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挖到的「寶」——記阿城區金城街道昌平社區卡點值守志願者孫佳

2021-02-26 阿城發布

孫佳,萬博小區「頂尖造型」髮廊老闆,亞溝街道全店村一名普通村民,用他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譜寫了一曲不平凡的值守之歌。

「拼命三郎」,這是河東街市場社區戰友們的親切稱呼。戰疫初期,從1月27日至3月22日孫佳一直以志願者的身份戰鬥在抗疫一線,宣傳防疫、樓道消殺、隔離值守、重點排查、幫隔離人員購買生活必需品、倒垃圾等,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無畏的身影,尤其時常請戰連夜堅守卡點的情形刻進了所有戰友的心裡,他們親切地叫他「拼命三郎」。在市場社區值守的空檔,他還穿插在戶口所在地亞溝全店村和居住地金都街誠信社區的萬博小區做臨時志願者,參與抗擊疫情。由於表現突出,在亞溝全店村申請入黨的人員庫裡,他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光榮的入黨積極分子。

「複製之王」,這是金城街昌平社區戰友們的貼切評語。4月14日,阿城區疫情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孫佳作為區婦聯女企業家協會、區總工會的一名志願者,再一次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疫中。開戰不到三天,河東街市場社區的書記就要找他回去,由於工作已經開始,為了不打亂布局,他留了下來。聽志願者隊伍負責人王冬梅大姐說,區裡鼓勵復工復產時,他的髮廊是可以開業的,但是他卻放棄了這個掙錢的機會,毅然決然參加了抗疫志願服務團隊。他把自己複製成「三個人」,每天輪流在3個卡點值守,從早上8點到夜晚10點,每天志願服務長達14個小時,分別是8:00-12:00在金城街昌平社區卡點值守,12:00-17:00在舍利街的經濟適用房卡點值守,18:00-22:00在金都街長安小區的紅星美凱龍卡點值守。他說,1天值守3個小時白瞎了,反正都是一天,排得滿滿蹬蹬的特別充實。原來他把開發廊的時間效益等價到了卡點值守上。昌平社區一致認為這個「複製之王」是他們在戰疫中挖到的「寶」。在他的影響下,志願者團隊裡像洪梅、邱娟等人都分別一天值2個班。

「行善使者」,這是阿城區所有志願者對他的最高評價。在過百天的疫情防控狙擊戰中他從未缺席,不僅堅持在各卡點值守,引導居民掃描、測溫、戴口罩,嚴格禁止外來車輛、人員進入小區和人員聚集、聚餐等,有效控制傳染源,他還向巾幗志願者團隊捐贈了一次性手套30包,每包50副,拱形防護口罩30個,向河東街道捐贈了熱帖100個等防疫防寒物資。他用自己簡單的方式和微薄的力量在平凡中譜寫戰「疫」之歌。

孫佳作為千千萬萬志願者中一員,志願服務的理念早已紮根在他心裡,開枝散葉。這正是志願服務團隊成立的初衷,他們不是只對疫情防控工作志願服務,而是要積極參與所有需要服務的項目,讓每顆「志願之星」燃起燎原之勢,將愛心手遞手傳遞下去,意義使然,使命使然!(供稿人:代梅)

