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洪泉
剛剛過去的假期,很多人可能都參加了婚宴,一段廣東順德婚宴現場視頻,也於近日在網絡走紅,原因是婚宴主人不收紅包,還有一個動作更讓網友直呼好喜歡這樣的風俗。視頻中婚禮主辦人堅持不收紅包,而是將賓客遞來的紅包折一個角代表已經收下。(10月14日《江海晚報》)
本期廖衛芳老師撰寫了《讓「婚宴不收紅包」成為一種「新風尚」》一文,闡明了自己的態度,應為其旗幟鮮明的反對社會不良現象點讚。但是,對於管員之間的禮往更應遵照「禮尚往來」,不宜按照行賄一棍子打死。
從以往爆料的涉送禮的案件看,並非全部管員送禮都是通過婚喪嫁娶送禮來實現。不乏有相當一部分管員習慣平素拉關係成親戚,事實上,往往是就事論事,更多的人在有事相求時候,才臨時抱佛腳。
然而在現實中,只要是一個人,只要有感情,就會和不同的人有著交集,像工友、同事、同學、鄉親等等諸如此類的關係,不一而足。而這些關係並非全是利害關係,很多之間就是八月十五的月餅,一盒子來一盒子去,來回一般遠。這就是平素大家說的「禮尚往來」,解釋的意思就是「理解上重視有來有往」。
管員家的孩子結婚,也需要有人祝賀,只是看這些祝賀的人是誰。如果是故友、親人等確實有來往的人,也未嘗不可。將禮尚往來的正常關係視為某些不法,讓婚禮禮金變得不清不楚,往往不如讓這些人公開收取。
作者簡介:張洪泉(微信號qq444788318 公眾號sanchixiang),男,山東聊城人,資深時評人,多家媒體特約評論員,聊城市全面深化改革監督員聯合會會長、聊城市新媒體委員會會長、聊城大學新媒體聯盟指導專家。
合作和發文處置規則
廣告合作微信號:1969838368投稿郵箱:1969838368@qq.com
編輯:王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