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首家鄉村幸福食堂開夥了!這個村子的老人好幸福!!!

2021-02-27 江漢熱線

9月28日中午,仙桃市郭河鎮楊洲村村委大院旁的一處農房裡,飯菜飄香,一派火熱景象:30多位老人將10張方桌坐得滿滿當當,盡情享受著可口的飯菜,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房間內,空調、電扇、消毒櫃等設施一應俱全。

「自從村裡開了這家『幸福食堂』,我就不用自己做飯了,兒女們在外面也能安心工作。」80歲的五組村民胡國斌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

網絡配圖

為解決困擾老年人的就餐問題,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今年以來,仙桃市出臺扶持補貼政策,以城鄉社區居家養老中心為依託,以老年人特別是空巢、失能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探索開展社區「幸福食堂」試點建設。

楊洲村「幸福食堂」是仙桃市首家鄉村「幸福食堂」,由村委會負責運營。

70歲以上留守老人到「幸福食堂」就餐,夥食費每人每天只需交納5元錢,五保戶老人完全免費。價格優惠部分由民政部門補貼及社會愛心人士捐贈。除掌勺師傅外,食堂工作人員聘用均是經過本人報名、村兩委大會選出的愛心志願者。

兩個月前,「幸福食堂」正式開夥,村裡的老人報名踴躍。對於不方便行走的老人,食堂還安排由志願者送餐上門。

網絡配圖

胡國斌失去老伴多年,3個子女均在外地生活。如今,聽說老爺子不用為吃飯的事煩惱,子女們喜上眉梢。

「村裡的年輕人湧向城市,高齡留守老人日常照料成為問題。辦『幸福食堂』,是為了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僅解決農村老年人日常難題,也解除了在外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楊洲村黨支部書記費艾武說。

以「幸福食堂」為依託,楊洲村還專門開設放映室、休息室、撞球室、心理疏導室,面向全體村民開放。老人們飯後閒來無事,在村裡娛樂、聊天,生活安逸。

仙桃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當地「幸福食堂」還在試點階段,數量不多,條件成熟後將積極推廣,為更多老年人提供服務。

