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頓幸福餐,不超五元錢~「新時代文明實踐」裡探索「幸福食堂」,讓老人吃得飽、精神好

2021-02-16 濟寧新時代文明實踐
今年以來,秉持著「管飽肚子、豐富腦子」的設計思路,濟寧市全力推動建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可以說「遍地開花」。食堂既要讓老年人吃得好「肚子」飽,也要讓老年人精神好「腦袋」飽。「幸福食堂」面向本村60歲及以上居家老年人開放,基本任務是滿足有需要的老年人的一日三餐,目的和落腳點是以其為牽動、以老年人一日三餐為切入點,聚焦老年人需求,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項惠民利民政策在廣大農村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一天五塊管三餐,天天換著花樣吃,還可以跟老鄰居們拉拉呱、看看電視、打打牌,這樣的日子過著才舒心。」在汶上縣南站街道梁橋村「幸福食堂」內,88歲獨居老人任蘭英高興地說道。

為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在南站街道積極協調下,山東長恆信事務所集團籌集公益資金,推動南站街道在梁橋村試點建設了「幸福食堂」。9月26日,食堂正式開始試運營,總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目前已有本村和周邊村子的21位老人在食堂就餐。

「幸福食堂」為非盈利公益性質食堂,按照自願參與原則,採取街道幫助一點、村裡補貼一點、個人收取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四個一點」運營思路,專門為村內符合條件的孤寡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根據營養搭配飯菜,每天調換菜單,並將每日食材留樣保存,保證老人飲食健康可控。

南站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身柱介紹說,「在梁橋村探索設立『幸福食堂』,不僅是為了解決老年人的就餐問題,更是為鄰裡搭建守望相助的平臺。我們希望更多老年人通過在幸福食堂聚餐,加強溝通,增進感情,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真正的幸福生活。」

現如今,從街道到鄉鎮,濟寧市的「幸福食堂」正在「遍地開花」。而這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得益於今年年初,濟寧市委宣傳部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挖掘到曲阜市石門山鎮西焦溝村的老年人「幸福食堂」做法,經多方面徵求意見和充分論證評估,2020年4月15日,市文明辦印發《濟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計劃在全市試點建設100個「幸福食堂」,分階段、分步驟穩步實施。

記者了解到,濟寧在「幸福食堂」建設過程中,以不增加基層村負擔為前提,有效整合盤活現有場所,秉持「三個整合一不新建」原則,因村制宜,統籌推進。「三個整合一不新建」,即整合村內現有閒置場所、整合村委大院、整合村民閒置房屋,不提倡新建、拆建,最大限度降低建設成本,實現實用為民的目的。

同時,每個村的「幸福食堂」都堅持「自願參加、低門檻設置」的基本原則,讓村內老年人「想參盡參、能參盡參」。不搞「大鍋飯」、不搞「一刀切」,對有子女的60歲以上老年人、願意來「幸福食堂」吃飯的,每人每天三餐共收取不超過5元錢費用;結合精準扶貧,提倡對無子女的鰥寡老人、貧困戶老人不收取費用。

截至今年9月底,濟寧全市各縣市區申報建設「幸福食堂」129家,建成117家,運行90家,通過一日三餐餐前餐後和節假日文明實踐活動開展,惠及全市2000餘位老年人用餐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

