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背老人的幸福生活

2021-02-23 沅陵縣人民法院

「小夥子,你又來看我啦!辛苦啦,到這裡來坐,喝茶嗎?」「不用客氣,您今天看什麼電視劇呢?」……作為沅陵縣法院派駐的結對幫扶責任人,筆者每次來到涼水井鎮江溪口村貧困戶張奶奶家中,都有這麼一段對話。

1930年出生的張奶奶已是鮐背之年,除了有慢性胃病外,身體還算硬朗,還會用電腦看劇,能聽得懂我說的普通話,也會用手機給家人通電話。兒子、兒媳、孫子都在深圳務工,孝順的兒子不放心老人獨自在家,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外出打工,正當他們愁著如何安置老人的時候,雪中送炭的精準扶貧好政策來了。

自從2014年張奶奶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醫療、飲水都有了保障,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危房改造後建起了嶄新的磚房,窗明几淨,也有了乾淨的衛生廁所。廚房裡,一打開水龍頭,譁啦啦的自來水噴湧而出,傳統的灶臺頂上還掛滿了臘肉、香腸。臥室裡,過冬的棉被、羽絨服擺滿了衣櫃,桌上還有孫子寄來的老年奶粉和老人愛喝的荔枝罐頭。政府代繳了新農合和特惠寶醫療保險,家庭醫生定期上門幫老人量血壓、針灸、檢查身體,碰到頭疼腦熱,精通中醫的駐村工作隊隊長鄧晗還會幫忙抓藥送上門去。

「感謝黨和政府,不僅我能領到省外務工交通補助,我母親每年可以享受養老補助和高齡補貼, 這些惠農好政策切切實實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讓老人有幸福的晚年!」張奶奶的兒子在深圳一個工廠做保安,每次跟我通電話,語氣中都帶著感激之情。有一次,他遇到了勞動合同糾紛方面的法律問題,在駐村法官的幫助下,不僅保住了工作,還要回了被拖欠的工資。

