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2021-02-12 鎮江壹周


「隨著前世的因緣
我們相約來到今生
像是奇妙的約定
我們相遇在第六對
因為今生的相遇」

這是齊秦的一首感人歌曲《在第六對相遇》。

     人有23對染色體,第6對相同才可進行骨髓移植,茫茫人海,第6對相同概率只有6千萬分之一,所以說相識即是緣份 。

這首歌還有一個很感人的背景故事:當時大陸一男孩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需進行骨髓移植而一時之間無法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骨髓.
適時臺灣一先生(好象是馬姓)捐出了自己寶貴的骨髓使男孩生命得以延續……
著名音樂人李壽全先生得知此事後便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在第六對相遇》
此歌超出了醫學的範疇,可升華為對生命、人生、愛情、緣分的理解。
更說明了臺灣與大陸一脈相承的淵源!!!!
  

這個周日,我們將把這份愛繼續延續下去,弘揚鎮江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展示鎮江市民博愛的胸襟和「大愛鎮江」的人文底蘊。由市文明辦、團市委、市衛生局、市紅十字會、市志願者協會、大愛鎮江愛心聯盟將聯合組織開展2016年度鎮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集中採集活動將在3月27日舉行。


一、活動時間

2016年3月27日(周日)9:00-13:00(如因天氣等特殊情況日期另行通知)

二、活動地點

大市口城市客廳廣場

三、主辦單位

市文明辦、團市委、市衛生局、市紅十字會、市志願者協會 大愛鎮江愛心聯盟

四、承辦單位

鎮江市大學生村官協會、鎮江壹周

支持團隊: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團隊、黃絲帶公益服務社、0511愛心家園、8090志願者、

五、報名條件

    1、年齡:18-40周歲(1976年—1998年出生);

    2、身體健康,無傳染病;

    3、最好有過獻血合格經歷;

    4、在鎮江有固定住址和戶籍;

    5、家屬和親友支持;

6、此前沒有報過名。

六、血樣採集步驟

    1、志願者認真填寫志願捐獻者登記表;

    2、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審核表格;

    3、志願者健康體檢;

4、志願者現場抽取8ml血樣。

七、活動內容

1、表彰紅十字優秀志願者、團隊

2、採血志願者宣讀倡議書(內容包括倡議大家積極加入骨髓庫、信守自己的承諾,如果配型成功不會悔捐)

3、臺上訪談醫學專家(講解造血幹細胞知識)和造血幹細胞捐獻成功志願者團隊代表(分享捐獻和造血幹細胞宣傳的心路歷程)

