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2021-02-23 美麗清水

(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3月11日,天水市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清水縣白駝鎮職工李宏偉注射了首支動員劑,整個注射過程約一分鐘,未出現任何不適反映。

(3月10日晚李宏偉順利到達西安)

        在妻子和縣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閆立中陪同下,3月10晚7時,李宏偉順利到達了西安唐都醫院,開始了為期6—7天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程序。

        按照醫生的安排,3月11日早上8點,李宏偉早早的到達了醫院,「來到西安以後,自己還擔心吃的不習慣,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昨晚上吃的好,睡得也踏實,感覺自己狀態很好,」李宏偉笑著說。緊接著9點,李宏偉打了第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我有一點激動,這是第一針動員劑,打了動員劑才真正感覺到在履行志願者的職責。」

        閆立中告訴記者,從昨天到達西安以後,就按照醫生的囑咐仔細安排了李宏偉的食宿,確保他能夠以百分之百的狀態完成這次捐獻。目前,李宏偉身體狀態非常好。

(李宏偉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據負責李宏偉此次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唐都醫院醫生谷真介紹說,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是非常安全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一般在注射完第三支動員劑後身體會出現乏力、關節酸痛等類似感冒的一些症狀,但因每個人體質不同,出現不適反應的程度也不盡相同,這種狀況也是正常情況;同時,谷真還囑咐李宏偉從現在開始要好好注意休息和飲食,配合醫院為完成捐獻做好各項準備。

(醫生給李宏偉介紹相關情況)

        甘肅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劉江代表省紅十字會對李宏偉表示了感謝,他說,「造血幹細胞的捐獻不僅讓患者本人獲得了重生的機會,也挽救了一個家庭,李宏偉的這種無私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志願者這一光榮的隊伍中,用我們的愛心,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他呼籲已加入到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不要隨意更改自己的聯繫方式,已經更改了的要儘快到當地紅十字會進行核實變更。「配型成功後卻聯繫不上,這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為,造血幹細胞代表的是生的希望,意味著需要它救治的白血病及其它被「宣判死刑」的血液病患者能夠重獲生命,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應該盡力去爭取。」