老人長壽的秘訣當然不是追電視劇,每隔幾個小時,她就會起身沿著附近的菜地來回散步,村裡的道路硬化後,原來的土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兩邊還裝了路燈,走起來方便多了,腳上不會粘上泥土,更不會摔跤。看到周圍秀美的青山,老人臉上掛著笑容,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夕陽下推開菜園子的藩籬,讓我想起陶淵明的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幸福感油然而生,也許,這就是貧困老人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古藺深山鮐背老人陳吉林的別樣晚霞
    深山老人手寫家譜   「富不奢侈」訓誡兒孫——古藺深山鮐背老人陳吉林的別樣晚霞羅  樹古藺德耀鎮集美三組,有一個老人叫陳吉林,1929年生,早進鮐背之年,今年九十二歲。老人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視力正常,聽力稍差。其為人和善,記憶力驚人,十分健談。
  • 盤州104歲老人陳孟琴的幸福生活
    104歲還能吃能睡,還堅持自己做菜做飯,獨立生活,兒孫們都為有這樣的長輩高興……這就是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陳孟琴老人的幸福生活。因為喜歡吃較硬的飯,雖已100歲高齡,老人仍堅持自己做菜做飯,偶爾還會幫助兒孫們幹點極簡單輕鬆的農活。除了眼睛和耳朵不好使,老人依然思維敏捷,口齒清楚,能聽懂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老人的記性特好,哪個孫子重孫是哪家的,一到面前都能認出來。
  • 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原標題: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在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新董村幸福院,40餘名70周歲以上的老人高高興興地吃著1元午餐,老人董俊然感嘆道,「早上,村書記董福星到鎮上超市買了菜和肉,給我們這些老人們準備了包子、炒菜還有菜湯。雖然我們年齡大了,但覺得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 仙桃首家鄉村幸福食堂開夥了!這個村子的老人好幸福!!!
    9月28日中午,仙桃市郭河鎮楊洲村村委大院旁的一處農房裡,飯菜飄香,一派火熱景象:30多位老人將10張方桌坐得滿滿當當,盡情享受著可口的飯菜,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房間內,空調、電扇、消毒櫃等設施一應俱全。「自從村裡開了這家『幸福食堂』,我就不用自己做飯了,兒女們在外面也能安心工作。」80歲的五組村民胡國斌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
  • 【長照養老】江培山老人在小莊的幸福晚年
    江培山是溫泉鎮小莊村的一名普通的老人,今年86歲的他身體還算硬朗,老伴去世後,他獨自一人生活,兒女因為工作忙也不能每天照顧老人,如何樂享晚年,成了江老一家人最關心的問題。2017年3月1日,村裡成立了居家養老中心,讓江老一家人最關心的問題有了完美的答案。
  • 愛滿夕陽,託起獨居老人穩穩的幸福
    、專業社會組織實施,實現獨居老人切實受益、家屬照護者有效減負目標,為獨居老人開展親情服務,託起老城廂獨居老人穩穩的幸福。由於老城廂住房條件有限,大部分子女都搬離了父母的老房子,獨居老人和純老家庭佔比較高。獨居老人一直是街道關心的重點人群,去年街道從獨居老人的安全、生活基本需求出發,從安全用水用電、家政生活照料、健康體徵監測等方面為獨居老人提供服務,受到了老人的普遍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 小康生活十二時辰 | 「愛心廚房」為愛送餐,高齡獨居老人吃上「幸福飯」
    牆上掛著老人的笑臉照片,看著就有滿滿的幸福感。白斬雞、豇豆、百葉絲炒肉 …… 飯菜色香味俱全,非常誘人。每天中午,工作人員將飯菜裝進飯盒,用塑料蓋密封,隨後再裝進藍色保溫箱,進行配送。最快 9 分鐘,最慢 40 分鐘,這些飯菜就將被送至街道高齡、失能、獨居老人家中。
  • 鮐背老人尋親,時隔五十年相見
    微文中說老人曾經住在「福建省永安縣安砂公路小江坊大隊田邊生產隊」,如今已經沒有什麼地方叫生產隊了,但會不會就是在安砂鎮的小江坊村?林華元想到尋親者50多年未曾見到親人,心理一定很著急,雖然他們未向公安部門求助,但還是主動及時安排民警幫忙核實。
  • 幸福小鎮的幸福生活
    離春節還有些日子,受疫情影響,二公局重慶巴彭路12標東山隧道項目部鼓勵職工及協作單位職工留在本地過年,架子隊的俞建旺積極響應號召,做好了在「幸福小鎮」過年的打算。這個「幸福小鎮」,其實是巴彭路12標的產業工人生活區。小鎮根據功能分區設置了產業工人培訓基地、充電房、黨建室、閱覽室、理髮室、醫療室等,為150名工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 奮鬥點亮幸福|「一戶一薪」:返鄉就業成就幸福生活
    近年來,我縣緊扣「民生為本、就業優先」工作主線,實施「一戶一薪」就業惠民政策,統籌推進農民工返鄉就近就業,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就地就近穩定就業,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過上幸福生活一年多來,馬榮強過著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工作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肯定,還被評為扶綏縣2018年「就業之星」。
