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幼韻看來,這不僅是形象問題,更關係到生活品質,馬虎不得。央視記者給她拍紀錄片時,她仔細地挑香水、聞味道,恍惚間叫人覺得,幾十年時光過去並沒有傷到她分毫,她依然是那個驚豔了上海灘的愛美女郎。這一輩子,她從沒穿過平底鞋:「叫我光著腳就不會走路,覺得好像要仰過去。我的拖鞋都要有點跟。」面對鏡頭,她笑得開心燦爛——嚴幼韻一向愛拍照片,家裡的保姆平時就常常給她拍,老人每次都很高興地配合。
用女兒楊雪蘭的話說:「她就是一個明星一樣的人物!」嚴幼韻從不像一般老人一樣束手束腳,「我不覺得老嘛,可以吃,可以睡,可以打麻將!」也從不忌口:「我已經活了那麼長,我才不在乎吃什麼。」她覺得,自己的長壽要感謝家人和朋友的愛。楊雪蘭則把母親的長壽歸結於她終生保持的樂觀精神:「母親一生常說一句話,『事情本來有可能更糟呢』」。嚴幼韻一直想保留自己的牙齒、不戴假牙,結果有一次去醫院檢查回來,計程車快到家時出了事故,把老人家的牙撞掉了。女兒們聽了消息都很沮喪,嚴幼韻卻反過來安慰她們:「我可幸運啦,要知道計程車本來可能會出更糟的事故。」
現在,老人家非常健康。楊雪蘭笑言:「上帝把媽媽忘了!」
很多人也忘記了她的年紀。家裡每天來許多個電話,有問號碼的:「哎呀,顧太,你告訴我,誰誰的電話是幾號啊?」有請她代找保姆的……女兒給她存了常用號碼,足足有六七十個。
大概只有每年的三次生日,會提醒人們嚴幼韻是個年逾百歲的老人。筆者從嚴幼韻的侄女徐景燦那裡得知,退休以後,老太太每年要做三次生日:一次大家庭聚會的 dance party;一次麻將party ;還有一次由保姆當主人的party。小孩子們變著花樣逗老人家開心:把她的頭像頂在頭上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排隊給她獻玫瑰花;為她訂製電風扇,一按按鈕就可以看到「慶祝嚴幼韻107歲生日快樂」和「happy birthday ,Juliana」的字樣……
每個生日都是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其樂融融。2012年9月24日,在紐約上東區Pierre酒店隆重舉行嚴幼韻107周歲生日party,全家五代人和140多位賓客出席祝壽,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夫婦也特地到場祝賀。《紐約時報》還以《顧嚴幼韻107歲生日 大家族祝壽》為題,做了專題報導。
說起來,筆者與嚴幼韻學長頗有緣分。2005年是復旦大學百年校慶,也正逢嚴幼韻百歲華誕,筆者主編了一本名曰《巍巍上庠 百歲星辰》書,收錄楊國亮、李仲南、蔡尚思、夏徵農、錢悳、雷潔瓊、嚴幼韻、周有光、李兆萱等九位健在的復旦百歲以上校友的人生歷程,委託當時正在哥倫比亞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歷史系金光耀教授送予嚴幼韻,她甚為興奮。2007年9月2日,嚴幼韻女兒楊雪蘭在參加上海福壽園顧維鈞銅像落成後,應邀在復旦演講,筆者將特製的反映嚴幼韻精彩人生的牌匾贈送給楊雪蘭,如今這塊匾還掛在楊雪蘭在上海老錦江賓館辦公室的醒目位置。筆者和嚴幼韻一家至今保持著密切聯繫,每年老太太過生日時,楊雪蘭都會把家庭聚會的照片寄一份送給筆者留念。2012年9月,筆者根據學校留存的檔案資料,特地製作了一本畫冊---《「復旦履痕」——致嚴幼韻》,並在扉頁上書寫一幅嵌名聯:「期頤添籌情心幼,盛世常品愛花韻。」讓楊雪蘭帶給嚴幼韻,作為她107周歲的生日禮物。老人家收到之後,非常高興,並應筆者要求,在9枚復旦百年校慶紀念信封上親自一一籤名,送給復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