相關焦點

  • 路河鎮:新風新俗潤鄉村 幸福食堂暖人心
    為大力弘揚孝善敬老風尚,11月29日,李瓦房村、田營村、劉老家村和劉墳村的「幸福大食堂」正式「開席」,再次在全鎮掀起孝善敬老的熱潮。在李瓦房村,依託閒置房屋開展「幸福大食堂」活動,是該村的一大亮點。通過整合,李瓦房村在該處小院內分別設有幸福大食堂老人就餐室、管理辦公室、接待室、志願者之家和老年人活動室等,將理論政策學習、移風易俗宣傳、文體活動等均納入其中,成為群眾開展活動的「主陣地」。在劉老家村,村民和志願者們齊上陣,為老人們舉辦了一場豐盛熱鬧的餃子宴,把各種餡的餃子擺放的整整齊齊,讓餃子既好吃又好看,同時為老人開展義診和義務理髮活動。
  • 一天三頓幸福餐,不超五元錢~「新時代文明實踐」裡探索「幸福食堂」,讓老人吃得飽、精神好
    食堂既要讓老年人吃得好「肚子」飽,也要讓老年人精神好「腦袋」飽。「幸福食堂」面向本村60歲及以上居家老年人開放,基本任務是滿足有需要的老年人的一日三餐,目的和落腳點是以其為牽動、以老年人一日三餐為切入點,聚焦老年人需求,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項惠民利民政策在廣大農村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 「幸福餐桌」飄來幸福味道
    西鋪頭村的「幸福餐桌」是文登探索「不離家、不離群、不離親」養老模式的一個縮影。  去年6月,文登在張家產鎮鄉村振興西洋參片區開始試點「幸福餐桌」,由瑞雲祥康養中心統一做餐,為顧家、因寺橋、南崖子等9個自然村提供送餐服務。
  • 鄉村振興看神木:村美民富幸福來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除了發展產業,讓農民有可靠、穩定的收入以外,納林採當村還充分考慮了安居養老等問題,把鄉村振興的內容填充的豐富多彩。2016年,村裡籌資70多萬元,將原學校改造為老年公寓,並配套了種養基地,讓村裡的老人集中居住,安享晚年。
  • 【長照養老】江培山老人在小莊的幸福晚年
    村裡的居家養老中心專門為老人設立了食堂,老人每天一到飯點,就會和其他老人一起,去村裡的食堂吃飯,對於一些行動不便,不能自己去食堂吃飯的老人,養老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會「送飯上門」,讓老人足不出戶也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早飯是米粥、饅頭、雞蛋和小菜,中午晚上一葷兩素,一個星期不重樣,吃飯的同時,還可以和村裡其他老人談談心,聊聊天,實在是開心。
  • 「幸福大院」開啟我市農村養老新模式
    今年90歲高齡的尹翠蘭老人,孩子常年在外打工,經常是一人獨居。當潘津鎮的幸福大院建好後,她就第一批住了進來。尹翠蘭說:「幸福大院好得很,孩子們都把我們當親人,我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潘津鎮幸福大院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720平方米,資金投入172萬元,目前有9名符合條件的老人在此居住生活。大院裡食堂、醫務室、活動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能為老人營造一個舒適、暖心的生活環境。
  • 膠北律家莊幸福院內80歲老人及小學生可免費就餐
    膠北律家莊幸福院啟動慶祝現場  據了解,律家莊新幸福院啟用,裡面功能設施齊備,村裡的單身漢、殘疾人、80歲及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免費午餐,平時還能在此打打牌,聊聊天。食堂食材的採購、飯菜的製作都由專人負責,保證老人們吃得順心可口。
  • 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原標題: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在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新董村幸福院,40餘名70周歲以上的老人高高興興地吃著1元午餐,老人董俊然感嘆道,「早上,村書記董福星到鎮上超市買了菜和肉,給我們這些老人們準備了包子、炒菜還有菜湯。雖然我們年齡大了,但覺得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 【中盛幸福】臺灣基隆市前市長張通榮一行到山東幸福盛地參觀交流
    6月19日下午,臺灣基隆市前市長張通榮一行20名基層民意代表到山東幸福盛地參觀交流,市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馮建軍、區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董世文、陳維久陪同,中盛幸福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張健接待來訪一行。
  • 日間照料暖人心 幸福院裡話幸福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的數量不斷增多,大量鰥寡孤獨老人的出現,使得農村地區養老難問題變得更加嚴峻。我縣突出問題導向,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將留守老人多、照料需求量大、輻射範圍廣的中心村作為重點,規範建設運行農村「幸福院」14所,為留守老人創造安享舒心愉悅晚年生活的條件,在深化服務中提升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 【歡添喜遞婚禮】--幸福的地圖 主題婚禮
    點擊本圖上方藍色字體仙桃歡添喜遞婚慶即可免費訂閱本微信
