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艾森巴赫在德國出生。他的母親在生下艾森巴赫時難產而死。他的父親則是一名堅定的反納粹者,後來慘死在納粹集中營裡。1946年1月31日,艾森巴赫被義母沃莉多爾·艾森巴赫(他親生母親的一位堂姐)從難民營中搭救,由此結束了他最初五載陰鬱的童年。童年創傷對艾森巴赫影響很大,甚至在很長時間裡從不開口說話,直到有人問他:「你願意學音樂麼?」
1946年,沃莉多爾·艾森巴赫開始教六歲的艾森巴赫學習鋼琴。在艾森巴赫11歲的時候,他第一次觀看大型交響樂團的音樂會,指揮是大師富特文格勒。
年輕時的艾森巴赫
1955年,艾森巴赫進入科隆的音樂學院,跟隨Hans-OttoSchmidt-Neuhaus學習鋼琴演奏,並跟隨威廉·布呂克納-呂格貝格學習指揮。畢業以後,他依然在兩位名師門下繼續學習。
之後在喬治·塞爾和「指揮帝王」卡拉揚的提攜下,艾森巴赫的藝術道路更是一帆風順。艾森巴赫與卡拉揚的相識,始自1966年12月,當時多次獲得鋼琴大賽一等獎的艾森巴赫首次與樂團一起錄音,即與卡拉揚及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此後,卡拉揚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之一。
艾森巴赫與喬治·塞爾
艾森巴赫與卡拉揚
艾森巴赫深知「前輩指點」對於年輕音樂家的重要性,他在音樂圈兒可是有名的「好導師」,女高音歌唱家弗萊明、鋼琴家郎朗等等我們熟悉的藝術家都曾是受到艾森巴赫慷慨幫助的「新人」。
「現今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令人驚異,很多中國音樂家在西方樂團工作,很多年輕的傑出中國音樂家來自中國優秀的音樂學院。這裡的年輕人對古典音樂的熱忱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強烈。還需要改進的工作要由他們自己與最好的老師來完成。」
艾森巴赫與郎朗的相識是在1999年一場音樂會後的晚餐上,艾森巴赫與郎朗聊起來巴赫的音樂。艾森巴赫對郎朗開玩笑道:「你演奏一點兒《哥德堡變奏曲》吧,它可非常難。」第二天,郎朗真的為艾森巴赫演奏了全部的《哥德堡變奏曲》,驚呆了艾森巴赫大師。
艾森巴赫與郎朗
不僅是「提攜」,艾森巴赫在圈兒內還是出了名的好人緣。他幾乎與所有在世的演奏家和指揮家都有合作。他的搭檔還包括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兩人還在DG公司錄製了莫扎特作品專輯。
艾森巴赫與德國前總理施密特
艾森巴赫與施密特錄製的專輯封面
(本文轉自國家大劇院微信公眾平臺)
--
掃一掃,關注中音在線 微信公眾平臺,您將獲取各類樂器演奏知識、音樂理論知識、音樂故事、名家名曲欣賞、音樂賽事、院校招生信息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點擊「閱讀原文」解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