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子患白血病,媽媽:要捐骨髓先離婚……專家說這樣可避免
這裡說的臍帶血是新生兒降生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同骨髓一樣是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且有骨髓不具備的優勢:儲存臍帶血的臍血庫是實體庫,存放其中的造血幹細胞提取就能使用,不存在悔捐的情況;臍帶血是醫生從新生兒的臍帶中採集出來的,對嬰兒沒有任何傷害;患者等待一個合適的骨髓,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即使有兄弟姐妹,將骨髓進行配對與採集,也要花費大量時間,相比較而言,臍帶血隨要隨取
-
"他親手抓了我,但我想給他捐骨髓!"
「當時盧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改籤了機票,並對安某說:「我給你兩個小時時間。」安某後來說:「整個過程中,盧警官沒有催過我。其間,怕安某誤了飯點,盧霖還自掏腰包給他買來食物和水。「他說我犯了錯,必須接受法律懲處。但我的家人沒錯,別讓他們受到牽連。他的話讓我感到了關心和尊嚴。」安某說。
-
【骨髓捐贈】髓緣機會渺茫 相見喜而泣
慈濟志工林淑貞2006年捐髓,她開心分享和受髓者的合照說:「他還沒受髓之前,真的不像我,他自己會慢慢改變喔,我捐給他之後才變得相像。」等了九年,林淑貞終於和受髓者相見歡,林淑貞說到感動處語帶哽咽:「我今天是帶著兩個人的愛來的,因為我要捐給他的時候,當天是我先生最病危的時候,隔天先生就往生了,先生要走之前一直跟我說,一定要保持好體力捐(髓),所以今天看到他,我真的好高興。」
-
【好人365】為了她,捐骨髓10次,換你能做到嗎?
每當躺在這張床上,柏翠雲都是高興的,她說:「因為只要我在一天,她就能平安一天。」圖片來源:南京文明網 當時,柏翠雲11歲的兒子正準備小升初,多病的老公也在家休息,全家僅僅靠她每天送報紙勉強維持。婆婆一聽說「捐骨髓」這麼可怕的字眼,當即表示反對。而她的父母,當時還蒙在鼓裡。只有老公支持她,給她買了蓮子和桂圓,準備給她「燉湯喝著補血」。
-
95後女孩患白血病,父親兩捐骨髓!這句話讓所有人淚崩...
對95後女孩琪琪來說,是「你要多少骨髓我都給!」據未來網報導,2018年,黑龍江牡丹江市的琪琪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曾是長發飄飄的女孩,自嘲「蹭了《我不是藥神》的熱度」。當時,爸爸毫不猶豫地捐出了自己的骨髓。
-
天吶,骨髓捐獻的真實情況,你知道嗎?
「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擔心骨髓移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骨髓移植到底是什麼?它會影響健康嗎?捐獻過程真的像電視劇中演說的那樣痛苦嗎?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現在捐獻骨髓要抽骨髓嗎?
-
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三名臺青捐骨髓救陸童
3名在東莞臺心醫院急需骨髓移植治療的重症地貧患兒,得到3名配對成功的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臺灣慈濟骨髓庫、醫院、兩地誌願者等通力合作,在臺辦及海關等部門綠色通道下,從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到三份珍貴的幹細胞樣本被送至醫院,全程僅耗費34個小時,連夜進行的手術十分成功,患者將獲得新生。來自海南的銘銘、小炫和江西的小豪,很不幸地成為重度地貧患兒。
-
骨髓移植還差5到10萬,救救這個小女孩!
「假如不能挽回女兒的命,就捐出女兒的眼角膜」。 ---孫嘉澤的爸爸 孫嘉澤,您還記得嗎?一個胖乎乎的,非常可愛的小姑娘。 9月19日,臨沂新聞微信平臺播發了小嘉澤患白血病需要救助的消息。
-
很多人都以為捐獻骨髓是要抽骨髓的,其實真相是...
山貓科普# 很多人都以為捐獻骨髓是要抽骨髓的,其實在骨髓庫配型成功以後只需要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有親屬之間非完全配型的才會捐獻骨髓。現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法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導。請相信我們醫生「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害了另一個人」。
-
"骨髓捐獻"根本不用抽骨髓!
什麼是骨髓?老百姓所說的「骨髓」其實叫造血幹細胞。讀完這篇文章,您就全明白啦!如果按居住地劃分,造血幹細胞分為「骨髓造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兩種。造血幹細胞「胞」如其名。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篇文章用的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捐獻」這樣的詞彙,而非人們熟知的「骨髓移植」和「骨髓捐獻」。
-
關注│慈濟骨髓 首次捐東莞(內含視頻)
記者苗君平/攝影 東莞市前晚首次迎來臺灣非血緣的配對骨髓,歷經卅四小時,兩千多公裡的路程,由慈濟志工分傳遞接,分秒必爭,將三份來自臺灣供血者的骨髓,千裡迢迢迢送至東莞臺心醫院,由院內的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中心立刻手術,雖然術後需一個月的觀察,但成功率都在90%以上。
-
新知丨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骨髓捐獻」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新媒體專電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捐骨髓是在捐獻者脊柱中扎針取髓,不僅痛苦,還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
-
疑問:骨髓檢查有必要嗎?
通過骨髓塗片的細胞學檢查可了解骨髓內各種細胞的生成情況,各種細胞的形態、成分的改變及發現異常的細胞等,以明確診斷,觀察療效,估計預後。 骨髓穿剌是血液病診斷常用的檢查方法,在許多血液病尤其是許多惡性血液病的診斷和鑑別診斷方面是必需的。
-
捐獻骨髓過程 | 分享父親白血病治療過程
病友故事投稿方式:投遞網易郵箱xybslxxtg@163.com捐獻骨髓過程
-
耗時6天完成骨髓捐獻!佛山李景雄,好樣的!
6月28日,歷時近4小時後,李景雄順利完成了骨髓捐獻。共捐獻了22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他,成為了全國第9824名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捐獻者。據了解,非血緣關係之間的造血幹細胞適配概率只有四百至一萬分之一,配對成功率極低,因此每一例成功配對都被視為「生命奇蹟」。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給李景雄頒發的證書「80後」李景雄是土生土長的佛山人。
-
老婆骨髓移植當天遭全家拋棄!倆親哥反悔逃跑,老公跪求嶽父被一把推開...原因讓人心涼
「患白血病的老婆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她二哥和三哥突然反悔了,醫院門口我跪著求嶽父都沒有用。」
-
儀徵小夥為捐獻骨髓,狂瘦20多斤,連婚禮也......
「7月份安徽紅十字會突然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捐骨髓,有人和我配型成功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比較驚訝,因為捐骨髓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第二個感覺就是比較欣喜。因為覺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骨髓終於有用處了,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感覺很高興。」得知配對成功後,張晨雨第一時間找到了家人商量這件事情。張媽媽非常贊同,因為她自己也在參與獻血,並且已經達到8000毫升以上。
-
這位臺灣白血病小哥成功移植後,是這樣感謝骨髓捐獻者的…
前幾天給大家分享了為什麼你和捐骨髓給自己的志願者一年內不能見面的一則小視頻,今天在逛 Facebook 時,偶然發現了一位患白血病的臺灣小哥的主頁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
-
「爸爸要為我捐獻骨髓」
一個好消息:父子骨髓配對成功在女兒為兒子做骨髓配對檢測的2010年,馬洪軍更想用自己的骨髓救救孩子。他聽醫生說,兄弟姐妹之間的配型比父母配型成功率更高,父子之間配型,與陌生人無異。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血濃於水的父子,卻是彼此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