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百多公裡的生命傳遞,荊州「95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1-02-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1月15日下午,荊州「95後」小夥於偉成在武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歸來。他是荊州市第1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1年首位捐獻志願者。在荊州火車站出站口,荊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員手拉橫幅,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並表示由衷的敬意。

2020年10月,於偉成在獻血時留了血樣,並填寫了一份加入中華骨髓庫的資料,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後來,通過平臺系統檢索到一白血病患者和他的基因匹配成功,志願者服務隊立刻打電話,徵求於偉成的意願。 「能深切體會患者的痛苦與期待,我能延續他人的生命,去給素昧平生的家庭重燃希望,這很值得。」於偉成欣然答應了。但是一開始,於偉成的父母是排斥與反對的,怕會影響兒子的身體健康,經過反覆溝通以及聽了「專業人士」的解答後,最終說服了他們,贏得支持。今年1月7日,在父母的陪同下,於偉成前往武漢捐獻造血幹細胞。

據了解,於偉成在大學時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響應號召勇於參加無償獻血2400毫升,後來他加入荊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投身於各種公益活動,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更加堅定了參與和支持生命接力的決心。

荊州市紅十字會志願者寧潔表示,採集造血幹細胞一般需要5到6天,前1到4天要注射動員劑。動員劑主要是把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通過靜脈抽取血液。採集後1到2天,就可以正常學習工作。同時,呼籲更多的人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

