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不仔細,
學科專業知識不過硬,
都不敢在食堂吃飯了。
這兩天,
中國農業大學一位大學生寫給校長的電子郵件火了!
「足絲蟻屍體,我已採集,若不服,可來辯」。
誰當年還沒給校長信箱寫過一兩封信,
我們怎麼沒火?
先來看看這封信:
學渣們也就只能透過圍觀感受下氣息和獻上膝蓋了。
@阿依土鱉六公主:唉有文化就是好 ,要是我寫信,只會寫「校長您好!臥槽,我吃菠蘿飯吃出來個螞蟻」
@紀良orz:這強大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素養著實令人佩服……雙擊666,老鐵沒毛病
@琚玦:真學霸在下佩服,明日哦不今日的昆蟲學一定好好聽課
厲害了!
一個真正的吃貨+學霸,
永遠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
(小編當年在食堂吃到的,都是統稱為「蟲子」的……)
有過吃蟲經歷的小編表示:
該郵件截圖顯示,3月20日,該趙姓同學在學校食堂吃飯時,發現一隻蟲子。反感之餘,他寫信將此事反映給了校長。
他本人是該校植物保護學院的本科生。郵件則體現了他的專業知識。
他在郵件中寫道,「我還以為是蠼螋(qú sōu),但當我定睛一看,才發現是足絲蟻(她和螞蟻、白蟻不是一回事)。足絲蟻是昆蟲綱紡足目所有昆蟲的總稱……在我國僅記錄有一科2屬6種,多分布於南方,在北京,從來沒有被記錄有野生分布。因此,這蟲子是跟著菠蘿從產地來到了北京。」
重點是,在北京,它從沒被記錄有野生分布!(這好像是個大問題~)
「而根據那足絲蟻的死相來看,它是因為在蒸菠蘿飯的過程中受熱後亂爬,然後爬上了飯的表面,最後命隕(殞)蒸屜。」(這分析有理有據~)
「那麼問題來了,食堂給我吃的菠蘿飯所用的菠蘿皮難道都不洗一洗?如果一洗,這蟲子早就被洗走了。」
他還附上「事發現場圖」,
為證明自身理論的可信度,趙同學還專程發布微博表示,此事均是如實描述,未有半點虛假。「若有不服,可來辯」。
迷妹迷弟們紛紛拜倒!
而作為校方也在22日回復了這位學霸君,回復得也很有愛啊!還順帶科普了一下足絲蟻在我國發現的有8種啦!
小編注意到,這位質疑食堂衛生問題的趙同學還是該校昆蟲愛好者協會的會長。
不僅如此,生活中,這位小哥哥也特別喜歡觀察花花草草和各種動植物。
一個行走的植物識別器,居家旅行必備之良品。↓↓↓
趙同學微博叫「翦翳翎」,對,一個對文化水平要求極高的非常不友好的名字。來,跟我一起念,jian yi ling。
最後小編說:
有文化,是好事!
食品安全要重視!
這個「鍋」還真得食堂背了
甙類是一種有機物,對人的皮膚、口腔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吃未經處理的生菠蘿後口腔覺得發癢、發麻,但對健康尚無直接危害。
5—羥色胺是一種含氮的有機物,有使血管強烈收縮和使血壓升高的作用。每100克果汁中含2.5—3.5毫克。多吃後直接的反應就是頭痛。
菠蘿蛋白酶是一種蛋白質水解酶(異性蛋白)。菠蘿中的少量菠蘿蛋白酶吃到胃裡後就被胃液分解破壞。
但是,有少數人對這種酶有過敏反應。吃後15分鐘到1小時左右出現劇烈腹痛、噁心、嘔吐、腹瀉,四肢潮紅、蕁麻疹,頭痛、頭暈、口舌發麻等症狀。嚴重的還會發生呼吸困難、神志模糊、休克,危及生命。
所以,
鮮菠蘿最好不要直接食用。
正確的方法是:
將菠蘿切塊,
然後浸在鹽水中半小時後食用。
一來可去除以上三種危險物質,
二來增加口感,酸酸甜甜的更加爽口喲!
愛吃菠蘿的朋友千萬別忘了~
文字/編輯:朱亞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