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姐姐柏翠霞罹患白血病,14年間,江蘇南京好妹妹柏翠雲北上19次,10次為血癌反覆發作的姐姐提供造血幹細胞和淋巴細胞,一次次從死神手邊搶回了姐姐的生命。為姐姐治療的北京解放軍307醫院造血幹細胞研究所副所長王丹紅曾說,正是家屬十四年如一日地甘當病人的「提血機」,才創造了很多奇蹟。柏翠雲說,她從來沒有想過,會有不去救姐姐的可能性。「那是我姐,我當然得救她。」2015年5月,柏翠雲榮登「中國好人榜」。
編 輯 點 評在電影《姐姐的守護者》裡,安娜從出生就為白血病姐姐提供臍帶幹細胞,每當姐姐癌症復發,安娜就不斷地提供血液細胞以延續姐姐生命。而柏翠雲以自身的行動將電影的情節搬到了現實中來。兒時,姐姐是妹妹生活的倚靠,當姐姐病重時,妹妹則義無反顧成為了姐姐的避風港。柏翠雲,用十四年如一日的不離不棄延續著姐姐的生命,這一份親情足以感天動地。
姐姐突患白血病 妹妹義無反顧捐髓救姐
2001年6月,柏翠雲年僅38歲的姐姐柏翠霞被查出了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唯一的生路是移植造血幹細胞。隨後,柏翠雲和弟弟一起去醫院做了配型。
在一家國企工作的姐姐比柏翠雲大兩歲,生活上,比一直打工的她優越得多,而小弟比她們小了將近一輪兒,平時家裡的事,柏翠雲已經習慣了姐姐的大包大攬,可這一次,輪到柏翠雲「撐起天」了。她幾乎是頭一次看到,一向堅強的姐姐露出脆弱的表情。
接到醫院通知的時候,柏翠雲鬆了口氣,她跟姐姐的配型結果是「全相合」,匹配指數高達99.9%,那時候,她不知道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怎麼回事,也不清楚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每當躺在這張床上,柏翠雲都是高興的,她說:「因為只要我在一天,她就能平安一天。」圖片來源:南京文明網
當時,柏翠雲11歲的兒子正準備小升初,多病的老公也在家休息,全家僅僅靠她每天送報紙勉強維持。婆婆一聽說「捐骨髓」這麼可怕的字眼,當即表示反對。而她的父母,當時還蒙在鼓裡。只有老公支持她,給她買了蓮子和桂圓,準備給她「燉湯喝著補血」。
「只要不要我的命,少條胳膊少條腿都不要緊。」柏翠雲依舊記得自己當時的「豪言壯語」。直到現在,還有認識的人會問柏翠云:「你怎麼敢這麼做,萬一有後遺症呢?」柏翠雲老老實實地回答:「不是敢不敢,我沒有選擇,這是我姐姐。」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好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