來源:齊魯晚報·今日運河

相關焦點

  • 仙桃首家鄉村幸福食堂開夥了!這個村子的老人好幸福!!!
    9月28日中午,仙桃市郭河鎮楊洲村村委大院旁的一處農房裡,飯菜飄香,一派火熱景象:30多位老人將10張方桌坐得滿滿當當,盡情享受著可口的飯菜,不時傳來歡聲笑語。房間內,空調、電扇、消毒櫃等設施一應俱全。「自從村裡開了這家『幸福食堂』,我就不用自己做飯了,兒女們在外面也能安心工作。」80歲的五組村民胡國斌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
  • 「幸福餐桌」飄來幸福味道
    西鋪頭村的「幸福餐桌」是文登探索「不離家、不離群、不離親」養老模式的一個縮影。  去年6月,文登在張家產鎮鄉村振興西洋參片區開始試點「幸福餐桌」,由瑞雲祥康養中心統一做餐,為顧家、因寺橋、南崖子等9個自然村提供送餐服務。
  • 路河鎮:新風新俗潤鄉村 幸福食堂暖人心
    為大力弘揚孝善敬老風尚,11月29日,李瓦房村、田營村、劉老家村和劉墳村的「幸福大食堂」正式「開席」,再次在全鎮掀起孝善敬老的熱潮。在李瓦房村,依託閒置房屋開展「幸福大食堂」活動,是該村的一大亮點。通過整合,李瓦房村在該處小院內分別設有幸福大食堂老人就餐室、管理辦公室、接待室、志願者之家和老年人活動室等,將理論政策學習、移風易俗宣傳、文體活動等均納入其中,成為群眾開展活動的「主陣地」。在劉老家村,村民和志願者們齊上陣,為老人們舉辦了一場豐盛熱鬧的餃子宴,把各種餡的餃子擺放的整整齊齊,讓餃子既好吃又好看,同時為老人開展義診和義務理髮活動。
  • 文明實踐看沂蒙 | 臨沭石門鎮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新時代文明實踐是什麼,究竟怎麼搞,剛開始大官莊村"兩委"幹部也不知道。支部書記陳壽民說:"這些年,咱村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想兒子想的幾乎哭瞎眼,留守兒童更缺少父母陪伴;村裡沒有錢,想幹事都幹不起來。我們要搞實踐活動,就要解決這些問題。"後來他們商量決定,通過春節搞"'喊你回家過年'一封信"新時代實踐活動,召喚遠在他鄉能人回村召開"諸葛亮"會,共謀發展大計。
  • 三菜一湯只要2元!南昌真的有這麼個地方!
    在安義縣萬埠鎮萬坪村梘溪村小組有一個「幸福大食堂」,70歲以上的老人吃飯每餐只要2元錢,夥食標準三菜一湯,而每餐實際價值至少25元。3月27日上午,記者在萬坪村的「幸福大食堂」看到,食堂的門口,幾名老人正悠閒地曬著太陽,而廚房的灶臺上卻是熱氣騰騰,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忙著準備午餐。「今天的菜是魚塊、豆泡燒肉和菜柳,另外還有一個湯。」
  • 忻州:一中學食堂飯價不合理、吃不飽、吃不上?官方回應了...
    來源:忻州隨手拍拍友反映:我家孩子在忻州七中上學了,以前吃飯是用飯卡,今年趕上疫情,學校說按一個月的收,上個月收了230,這個月上了一個星期就收了200,不知道這是什麼標準孩子說飯也吃不飽,連菜都沒,一個星期給吃一次雞腿,結果有好幾次她們這個班下去了就沒了,人家食堂的人說沒了就不用吃了。為什麼掏一樣的錢不給?每天早上就是餅子,包子,中午是米飯、涮粉,能花了那麼多錢嗎?忻府區教科局回覆:您好,我局調查情況如下:一、關於飯費的問題。
  • 有葷有素,老人擺自助小攤,每頓2元錢,虧本賣了50年
    但沒過多久她就發現,碼頭工人收入微薄,吃不飽飯,甚至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善良的她,想起之前碼頭工人對自己的幫助,就主動提出把自家倉庫提供給工人住宿,好讓他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僅如此,看到了辛苦一天的他們吃不到一頓飽飯,她還在倉庫前搭了個屋棚,擺張大桌子,置辦好板凳,開始了她的愛心自助餐。
  • 「金剪刀」為您服務 ——千陽縣紅十字會正式啟用「金剪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並開展活動
    12月29日,千陽縣紅十字會正式啟用「金剪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並深入千陽縣婦幼保健院醫養結合部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一幕。十二月三日千陽縣紅十字會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揭牌以來,全會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學習如何更好的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潮,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的指導下,一是參加全省志願服務工作推進會,學習吃透省文明辦主任鮑貽勇講話精神;二是組織學習《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三是整合資源,聯合縣廣電臺,《今日千陽》,千湖之聲合唱團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匯演;四是依靠原有「博愛
  • 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原標題:農村幸福院打造老人幸福之家 在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新董村幸福院,40餘名70周歲以上的老人高高興興地吃著1元午餐,老人董俊然感嘆道,「早上,村書記董福星到鎮上超市買了菜和肉,給我們這些老人們準備了包子、炒菜還有菜湯。雖然我們年齡大了,但覺得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 【中盛幸福】臺灣基隆市前市長張通榮一行到山東幸福盛地參觀交流