【來源: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九江90後小夥經過連續4天8針動員劑注射後,成功捐獻217毫升造血幹細胞
    10月30日,本報以《90後小夥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題,報導了柴桑區小夥子戴煒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素不相識的外國血液病患者,這份即將跨越大洋的愛心傳遞,詮釋了「愛心無國界,九江有大愛」的真情。造血幹細胞採集現場。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馬正文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源於一段特殊的經歷——高中的時候,馬正文的一位好朋友因白血病不幸去世。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人重獲生機
    我了解過相關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後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願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捐獻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但是仍然會有很多人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很可怕,下面我將會對一些常見問題作出解答。        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和往常一樣,接到省紅十字會通知,打開造血幹細胞捐獻業務系統,又是一個初篩。初篩,顧名思義就是初次篩選,志願捐獻者留在血庫中的血樣與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根據志願者登記的個人信息,我電話聯繫了對方,「您好,請問是曹韌先生嗎?我是長興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這次聯繫您,情況是這樣的,2018年5月22日,您曾經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和登記,還記得吧?」
  • 儀徵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
    陳星大女兒陳媛羽說:明天我的爸爸就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我覺得的爸爸很勇敢很偉大,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長大以後也像爸爸一樣做一名志願者,去救人,爸爸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時,我在家做好作業後照顧好兩個妹妹。當全家知道我老公去捐獻造血幹細胞時候,全家既驚喜又擔心,驚喜的可以給另外一個生命帶去希望,擔心就是兩個方面,一個在公安系統工作比較繁忙,經常加班加點,擔心對身體影響,家裡有3個寶寶,這次去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能辛苦家裡的老人做好後援工作,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我們能有這個機會去幫助別人,也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我們全家也是支持他的做好他的堅強後盾。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三名臺青捐骨髓救陸童
    圖:4日,3位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抵達臺心醫院/大公報攝1月3日至4日,一場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接力在臺灣和東莞之間進行。3名在東莞臺心醫院急需骨髓移植治療的重症地貧患兒,得到3名配對成功的臺灣青年捐獻的造血幹細胞。臺灣慈濟骨髓庫、醫院、兩地誌願者等通力合作,在臺辦及海關等部門綠色通道下,從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到三份珍貴的幹細胞樣本被送至醫院,全程僅耗費34個小時,連夜進行的手術十分成功,患者將獲得新生。來自海南的銘銘、小炫和江西的小豪,很不幸地成為重度地貧患兒。
  • 【愛心】福建慈濟志工陳芳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另一種方式救人
    因此她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7087例、福建省第19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陳芳是一名福州慈濟的義工,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她顯得比任何人都淡定從容,對她而言「救人幫人是她的天職,這次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幫助別人」。福建慈濟第一人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2009年05月05日,志願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8月13日,陳德坤走進浙江省中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一天打兩針,早晚各一次。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在注射動員劑後會出現關節酸痛等症狀,停止注射後症狀就會消失。整個過程中,陳德坤保持著良好的狀態,期間,他還帶著家人去西湖遊玩了一趟,順便談了筆業務。8月17日10時許,隨著最後一針動員劑打完,陳德坤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也正式開始了。
  • 傳遞生命「火種」 ,東臺80後小夥好樣的!
    2008年回到東臺,目前在高新區的賀鴻電子工作,至今已經累計獻血三千多毫升。2016年5月,吳長符參加無償獻血時填寫了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登記表並參加了造血幹細胞採樣,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今年6月8日,市紅十字會收到上級紅會的再動員通知,經吳長符本人同意後回復上級紅會。之後又採集了10毫升血樣寄出,進行檢測。7月15日收到體檢通知後,吳長符沒有一點猶豫,前往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捐獻前體檢。
  • 申通小哥捐獻骨髓:從包裹派送到生命傳遞,我很榮幸
    11月22日早上八點,張開宗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將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給一名素未相識的三歲白血病患者,成為全國第9145例,河南省第816例,鄭州市第28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他也是河南省快遞行業第一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從包裹派送到「生命種子」的傳遞,他用無私的行動,為平凡的人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這首歌還有一個很感人的背景故事:當時大陸一男孩得了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需進行骨髓移植而一時之間無法找到與之相匹配的骨髓.適時臺灣一先生(好象是馬姓)捐出了自己寶貴的骨髓使男孩生命得以延續……著名音樂人李壽全先生得知此事後便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在第六對相遇》此歌超出了醫學的範疇,可升華為對生命、人生、愛情、緣分的理解。
  • 清水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3月11日,天水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清水縣白駝鎮職工李宏偉注射了首支動員劑,整個注射過程約一分鐘,未出現任何不適反映。緊接著9點,李宏偉打了第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我有一點激動,這是第一針動員劑,打了動員劑才真正感覺到在履行志願者的職責。」        閆立中告訴記者,從昨天到達西安以後,就按照醫生的囑咐仔細安排了李宏偉的食宿,確保他能夠以百分之百的狀態完成這次捐獻。目前,李宏偉身體狀態非常好。
  • 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
  • 今天,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江敏對其中一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紅人」吉祥物特別感興趣,將它擺放在床頭。隨後江敏又拿起馬宜華志願者帶來的書,讀起其中一篇「生命無價,愛心最美」的文章。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
  • 王思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歸來 為她點讚
    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3月29日,我市第八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王思敏成功給一名10歲患者捐贈造血幹細胞後,從長沙回到鷹潭。當天下午3時許,市紅十字會、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志願者舉著橫幅,帶著鮮花,早早等候在車站出口,迎接我們的捐髓英雄——王思敏歸來。現場市紅十字會代表中華骨髓庫給王思敏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
  • 臺灣同胞為新疆患者捐贈造血幹細胞並移植輸注成功
    今天(1月19日)凌晨1點19分,在自治區人民醫院血液科百級層流病房裡,這份跨越海峽、歷經18個小時中轉的造血幹細胞順利輸入張女士體內
  • ☞ 北海搬運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南京一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希望
    8月11日上午11時30分,42歲的北海搬運工汪連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共計343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捐獻,成為我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份珍貴的「生命種子」於當天加急送達南京市,用於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記者了解到,汪連國是山東人,2012年7月到北海打零工。向來樂於助人的他到北海沒幾天,就走上無償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獻血,並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行列,成為我市目前在庫的1912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一員。 「2012年到現在,共獻了三次血,每次400毫升。」
  • 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