兩個人聊不到一塊,玩個遊戲都能鬧崩。
是啊,興趣愛好一致的人,為何戀愛還是走不下去?
在確定戀愛對象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尋找興趣愛好一樣的人,興趣愛好對於兩個人的親密關係重要嗎?剛相識的男女,如果發現彼此有很多相似的興趣,比如讀書,看電影,旅遊……一定會為之感到興奮,俗話說「相似使人吸引」,大家為之感到興奮也不奇怪。
其實,如果興趣只停留在「看書,旅遊」,對於親密關係的助益微乎其微,因為局限於客觀事實本身的話,一個人也可以看書,旅遊。反之,兩個人說不準還會在旅遊過程中發生衝突呢。當然,這並不等於說,相似的興趣愛好完全沒有意義。興趣愛好提供了引線,這條引線能否促使兩個人心意相通,取決於他們是否可以藉助引線建立更深層次心靈的聯結。比如,兩個人都喜歡看書,他們會探索好書,一起分享閱讀感受,並因此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認同,如此的話,這個興趣會深化他們的感情,助力他們的親密關係。反之,另外兩個人,也喜歡看書,但是其中一方或者雙方都看不起對方的閱讀品位,都想要把自己喜歡的強加給對方。那麼,相似的興趣恰恰成為兩個人的關係壁壘,倒不如「隔行如隔山」,能夠相互尊重對方的愛好就可以了。不僅如此,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如果不能成為感情的助力,甚至會出現讓人哭笑不得的局面。姍姍和張力結婚多年,倆人都喜歡旅行,結婚前,一起規劃旅遊讓彼此樂在其中。可是,婚後,姍姍的工作越來越忙,而張力依然自顧自沉醉旅行,一走就是半個月,為此,兩個人爭吵不斷。連姍姍自己也沒想到,曾經的共同興趣成了自己最厭惡的存在。
作為旁觀者,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們的親密並非興趣帶來的。在那個階段,「共同做一件事」提供了交流的基礎,達到了內心的滿足,而一旦興趣不能滿足內心需要,親密關係就會失衡。這種失衡同樣不是興趣本身造成的,而是興趣背後所隱藏的對彼此內心滿足的尊重和關注。由此可見,對於親密關係而言,重要的不是某個興趣本身,興趣只是打開了認識彼此的一個窗口,更重要的是戀愛雙方如何把簡單的事實或行為(比如讀書)變成兩個人共同的「心意相投」。
而大家第一時間討論興趣愛好,也只是為了打開溝通窗口罷了。人與人的關係是由遠到近的,人際界限也由大到小,與之相伴隨的交流也會由表及裡。這種由表及裡可以表現在:1、話題的種類:比如由公眾話題(天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公眾人物)到個人話題(個人生活、經歷);2、話題的深度:包括話題私密的程度,比如,從個人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再到情感經歷;以及對同一話題的探討深度,比如,從個人對某個事件的態度、想法,再到情緒情感。可以看出,興趣愛好是一個人最基礎,也是最表層的特質,自然也是我們了解彼此時最保險、最不容易觸及人際界限的一種話題選擇。所以,兩個陌生人之間常常會談論興趣愛好,甚至還會用興趣愛好來避免冷場和尷尬,個別時候,為了避免暴露差異,順口附和對方的興趣也是常有之事。
說到這裡,大家在心中可能已經知道要不要把興趣愛好作為一個尋找伴侶的重要指標了。因為興趣愛好對雙方的關係有幫助,所以有些人會對此存在誤解,認為相愛的人必須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就會親密。我們不能單純把興趣愛好作為指標,更不能因為興趣一致就盲目愛上一個人。興趣愛好是一根引線。我們可以藉助它,但不能依賴它。
有些初涉愛河的女孩,一遇到喜好相同的人,就會誤以為自己遇到了知己,甚至還會因為某個男人和自己有共同的偶像,就覺得兩個人心意相投,從而止步於表層的相似,卻沒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是很愚蠢的。真正的心意相投,並非簡單地對某客觀事物的喜歡,因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不需要別人的參與。「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如何處理喜歡與不喜歡」反映的才是價值觀、人格特質與處事模式,而通過「喜歡或不喜歡」增加兩個人之間的了解與認同,讓兩個人心有所屬,才能稱其為心意相投。就如同,兩人都喜歡做菜,這是相似的興趣,但是一個喜歡辣口的,一個喜歡甜口的,兩個人誰都不能接受對方做出的菜,甚至這個相似的興趣會成為衝突的爆發點,這並非心意相投。相反,如果兩個人能夠利用相似的興趣,相互尊重和配合,彼此滿足,做菜拉近了心的距離,才會成為親密關係的橋梁。如果你遇到了興趣相似的人,別著急下結論,因為這條引線是引爆炸藥的導火索,還是月老牽的紅線,還不一定呢。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藉助它培養感情,否則再多的相似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