  • 「幸福之家」將幸福直抵人心
    為讓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金谿縣黃通鄉墩厚村把養老事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著力推進幸福之家項目建設。12月22日,金谿縣黃通鄉墩厚村幸福之家正式啟用。當天,該村首批13位老人歡聚「新家」,老人們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真想不到現在年紀這麼大了,還能熱熱鬧鬧吃上這麼便宜的熱飯熱菜,住上新房子,真是吃得舒心,住得放心,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 「魯東老人有福氣」 魯東村幸福院重陽節正式開院
    「我們的幸福院有6層樓,還帶電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魯東村東片區的幸福院。幸福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院內設有36個床位,水電、網絡、消防等設施配套齊全,衛生間、走廊都配備扶手,寬敞的電梯為老人上下樓提供便利。幸福院還設有獨立廚房、餐廳、圖書室、文體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室等,環境十分溫馨舒適。同時,還在幸福院成立魯東村民間傳統音樂協會。
  • 幸福生活 | 幸福頤養是我家 我們陪您過新年
    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西夏區幸福頤養院的員工熱火朝天的忙碌著。燈籠掛起來,福字貼起來,餃子包起來,油香炸起來,年貨辦起來,我們陪長者一起過大年嘍!我們也十分感謝西夏區幸福頤養院裡的領導和各位工作人員,真的就是我們的家人,一直都特別照顧我們,生病了帶我去看病,王總還親自去醫院看我,還給我買零食,真的非常感謝。」      特困長者董叔說:「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太好了,不僅住的好、乾淨衛生,吃的也好。現在院裡還有醫生,隨時就能給我們看病;康復師也經常指導我做康復訓練;社工經常帶我們一起活動、看電影等。
  • 奕棋鎮:適老化改造,改出老年人幸福生活「新期待」
    衛生間溼滑、家具太銳利、起身無扶手……對於選擇居家養老的老人,特別是居住在農村地區的老人來說,生活中總有諸多不便。即便試圖進行改造,往往也面臨無章可循、無據可依的局面。2020年以來,屯溪區奕棋鎮根據「改造主體多元化、改造需求差異化、改造內容層次化、改造服務體系化」的原則,積極實施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對鎮域6戶農村老年人家庭全部完成了適老化改造項目,極大提高了老人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感。家住奕棋鎮徐村的93歲徐大爺由於患病,平常出門都需要拄著拐杖,家境貧困的他,和老伴兩人平時幾乎不出門,最遠的活動範圍就是家門口。
  • 「幸福大院」暖民心
    「幸福大院」暖民心哈尼喀塔木鄉把深入推進農村幸福大院工作作為解決當地生活困難老人養老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不斷做實做細各項服務工作,成功讓這些老人在幸福大院安享晚年。近日,記者來到哈尼喀塔木鄉幸福大院,活動室裡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正和老人們跳著歡快的民族舞蹈。老人艾海提·買買提告訴記者,在這裡大家吃得好、穿得暖,每天還有娛樂活動,生活過得既充實又幸福。哈尼喀塔木鄉烏尊村村民艾海提·買買提說:「我以前一個人在家吃住不太方便,在鄉政府的安排下我住進了幸福大院,來這邊以後,日子過的很有趣,吃住根本不用發愁,大院裡還有護理人員。
  • 【92歲老人在滬一養老院被打傷】護工承擔動手,但卻說...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如果夫妻倆都要上班家裡的老人就沒人看管了因此不少人將老人送往養老院
  • 【視頻】還記得這位背「八榮八恥」的可愛老人嗎?90多歲還上了央視……
    90歲被稱為鮐背之年,你想像中,90多歲的老人是什麼樣的精神狀態?老態龍鍾?風燭殘年?
  • 「幸福餐桌」飄來幸福味道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人們的生活照料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獨居老人、高齡老人中普遍存在著「做飯難」「吃飯難」問題。老人每餐只需交五元錢就可以吃上營養可口的飯菜,解決了農村老年人養老就餐的這一實際問題,讓老人們享受「舌尖上」的養老服務。
  • 日間照料暖人心 幸福院裡話幸福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的數量不斷增多,大量鰥寡孤獨老人的出現,使得農村地區養老難問題變得更加嚴峻。我縣突出問題導向,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將留守老人多、照料需求量大、輻射範圍廣的中心村作為重點,規範建設運行農村「幸福院」14所,為留守老人創造安享舒心愉悅晚年生活的條件,在深化服務中提升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 獨生子娶了獨生女,以後生活註定很辛苦?老人的答案很現實
    最讓人有顧慮的就是獨生子女兩兩結合,這是被公認的壓力大,負擔重,獨生子娶了獨生女,以後生活註定很辛苦?老人的答案很現實。對於獨生子女的結合,人們的擔憂無非是贍養四位老人壓力大人們對於獨生子女的結合,第一反應就是等將來兩夫妻到了中年,生活壓力會比普通家庭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