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日,3位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抵達臺心醫院/大公報攝
1月3日至4日,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在臺灣和東莞之間進行。3名在東莞臺心醫院急需骨髓移植治療的重症地貧患兒,得到3名配對成功的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臺灣慈濟骨髓庫、醫院、兩地誌願者等通力合作,在臺辦及海關等部門綠色通道下,從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到三份珍貴的幹細胞樣本被送至醫院,全程僅耗費34個小時,連夜進行的手術十分成功,患者將獲得新生。
來自海南的銘銘、小炫和江西的小豪,很不幸地成為重度地貧患兒。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重症患者的方法。若親屬配對不成功,他們只能期待非血緣幹細胞移植。而在東莞臺心醫院治療的銘銘等三人無疑是幸運兒。他們經由臺灣慈濟骨髓庫找到全相合供者,且三位配對成功的臺灣青年同意在同一時間捐出造血幹細胞。
3日清晨,工作人員動身前往臺北。下午,三位供者分別在臺灣花蓮慈濟醫院和大林慈濟醫院兩家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骨髓庫還特地安排了兩隊志願者同時在兩家醫院配合,以保證三份造血幹細胞同時送到取髓工作人員手上。造血幹細胞的整個採集過程需要4至6小時,當天,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
經歷34小時,跨越兩千公裡
4日清晨,三份供者細胞搭乘火車、捷運,輾轉前往臺北桃園機場匯合。上午11點,三份供者細胞在桃園機場「會師」,取髓工作人員帶著供者滿滿的祝福踏上回程。一路上,航站樓,航空公司均大開綠燈。
進入醫院後,三例造血幹細胞連夜輸注進入患者體內。這場經歷34小時,跨越海峽2000多公裡的生命接力賽圓滿完成。目前,三名患者狀況良好,經過半年的觀察治療後,便可痊癒出院,重獲新生。
據臺心醫院南方富春(兒童)血液病研究院李富春教授介紹,除了捐獻者本人、社會組織和醫院,此次跨越海峽的愛心接力,亦是在兩地開設的綠色通道下完成,包括入臺證辦理、海關過境等,令愛心完美傳遞。
華南地貧症多發,九成髓捐自寶島
地中海貧血症在華南地區多發,北方極少出現。在廣東,每年有1,000多名重度地貧患兒出生,這裡也承擔著大量相關患者的救治工作。在骨髓移植治療方面,接近90%的捐獻來自臺灣地區。
據3名患童的主管醫生劉華穎介紹,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是海峽兩岸甚至全世界華人血液病患者心中最大的希望。目前,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庫容量近43萬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贈五千餘例,其中大陸地區兩千餘例,其中,絕大部分捐贈對象為華南地區的患者。
「兩岸真的是血脈相融,親情相通,從醫學上來看,骨髓移植配對成功率,臺灣地區最高,而從感情方面,臺灣同胞也對捐獻大陸很支持很用心。」李春富教授也指出,內地對地貧骨髓移植支持應該進一步加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