4、現場建群與採血捐獻者微信互動答疑

5、現場邀請鎮江歌手演唱公益歌曲

6、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案例、攝影作品以及活動視頻的徵集活動





相關焦點

  • ☞ 北海搬運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南京一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希望
    8月11日上午11時30分,42歲的北海搬運工汪連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共計343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捐獻,成為我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於當天加急送達南京市,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記者了解到,汪連國是山東人,2012年7月到北海打零工。向來樂於助人的他到北海沒幾天,就走上無償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獻血,並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行列,成為我市目前在庫的1912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一員。 「2012年到現在,共獻了三次血,每次400毫升。」
  • 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人重獲生機
    「不緊張,也沒什麼好猶豫和擔心的。我了解過相關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後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願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 儀徵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
    作為一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能夠有機會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誓言,是幸運也是緣分,更是一名志願者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馬正文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源於一段特殊的經歷——高中的時候,馬正文的一位好朋友因白血病不幸去世。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迄今全世界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已超過10萬例,挽救了無數人生命。
  • 九江90後小夥經過連續4天8針動員劑注射後,成功捐獻217毫升造血幹細胞
    10月30日,本報以《90後小夥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題,報導了柴桑區小夥子戴煒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素不相識的外國血液病患者,這份即將跨越大洋的愛心傳遞,詮釋了「愛心無國界,九江有大愛」的真情。造血幹細胞採集現場。
  • 【愛心】福建慈濟志工陳芳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另一種方式救人
    2018年01月19日,赴福建省腫瘤醫院籤訂《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2018年01月22日,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由此成為中華骨髓庫第7087例,福建省19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她表示,當自己與女兒說媽媽要去醫院採集造血幹細胞時,年幼的女兒聽到有些害怕,當得知媽媽此舉是為了挽救別人的生命,女兒便開心的說要同媽媽一起去幫助人,這也給陳芳莫大的欣慰與勇氣。
  • 跨越兩百多公裡的生命傳遞,荊州「95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5日下午,荊州「95後」小夥於偉成在武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歸來。他是荊州市第1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1年首位捐獻志願者。在荊州火車站出站口,荊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員手拉橫幅,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並表示由衷的敬意。
  • 王思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歸來 為她點讚
    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3月29日,我市第八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王思敏成功給一名10歲患者捐贈造血幹細胞後,從長沙回到鷹潭。當天下午3時許,市紅十字會、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志願者舉著橫幅,帶著鮮花,早早等候在車站出口,迎接我們的捐髓英雄——王思敏歸來。現場市紅十字會代表中華骨髓庫給王思敏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8月17日10時許,隨著最後一針動員劑打完,陳德坤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也正式開始了。血液從一隻手臂流出,經過離心機,把造幹細胞分離出來,其餘的血液從另一支手臂回流體內。造血幹細胞的採集過程,其實很簡單。2個半小時後,成功採集到80ml橙黃色的造血幹細胞。說起採集時的感覺,陳德坤笑著表示:「還沒平時獻血疼呢。」
  • 今天,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安徽省立醫院血液內科醫生江慧敏來到病房,介紹了住院期間生活安排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為江敏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身體狀況。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張掖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吳建東
    他是醫療戰線上的一名"新兵",雖然參加工作只有兩年時間,但他勤懇鑽研、謙虛好學,很快成長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又是一名充滿愛心的志願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讓加拿大白血病患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就是全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高臺縣人民醫院"90"後醫生吳建東。吳建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甘肅中醫藥大學。
  • 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安徽省立醫院血液內科醫生江慧敏來到病房,介紹了住院期間生活安排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為江敏測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身體狀況。
  • 清水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3月11日,天水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清水縣白駝鎮職工李宏偉注射了首支動員劑,整個注射過程約一分鐘,未出現任何不適反映。        按照醫生的安排,3月11日早上8點,李宏偉早早的到達了醫院,「來到西安以後,自己還擔心吃的不習慣,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昨晚上吃的好,睡得也踏實,感覺自己狀態很好,」李宏偉笑著說。緊接著9點,李宏偉打了第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我有一點激動,這是第一針動員劑,打了動員劑才真正感覺到在履行志願者的職責。」
  • 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和往常一樣,接到省紅十字會通知,打開造血幹細胞捐獻業務系統,又是一個初篩。初篩,顧名思義就是初次篩選,志願捐獻者留在血庫中的血樣與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根據志願者登記的個人信息,我電話聯繫了對方,「您好,請問是曹韌先生嗎?我是長興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這次聯繫您,情況是這樣的,2018年5月22日,您曾經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和登記,還記得吧?」
  • 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
  • 你所不知道的骨髓捐獻
    她了解到很多人因為沒有錢,或者配型不成功,無法移植,只能靠化療維持生命,能活一天是一天。極少數的人能夠配型並且移植成功,卻也有很多志願者配型到一半或者配型成功後因為害怕對身體有傷害而拒絕移植。這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打擊,不僅僅是因為無法接受移植治療,還因為志願者體檢,和食宿交通費等費用,都是由患者一方承擔的,如果志願者在關鍵時刻反悔,無異於浪費患者的救命錢,嚴重者甚至會奪去患者的生命。     2011年,來自雲南的王梅(化名)為江蘇徐州的一名30多歲男性白血病患者林希生(化名)捐獻造血幹細胞。
  • 遵義一女子成功捐獻骨髓幹細胞
    近日紅花崗區一位骨髓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了骨髓幹細胞為遠在重慶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福音在貴州省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直播君見到了志願者朱雲梅,據了解,朱雲梅的血液在進行了三次高分後,與重慶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8月5日上午,正式進行骨髓幹細胞採集。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無心之舉為患者帶來新的生機
    在東莞康華醫院接受了幹細胞採集若此次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受捐患者生存機率將超過9成2020年11月18日下午,東莞市天域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張會娟接到了東莞紅十字會的電話,稱有一位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與她留在中華骨髓庫的血樣配型成功,詢問她是否願意捐贈造血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