相關焦點

  • 鎮雄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昆明成功捐獻
    —— 2020年5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月2日,來自鎮雄縣第一小學的周老師,在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鎮雄首例、昭通市第13例、雲南省第235例、全國第1082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江敏是銅陵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安徽省第1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宜華介紹,安徽省第13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安慶的志願者聶健,他是9月20日剛剛入住安徽省立醫院,9月25日採集造血幹細胞。
  • 今天,銅陵年輕媽媽江敏完成第一針造血幹細胞捐獻動員劑注射!
    隨後,江敏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安徽省立醫院供者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單採術知情同意書上簽名確認,整個造血幹細胞捐獻過程正式啟動。在安徽省立醫院住院期間,銅陵市紅十字志願者黃軍華會陪同江敏完成捐獻。江敏是銅陵市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也是安徽省第13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宜華介紹,安徽省第13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安慶的志願者聶健,他是9月20日剛剛入住安徽省立醫院,9月25日採集造血幹細胞。
  • 學子捐獻造血幹細胞 素不相識的人重獲生機
    我了解過相關資料,骨髓捐獻對人體不造成風險和傷害。倒是對方,那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險的人。」  經過血樣入庫後一年多的等待,11月3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2017級本科生汪喻坤捐獻出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骨髓),接過數名來自北航的捐獻志願者手中的愛心接力棒,為另一個生命帶來生的希望。  捐獻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 我市志願者鍾鉉南在穗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8月7日,在市紅十字會志願者的陪同下,鍾炫楠來到南部戰區總醫院,第二天便開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12日上午,他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室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終於完成了多年的心願。       鍾炫楠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只是一件平常事,而對於患者來說能遇上合適的捐獻者實屬不易,自己能堅持完成捐獻,幫到別人,感覺挺好的。
  • 九江90後小夥經過連續4天8針動員劑注射後,成功捐獻217毫升造血幹細胞
    10月30日,本報以《90後小夥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題,報導了柴桑區小夥子戴煒赴京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名素不相識的外國血液病患者,這份即將跨越大洋的愛心傳遞,詮釋了「愛心無國界,九江有大愛」的真情。造血幹細胞採集現場。
  •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可怕!
    其中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供者不僅來自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有越來越多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加入這個行列(中華骨髓庫)。但是仍然會有很多人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很可怕,下面我將會對一些常見問題作出解答。        現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早已告別了直接從骨髓中抽取細胞的方式,而是通過皮下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將骨髓中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因此,就像獻血一樣,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 儀徵民警陳星赴寧捐獻造血幹細胞
    作為一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志願者,能夠有機會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誓言,是幸運也是緣分,更是一名志願者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對那位素不相識的患者說,「堅持住,我來了,能行的,未來人生一定還有很多精彩等著你」。
  • 王思敏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歸來 為她點讚
    提示:精彩點擊上方"鷹潭發布"↑關注更多鷹潭日報社記者 徐嬋娟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造血幹細胞移植。3月29日,我市第八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王思敏成功給一名10歲患者捐贈造血幹細胞後,從長沙回到鷹潭。當天下午3時許,市紅十字會、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志願者舉著橫幅,帶著鮮花,早早等候在車站出口,迎接我們的捐髓英雄——王思敏歸來。現場市紅十字會代表中華骨髓庫給王思敏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
  • 跨越兩百多公裡的生命傳遞,荊州「95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5日下午,荊州「95後」小夥於偉成在武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歸來。他是荊州市第1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2021年首位捐獻志願者。在荊州火車站出站口,荊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隊隊員手拉橫幅,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並表示由衷的敬意。
  • 長興90後小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和往常一樣,接到省紅十字會通知,打開造血幹細胞捐獻業務系統,又是一個初篩。初篩,顧名思義就是初次篩選,志願捐獻者留在血庫中的血樣與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根據志願者登記的個人信息,我電話聯繫了對方,「您好,請問是曹韌先生嗎?我是長興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這次聯繫您,情況是這樣的,2018年5月22日,您曾經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和登記,還記得吧?」
  • 【愛心】福建慈濟志工陳芳捐獻造血幹細胞 用另一種方式救人
    因此她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7087例、福建省第19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陳芳是一名福州慈濟的義工,對於捐獻造血幹細胞她顯得比任何人都淡定從容,對她而言「救人幫人是她的天職,這次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幫助別人」。福建慈濟第一人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2009年05月05日,志願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 北海搬運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南京一白血病患者點燃重生希望
    8月11日上午11時30分,42歲的北海搬運工汪連國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共計343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捐獻,成為我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向來樂於助人的他到北海沒幾天,就走上無償獻血車,開始第一次獻血,並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行列,成為我市目前在庫的1912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中的一員。 「2012年到現在,共獻了三次血,每次400毫升。」汪連國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他本打算再次獻血,後來接到市紅十字會來電,得知自己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申請配型檢索相配吻合。於是他立即作出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
  • 平陽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德坤為2歲小男孩送去「生命火種」!
    8月13日,陳德坤走進浙江省中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一天打兩針,早晚各一次。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在注射動員劑後會出現關節酸痛等症狀,停止注射後症狀就會消失。整個過程中,陳德坤保持著良好的狀態,期間,他還帶著家人去西湖遊玩了一趟,順便談了筆業務。8月17日10時許,隨著最後一針動員劑打完,陳德坤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也正式開始了。
  • 「在第六對相遇」點燃生命的希望 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你敢不敢來!
    這個周日,我們將把這份愛繼續延續下去,弘揚鎮江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展示鎮江市民博愛的胸襟和「大愛鎮江」的人文底蘊。由市文明辦、團市委、市衛生局、市紅十字會、市志願者協會、大愛鎮江愛心聯盟將聯合組織開展2016年度鎮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血樣集中採集活動將在3月27日舉行。
  •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記張掖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吳建東
    他是醫療戰線上的一名"新兵",雖然參加工作只有兩年時間,但他勤懇鑽研、謙虛好學,很快成長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又是一名充滿愛心的志願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讓加拿大白血病患者點燃了生命的希望。他,就是全市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高臺縣人民醫院"90"後醫生吳建東。吳建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201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甘肅中醫藥大學。
  • 遵義一女子成功捐獻骨髓幹細胞
    近日紅花崗區一位骨髓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了骨髓幹細胞為遠在重慶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福音在貴州省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直播君見到了志願者朱雲梅,據了解,朱雲梅的血液在進行了三次高分後,與重慶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8月5日上午,正式進行骨髓幹細胞採集。
  • 用大愛傳遞「生命的種子」 :馬正文同學捐獻造血幹細胞先進事例
    馬正文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源於一段特殊的經歷——高中的時候,馬正文的一位好朋友因白血病不幸去世。悲傷之餘,馬正文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還是高中生的他便向阜陽市中心血站主動報名參加造血幹細胞捐獻,並採集了血樣。這份血樣,很快進入中華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馬正文如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無心之舉為患者帶來新的生機
    幾天前松山湖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
  • 大愛無疆,吳文偉成為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第三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同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白血病已經不再是不可治癒的疾病,目前造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已經成為根治白血病的重要、乃至唯一的手段。雖然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的理想方法,但要尋找與病人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幹細胞卻不容易。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相匹配的概率是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