  • 鮐背老人的幸福生活
    兒子、兒媳、孫子都在深圳務工,孝順的兒子不放心老人獨自在家,可是為了生計又不得不外出打工,正當他們愁著如何安置老人的時候,雪中送炭的精準扶貧好政策來了。自從2014年張奶奶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醫療、飲水都有了保障,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危房改造後建起了嶄新的磚房,窗明几淨,也有了乾淨的衛生廁所。
  • 「幸福之家」將幸福直抵人心
    央廣網金溪12月2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全斌華)「感謝金谿縣黨委政府,感謝村裡連心小分隊周濱書記,你們為村裡的老人做了一件好事,如果居家養老院建設還欠一些資金,我願意兜底」。12月25日,遠在浙江的成功人士江欽波給墩厚村書記黃長興打來電話。愛心的話語讓這個寒冬暖意融融。
  • ​家門口享受舌尖上的幸福! 高新區又一家社區食堂開業
    紅燒茄子、五香帶魚、奶香小油條、手工餛飩、雜糧窩頭……走進濱州街社區食堂,一股飯菜的香氣撲鼻而來,各種熱氣騰騰的餐食被整齊地擺放在取餐區供顧客自助挑選。豐富的菜品、實惠的價格、溫暖整潔的就餐環境,配合上工作人員貼心的服務,短短一上午的功夫,濱州街社區食堂就已經獲得了不少顧客的青睞。「兒女不在身邊,我們老兩口已經七十多歲了,平時也懶得做飯,有了社區食堂,以後吃飯可方便了。」
  • 「為夕陽伴侶披上幸福婚紗」 :鑽石婚、金婚,除了幸福還是幸福~
    1月15日上午,盛泉石島幸福公寓二樓禮堂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盛泉幸福公寓老人鑽石婚、金婚慶典在這裡舉行,為14對鑽石婚、24對金婚伴侶披上幸福的婚紗。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鑽石婚、金婚伴侶獻上了鮮豔的玫瑰花,披上幸福的婚紗,送上美好的祝願。這些甘苦與共的老年伴侶,相攜相依,一路走來,是盛泉圓了他們的婚紗夢,彌補了他們的人生遺憾。一對對伴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齊誇盛泉養老好。
  • 城事丨陽明頤養院:給失能半失能老人一個幸福的家
    在餘姚有不少老年公寓、敬老院,但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專業護理有所欠缺。家中如果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負擔會讓整個家庭喘不過氣。就算是條件好的,請個保姆依然會有種種不放心。最近,有一家養老院悄悄開起,專門照顧失能半失能老人。經常開車路過東站的有心人可能會發現,在城東路98號,突然出現了一幢掛有「陽明頤養院」字樣的建築。
  • 「魯東老人有福氣」 魯東村幸福院重陽節正式開院
    「我們的幸福院有6層樓,還帶電梯。」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魯東村東片區的幸福院。幸福院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院內設有36個床位,水電、網絡、消防等設施配套齊全,衛生間、走廊都配備扶手,寬敞的電梯為老人上下樓提供便利。幸福院還設有獨立廚房、餐廳、圖書室、文體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室等,環境十分溫馨舒適。同時,還在幸福院成立魯東村民間傳統音樂協會。
  • 「幸福大院」暖民心
    「幸福大院」暖民心哈尼喀塔木鄉把深入推進農村幸福大院工作作為解決當地生活困難老人養老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不斷做實做細各項服務工作,成功讓這些老人在幸福大院安享晚年。近日,記者來到哈尼喀塔木鄉幸福大院,活動室裡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正和老人們跳著歡快的民族舞蹈。老人艾海提·買買提告訴記者,在這裡大家吃得好、穿得暖,每天還有娛樂活動,生活過得既充實又幸福。哈尼喀塔木鄉烏尊村村民艾海提·買買提說:「我以前一個人在家吃住不太方便,在鄉政府的安排下我住進了幸福大院,來這邊以後,日子過的很有趣,吃住根本不用發愁,大院裡還有護理人員。
  • 盤州104歲老人陳孟琴的幸福生活
    104歲還能吃能睡,還堅持自己做菜做飯,獨立生活,兒孫們都為有這樣的長輩高興……這就是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陳孟琴老人的幸福生活。因為喜歡吃較硬的飯,雖已100歲高齡,老人仍堅持自己做菜做飯,偶爾還會幫助兒孫們幹點極簡單輕鬆的農活。除了眼睛和耳朵不好使,老人依然思維敏捷,口齒清楚,能聽懂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老人的記性特好,哪個孫子重孫是哪家的,一到面前都能認出來。
  • 一支幸福的舞|跳給幸福的人
    唐這兩天特別冷刺骨的寒冷越累反而越睡不著我看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少耳邊的音樂也越來越細膩溫和離演出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薄霧漸漸散落一地最終欣喜若狂,最終回歸靜謐在朋友圈裡看到了朋友剛剛的這個分享在變幻的生命裡誰又是誰的誰我愛看秋天的海風穿越我指尖穿越沙吹向你的方向我是故事裡的人你是故事裡的人嗎最喜歡開始的感覺靜靜的拉開帘子收拾屋子 是每天的必修課程這個時間裡我會允許自己的靈魂擺渡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