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消息:父子骨髓配對成功
在女兒為兒子做骨髓配對檢測的2010年,馬洪軍更想用自己的骨髓救救孩子。他聽醫生說,兄弟姐妹之間的配型比父母配型成功率更高,父子之間配型,與陌生人無異。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血濃於水的父子,卻是彼此的陌生人。
今年年初,馬洪軍等待骨髓捐獻者等的有些絕望了,孩子的病情有惡化的傾向,他怕孩子等不起了。他又找到醫生,說自己想要做個檢測。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父子骨髓配對半相合!馬洪軍可以為兒子捐獻骨髓!
馬洪軍激動地哭了,拿自己的命換兒子的命他都不會猶豫,只要條件具備,他隨時準備為兒子做一切事情。
同時得到消息的馬衛青卻高興不起來,他的父親已經54歲了,為他的病熬白了頭操碎了心,「父親年紀大了,不太適合骨髓移植……」說著說著,他嗚嗚哭起來。
馬衛青7歲的時候失去母親,父親既當爹又當媽的拉扯他和姐姐長大。這些年他知道父親受了多少苦累。「那年他媽走了我也很痛苦,但是我也很有信心,兩個孩子就是我的希望,我希望他們好好長大,長大成才。」那時候的馬家家境不錯,種著十幾畝地,馬洪軍有耕地機等一些農機具,打地、耕地、播種……日子過得還不錯。
大病致貧。在馬衛青患病後,家裡一貧如洗,繼母也在馬衛青患病的第二年離開,至今沒有消息。
馬洪軍向民政局申請了大病救助,民政前前後後救助了近一萬塊錢,可這無異於杯水車薪,接下來的骨髓移植手術,將要花費30到50萬元,馬洪軍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愛心捐助,救救他的孩子。
「雖然我自己臥病在床,但我喜歡看成龍的動作片和武俠片」我的耳邊響起馬衛青說的話,離開醫院,他流著淚的樣子讓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這幾年,我爸經常半夜一兩點給我叫救護車,頭髮都白狠了。我的願望啊,就是自己能好起來,能給我的爸爸做頓飯吃也好。」
馬衛青可能不知道,他的父親,為了給他治病曾經做出了怎樣的犧牲,因為他的病,他的父親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那是2009年在天津,馬衛青剛剛確診再障,馬洪軍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他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在天津火車站,絕望,痛苦,壓抑。遇見採血車,他就走了上去。一個大男人,以前的他並不懂得什麼是悲憫、憐憫,可是他的孩子的病,卻讓他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我的孩子需要血,別人的孩子也需要血,我獻出我的血,希望可以挽救一個生命。」
希望他的孩子,也在大家的愛心裡,得到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