相關焦點

  • 戰「疫」先鋒|夙夜堅守只為護一方平安——蒲鞋市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葉光山的戰「疫」記事
    為了讓統計員可以在數據匯總中全面清晰的掌握數據動態,葉光山結合橫河社區的實際情況,親自製表,多方核證,才讓負責後勤的統計員套入使用。這個清晰好用的表格大大提高了社區數據統計的工作效率,減輕了統計人員的工作壓力。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一個月來,葉光山更是以橫河社區為家,走遍轄區每一個角落。不論是在雙井頭馬路菜場,還是橫河北新村、橫河南新村,你都能隨時見到他的身影。
  • 身在異鄉不為客,遇到戰「疫」不容辭— —記小港街道楓林社區融合組織副會長王麗娜
    疫情爆發之後,小港街道楓林社區融合性社區組織中的「楓之安」保護團隊第一時間就參與到一線的防控工作中,該組織副會長王麗娜和「楓之安」團隊的小夥伴們從年二十九接到上級任務到現在一直值守在崗位上,協助社區開展宣傳、引導、排查等志願服務。
  • 【組工文匯】小馮社區戰「疫」記
    2月21日,一場大雪不期而至,但所有社工們依舊在雪中堅持站崗、排查人員,短短一個小時,棉衣打溼了,鞋襪浸溼了,口罩洇溼了,大家也只是回到辦公室用暖氣簡單烘烤一下,很快又堅定地奔赴值守崗位。看到大家滿身疲憊仍奮不顧身的背影,那一瞬間,小馮的心好像被狠狠揪了一下,胸口處的酸脹告訴小馮,她要把這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故事寫出來、傳出去,鼓舞更多的人。
  • 水務人在行動丨戰「疫」一線有位「精力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廣大志願者挺身而出、忘我付出他們活躍在街道、社區……在水務戰「疫」隊伍中有一位「精力過剩」的90後小夥自發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戰「疫」貢獻志願力量▼▼朱文輝是市湯遜湖泵站管理處的一名工作人員。
  • 【疫情防控】船營區287個卡點有序撤離
    6月7日,隨著吉林市城區疫情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船營區287個疫情防控監測卡點有序撤離
  • 老兵戰「疫」——牛心鎮牛鮮村退伍軍人林春吉
    疫情發生以來,66歲的退役軍人林春吉始終衝鋒在前,積極投入戰「疫」,始終奮戰在防控一線,織密防控網絡,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莊嚴承諾。退伍不褪色,爭當抗疫逆行者。在疫情防控通知後,林春吉就帶領全村黨員志願者投入戰疫,堅守卡口、入戶登記、宣傳防控知識,解決群眾需求,每一天都在抗疫一線忙碌著。
  • 在一線丨在這場同心戰「疫」裡,長風街道中江小區上演了這些暖心故事
    總有些溫暖不期而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長風新村街道中江小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堅守在一線,同心協力用一個個實際行動戰「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始料未及,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中江居委會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加強宣傳,叮囑每一位居民都要做好自我防護,要求居民們如果要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
  • 暖心奶茶送抗「疫」戰士 暖身又暖心
    社區工作人員大聲招呼著值守在下花園區新花園社區各個小區卡點的志願者。  2月2日一大早,新花園社區的工作人員忙前忙後,不一會20多杯熱騰騰的奶茶就新鮮出爐了。大家帶著一杯杯愛心奶茶將它們送到每一位堅守的志願者手中。
  • 吃飽肚子打好「仗」—------記幸福社區居家服務志願者許秀雲
    在小區樓下值守的社區工作人員李瓊紅吃過午飯,在樓棟志願者群中為許阿姨的好手藝點讚。許阿姨在群中回復,「小丫頭儘管吃,阿姨家的飯管夠,吃飽肚子好打仗」許秀雲阿姨是克拉瑪依區崑崙路街道幸福社區的熱心居民。她性格熱情大方,燒的一手好菜鄰裡皆知。
  • 湯頭派出所戰「疫」警事
    正月初三河東公安吹響了戰「疫」集結號
  • 【校園動態•第四十六期】當戰「疫」的號角吹響——蓮小教師志願者抗「疫」紀實
    1月5日瀋陽市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即將開始,社區告急,急需志願者,區教育局號召廣大教師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號角吹響,戰必有我,在王濤校長發布志願者徵集信息後,尚琦書記首先請纓,主任袁紅、範雷緊隨其後,黨員教師徐丹、青年教師李佳堃、孟鑫積極響應,不到一個小時就組建了一支六人的志願者隊伍。作為第一梯隊他們第一時間奔赴東大營西社區和農大社區進行支援。
  • 南京市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共抗疫情,街道企業在行動!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抗「疫」黨員先鋒隊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挹江門街道的江蘇中博通信有限公司,是街道轄區首批批准復工的企業。復工後,中博通信在落實好企業防控方案、物資保障的同時,還在公司發布志願黨員招募令,組成了抗「疫」黨員先鋒隊,主動參與到街道防疫阻擊戰中來!參與的志願者有部門負責人,有新入職的員工,也有業務骨幹。連日來,志願者們眾志成城,駐點挹江門街道老舊小區,不畏嚴寒,堅守疫情防疫點。此外,他們還協助察哈爾社區草擬了《無物管小區培訓綱要》,他們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體現了國企擔當!
  • 天寒降溫 通州區潞源街道志願者為醫護人員送去暖心紅糖薑茶
    近期氣溫驟降,寒氣襲人,通州區潞源街道「戰『疫』青春號」志願服務隊的7名隊員帶著14個「暖心」壺,為西集社區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們送來了紅糖薑茶,驅寒送暖,衝去疲乏。據悉,自1月5日開始,街道正式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西集社區衛生院的17名醫務人員負責為轄區居民進行接種。
  • 【社區典型】戰「疫」線上,準媽媽申請入黨 ---記軍秀園社區網格員遲佳
    2月27日,軍秀園社區黨委收到了第三網格網格員遲佳的入黨申請書。她在入黨申請書中這樣寫道:「敬愛的黨組織:在軍秀園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黨有所召,我必有應』已經成為響亮的戰鬥號角,廣大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 戰「疫」中的百變金剛
    為了給幹部職工購買口罩,1月23日一大早,萬泉跑了十幾家藥店,打了二十多通電話,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到足量口罩。拿到口罩後他又立刻協調發放,確保幹部職工防護用品領取到位。接下來的幾天,萬泉又想方設法購買到消毒水、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物資,解除一線防疫人員防護物資短缺的後顧之憂。
  • 戰「疫」中靚麗的青春風景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形式依然嚴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我們身邊多了許多可愛的人
  • ​見「疫」勇為 守護家園 | 汕頭鄉村志願者點亮戰「疫」逆行路(內附視頻)
    在這個春天,↑ 協助17個卡點執勤防疫情↓ 出動2部宣傳車進行防疫宣傳
  • 身在「e」鄉不為客,遇到戰「疫」不容辭— —小港街道楓林社區融合組織副會長王麗娜
    楓林社區融合性社區組織「楓之安」保護團隊為抗擊疫情,在第一時間就參與到一線的防控工作中,該組織副會長王麗娜和她團隊的小夥伴們從年二十九接到上級任務到現在,就永不缺席地值守在崗位上,協助社區開展宣傳、引導、排查等志願服務。
  • 【抗疫記事(35)】 劉定成:「南徵北戰」抗疫路
    就這樣,2月8日,劉定成又轉戰到了五條路社區,開啟了他的「南徵北戰」的第三戰。五條路社區是宜城市區的北大門,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開放式社區。範圍大、戰線長、「雙報到」黨員幹部少、防控難度大、任務特別重。劉定成值守的卡口管理著2個居民小組和1個小區,剛開始的時候只有6個人:3個社區幹部和3個「雙報到」人員。
  • 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宜興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吹響全市黨員幹部集結號,廣大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更是戰鬥在第一線、衝鋒在最前沿,以「帶頭幹、跟我上」的擔當精神全面激發非常時期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芳橋街道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