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忻州隨手拍
拍友反映:
我家孩子在忻州七中上學了,以前吃飯是用飯卡,今年趕上疫情,學校說按一個月的收,上個月收了230,這個月上了一個星期就收了200,不知道這是什麼標準?孩子說飯也吃不飽,連菜都沒,一個星期給吃一次雞腿,結果有好幾次她們這個班下去了就沒了,人家食堂的人說沒了就不用吃了。為什麼掏一樣的錢不給?每天早上就是餅子,包子,中午是米飯、涮粉,能花了那麼多錢嗎?忻府區教科局回覆:
您好,我局調查情況如下:
一、關於飯費的問題。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學校實行錯峰就餐,為節省時間加快打飯速度,食堂採取了份飯制。因此,飯費統一標準:早餐3.5元,午餐7元,晚餐5.5元,一日三餐共計16元(其中包括餐盒、筷子費1.6元)。
飯費每月按預算一次收取,長退短補。7月份按18日放假預收200元。七年級吃10天,其中3次晚餐未吃,每人本月共吃143.5元,結餘56.5元;八、九年級吃14天,其中1次午餐3次晚餐未吃,每人本月共吃200.5元,欠0.5元。
二、關於沒吃飽的問題。
食堂份飯按照普通學生飯量標準發放,對於飯量大、沒吃飽的學生,食堂規定可以再到打飯窗口免費領取。因此不存在沒吃飽的問題。
三、關於吃不上的問題。
食堂實行份飯制,每餐按人數備餐裝盒,人人有份,並有富餘。因此,早到的領了餐,晚到的也同樣有餐,不會出現吃不上的問題。
四、關於飯菜品種的問題。
由於市場監督管理局規定,學校食堂不準銷售涼菜,早晚飯有稀飯、蛋湯、八寶粥、豆漿、包子、餡餅、烤餅、烤腸、米線等。午飯每天換一個菜品,由於使用盒飯,主食以米飯、饅頭、餅子為主。飯菜品種比較豐富。
修復 | 研判 | 預警| 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