    山東幸福盛地養老產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助理朱向華對山東幸福盛地醫養結合、醫療設施配備、專業護理團隊打造、老人房間設置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介紹,並帶領參觀了日照幸福護理院的康復理療室、各樓層服務中心以及在住老人的房間,張通榮對護理院完善的服務體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 小康生活十二時辰 | 「愛心廚房」為愛送餐,高齡獨居老人吃上「幸福飯」
    牆上掛著老人的笑臉照片,看著就有滿滿的幸福感。白斬雞、豇豆、百葉絲炒肉 …… 飯菜色香味俱全,非常誘人。每天中午,工作人員將飯菜裝進飯盒,用塑料蓋密封,隨後再裝進藍色保溫箱,進行配送。最快 9 分鐘,最慢 40 分鐘,這些飯菜就將被送至街道高齡、失能、獨居老人家中。
  • 日間照料暖人心 幸福院裡話幸福
    考慮到青壯年外出務工和早出晚歸勞作、老年人中午吃住不便問題,採取黨員或幹部輪崗、僱傭大廚專崗等辦法,每天為老人提供一頓健康快捷的午餐,餐後為他們安排乾淨整潔的休息室進行午休,極大方便了老人們的用餐休息。二是娛樂設施突出全面。
  • 文明實踐 | 巧手做桃酥 共敘鄰裡情
    6月2日上午,威海市環翠區孫家疃街道伴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華益社工志願者開展了「手作愛心桃酥 和諧鄰裡情」活動,吸引了社區工作人員、轄區居民等20餘人參加。一大早,居民們早早來到社區食堂內,幫助志願者們分發材料。9點活動正式開始,華益社工志願者張瑞娟講解桃酥的製作步驟,居民們對製作桃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幸福之家|精神愉悅才是真正的幸福
    這些老人看似「荒唐」的舉動背後,凸顯出養老尤其是精神養老,越來越成為影響老人晚年生活幸福的一大問題。老人之所以會難以忍受獨居帶來的寂寞,一來在於他們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對缺乏,只能從子女身上尋找精神慰藉,二來在於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對於老人的精神養老關注得不夠,覺得讓老人吃得好住得好就可以了。
  • 【新時代文明實踐】好熱鬧!江西各地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迎新春
    冬日陽光正好,前來理髮的老人三兩成群。志願者組織大家有序的排隊進行理髮,大家一起說說笑笑。今年七十多歲的謝林新老人笑著說:「鍾家山社區對我們這些老人太照顧了,每個月都會定期為我們理髮,都不用再去理髮店了,真的太感謝社區啦。」理髮志願者認真地聽取老人對髮型的要求,對待每位老人都非常有耐心,在理髮過程中親切地和他們交流,理出老人們滿意的髮型。志願者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老人的一致稱讚。
  • 膠北律家莊幸福院內80歲老人及小學生可免費就餐
    據了解,律家莊新幸福院啟用,裡面功能設施齊備,村裡的單身漢、殘疾人、80歲及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免費午餐,平時還能在此打打牌,聊聊天。食堂食材的採購、飯菜的製作都由專人負責,保證老人們吃得順心可口。
  • 96歲奶奶擺攤賣自助,每頓2元,虧本賣了55年只為…
    但沒過多久她就發現,碼頭工人收入微薄,吃不飽飯,甚至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善良的她,想起之前碼頭工人對自己的幫助,就主動提出把自家倉庫提供給工人住宿,好讓他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僅如此,看到了辛苦一天的他們吃不到一頓飽飯,她還在倉庫前搭了個屋棚,擺張大桌子,置辦好板凳,開始了她的愛心自助餐。
  • 8塊5學生餐扣5塊,總務主任貪汙131萬:學生牙縫中摳錢的人還有良心嗎?
    先看一張圖,這是無錫江陰某實驗小學食堂,學生吃飯時拍攝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午餐吃的是米飯配菜,菜都有哪些呢?蘿蔔、白菜、冬瓜、海帶絲···清水稀湯,外加一根火腿腸。這是學生們每天8塊5的夥食費(僅一頓午餐),被剋扣5元之後,所吃的食材。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該校總務主任就靠著從學生牙縫中摳錢,共計1317800元。
  • 日本「最會省錢」的媳婦,每餐只花200日元,照樣能夠吃得精緻!
    在這個人人豐衣足食的時代裡,相信沒幾戶人家的主婦需要經歷無米炊的考驗。但是,也不是每個家庭都不用為柴火油鹽而發愁的。打開今天的ins,被日本一位普通主婦PO的一日三餐震撼了,因為她曬出的每一餐都只花了不到20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2元)。在這個拜金思想橫行的年代裡,這樣會省錢的媳婦,真的難能可貴。
  • 減人情負擔 過文明新年 | 愛園鎮:人情減負成風尚 家家爭做文明戶
    2月3日,泗陽縣愛園鎮唐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群眾們談起鎮裡舉辦的「減人情負擔 過文明新年」系列活動,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為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 讓「人情減負」新風尚更加深入人心,唐圩村結合實際,通過組織開展「減人情負擔 過文明新年」活動,並藉助活動表彰評選產生的文明家庭和五美家庭作,在全村形成向上向好的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