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藏了!分步驟講解如何「捐獻骨髓」

2021-02-13 血液病健康知識

  除了愛心人士捐獻骨髓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親屬親友得了血液病,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去捐獻的,本文通俗講解關於怎麼捐獻骨髓的步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步:捐獻者需要滿足健康標準

  捐獻年齡最好在18-15周歲,且身體健康,血液檢查合格,主要檢查指標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C型肝炎病毒抗體、愛滋病病毒抗體、梅毒試驗以及符合獻血的要求。

  第二步:捐獻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的過程

  ①:申請入庫,填寫相關的登記表,留下血樣;

  ②:如果符合標準,會進行信息以及檢測數據入庫,儘快進行HLA分型等項目的檢測,靜待配型檢索;

  ③:如果資料庫檢索到捐獻者與某位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配型相對時,則需要開展動員工作,再次留血樣進行高分辨配型符合檢測。

  ④:進入採前體格檢查,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第一針一般會在醫院注射,其餘的幾針捐獻者可以在家自己注射。

  ⑤:當外周血液中造血幹細胞的密度達到了理想狀態,就需要開始採集,捐獻者要在當天早晨前往採集中心捐獻。

  ⑥:若一次採集的造血幹細胞數量不能滿足病人需要,將在次日再採集一次造血幹細胞採集。

  第三步:採集捐獻後的觀察與跟蹤隨訪

  採集後,醫生會要求捐獻者繼續觀察和休息,休息2個小時後沒有異常症狀就可以進行舒緩性的活動,後期需要複查體格檢查。

  需要備註說明的是,捐獻者從頭到尾,包括後期如果配型成功,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費用。

  『注』

  如果您對本文有疑問、對疾病與治療有不懂的問題,可添加下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諮詢。

  血液病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有疾病疑問可在微信窗口發送消息(打字不方便可直接下方留言發送電話)看到會及時回復,晚間消息會在次日進行回復,在微信上所諮詢留言的病情內容屬於病友隱私,不進行公布顯示。

