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
大部分人都對骨髓捐贈心存恐懼,因為看到過或者聽過骨髓捐贈的方法,在醫學上上骨髓的捐獻者在事先要進行麻醉,醫生用針筒從髂骨的髂後上棘進針,抽取髂骨裡的骨髓。(如下圖)
看著就很痛對不對,都扎進骨頭裡面了。但這裡面有三個誤區:
1、儘管都是名為「髓」,但脊髓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其組成乃無數的神經(彷如身體的中樞電纜線),而絕非「骨髓」,跟造血幹細胞更沒有關係。
2、臨床上抽取骨髓的部位並非脊髓,甚至都不是脊柱。
3、這種捐贈是很痛,但這是十多年前醫學上的確用的是這種抽取骨髓的方法,目前我國中華骨髓庫採用的方法是從外周血抽取造血幹細胞,不需要再從骨頭縫隙裡抽骨髓哦。
上面說到那種從骨頭縫隙裡抽骨髓已經過時了,那這個新方法是如何操作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只所以需要捐獻骨髓是因為我們需要造血幹細胞,這是白血病患者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只是骨髓,但很早之前醫學就發現造血幹細胞不僅僅在骨髓裡有,人體外周靜脈血也有造血幹細胞,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說法更準確。目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流程和獻血類似,從肘靜脈進針,收集靜脈血裡的造血幹細胞即可。
此方法具體操作是:捐獻者捐獻前,需要到採集醫院接受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注射4~6天,每天1~2次。目的是促使造血幹細胞從骨髓進入外周血,提高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含量,以利於後續的採集。
然後在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的第五天,捐獻者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跟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手臂肘靜脈穿刺,然後通過機器對血管裡的血液進行實時分離,從中提取外周造血幹細胞。整個過程與捐獻機採血小板一樣,只是處理分離的血量更多一些,時間更長一些(全程3~5小時)。
了解過後,是不是對骨髓捐贈有了新的看法,覺得也沒有那麼恐懼?在中國,每年有5萬白血病患者去世。但捐獻骨髓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小編想如果多一些人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真實情況,也許有更多人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等待移植的患者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呢?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