『關注微信後,有疑問點擊右下角寫留言』

相關焦點

  • 天吶,骨髓捐獻的真實情況,你知道嗎?
    「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擔心骨髓移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只能通過抽取骨髓這條「路」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現在捐獻骨髓要抽骨髓嗎?
  • 捐獻骨髓過程 | 分享父親白血病治療過程
    病友故事投稿方式:投遞網易郵箱xybslxxtg@163.com捐獻骨髓過程
  • "骨髓捐獻"根本不用抽骨髓!
    什麼是骨髓?老百姓所說的「骨髓」其實叫造血幹細胞。讀完這篇文章,您就全明白啦!如果按居住地劃分,造血幹細胞分為「骨髓造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兩種。造血幹細胞「胞」如其名。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篇文章用的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捐獻」這樣的詞彙,而非人們熟知的「骨髓移植」和「骨髓捐獻」。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大部分人都對骨髓捐贈心存恐懼,因為看到過或者聽過骨髓捐贈的方法,在醫學上上骨髓的捐獻者在事先要進行麻醉,醫生用針筒從髂骨的髂後上棘進針,抽取髂骨裡的骨髓。(如下圖)
  • 很多人都以為捐獻骨髓是要抽骨髓的,其實真相是...
    山貓科普# 很多人都以為捐獻骨髓是要抽骨髓的,其實在骨髓庫配型成功以後只需要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有親屬之間非完全配型的才會捐獻骨髓。現代造血幹細胞移植法採用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用科學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它血液成份回輸捐獻者體內。由於整個採集過程是一個封閉和符合醫療安全要求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是極為安全的。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感和不適將會很快消失。至今沒有因採集外周血造幹細胞引起對捐獻者傷害的報導。請相信我們醫生「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害了另一個人」。
  • 新知丨那些年,被我們誤解的「骨髓捐獻」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新媒體專電 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捐骨髓是在捐獻者脊柱中扎針取髓,不僅痛苦,還會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
  • 遵義一女子成功捐獻骨髓幹細胞
    近日紅花崗區一位骨髓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了骨髓幹細胞為遠在重慶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福音在貴州省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直播君見到了志願者朱雲梅,據了解,朱雲梅的血液在進行了三次高分後,與重慶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8月5日上午,正式進行骨髓幹細胞採集。
  • 耗時6天完成骨髓捐獻!佛山李景雄,好樣的!
    6月28日,歷時近4小時後,李景雄順利完成了骨髓捐獻。共捐獻了22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他,成為了全國第9824名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捐獻者。據了解,非血緣關係之間的造血幹細胞適配概率只有四百至一萬分之一,配對成功率極低,因此每一例成功配對都被視為「生命奇蹟」。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給李景雄頒發的證書「80後」李景雄是土生土長的佛山人。
  • 「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人有23對染色體,第6對相同才可進行骨髓移植,茫茫人海,第6對相同概率只有6千萬分之一,所以說相識即是緣份 。這首歌還有一個很感人的背景故事:當時大陸一男孩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需進行骨髓移植而一時之間無法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骨髓.
  • 為救白血病患者,巨鹿90後小夥捐獻骨髓
    ▲田在前的獻血證2018年2月18日,田在前在河北省血液中心獻血小板時,志願者給他講解了有關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知識,他現場立即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幹細胞(骨髓)的捐獻志願者之一,許下一份生命的承諾。
  • 申通小哥捐獻骨髓:從包裹派送到生命傳遞,我很榮幸
    他說:「很多人還是對獻血都抱有疑慮,更不用說血小板、造血幹細胞的捐獻了。」由於之前有過多次獻血經歷,張開宗對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沒有較大的牴觸。「只要對身體影響不大,能幫助其他人,我從開始就堅持能捐獻就捐獻,畢竟比起我有可能的不適,患者的生命更重要,我們同意或不同意其實就一句話而已,但是對患者和其家人可能就是希望的重燃與破滅。」張開宗對記者說。
  • 八年前那次「失敗的骨髓捐獻」
    他們在介紹National Marrow Donor Prgram,大致就是說現在捐獻骨髓的大多是40歲左右的人,年輕人很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辦公室隨手看了一下他們的網頁,www.marrow.org, 突然有一種衝動,於是就網上填表決定加入了。
  • 「爸爸要為我捐獻骨髓」
    一個好消息:父子骨髓配對成功在女兒為兒子做骨髓配對檢測的2010年,馬洪軍更想用自己的骨髓救救孩子。他聽醫生說,兄弟姐妹之間的配型比父母配型成功率更高,父子之間配型,與陌生人無異。也就是說,在這個意義上,血濃於水的父子,卻是彼此的陌生人。
  • 儀徵小夥為捐獻骨髓,狂瘦20多斤,連婚禮也......
    △張晨雨在捐獻造血幹細胞。2020年7月30日,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後,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7月份安徽紅十字會突然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捐骨髓,有人和我配型成功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比較驚訝,因為捐骨髓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第二個感覺就是比較欣喜。因為覺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骨髓終於有用處了,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感覺很高興。」得知配對成功後,張晨雨第一時間找到了家人商量這件事情。
  • 捐骨髓,你怕嗎?
    問:捐獻骨髓幹什麼?答:用來骨髓移植,是治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有效方法。問:骨髓移植?答:簡單來說,就是把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從供者體內移植到受者體內。就好比把健康的種子從一個地方移植種在另一個地方生長發芽。問:會有什麼危害嗎?
  • 許艾菲:捐獻骨髓時,仿佛背負著他的性命
    「攻略」》本周一,因為在微博上記錄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而走紅的杭州女孩兒許艾菲,回到自己曾經就讀的小學做了一次演講。對她來說,這次演講最重要的不僅是把捐獻經歷分享給學弟學妹,更想講述小學時經歷的一件事,這件事和她捐贈造血幹細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你所不知道的骨髓捐獻
    2011年,來自雲南的王梅(化名)為江蘇徐州的一名30多歲男性白血病患者林希生(化名)捐獻造血幹細胞。首次採集進行一個半小時,共得115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劑,此時距離移植需要還差三分之一。可就在這時,細胞分離機控制面板程序出錯,採集就此中止,於是要進行第二次採集。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但是仍然會有很多人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很可怕,下面我將會對一些常見問題作出解答。        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今晚直播:打開腔體,讓聲音放大十倍,、歌曲示範講解《祝福祖國》
    直播:9月21日(星期四),晚19:30~20:30 簡介1、打開口腔讓聲音流暢2、打開鼻咽腔進入高位置3、打開喉嚨氣息通暢咽壁豎起有力4、打開胸腔共鳴放大10倍5、打開頭腔面罩聲音集中明亮6、歌曲示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