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所謂家祭,顧名思義就是在家祭奠先人。今天是清明節,也是家祭的時候。一大早,父親帶著母親去了醫院打降血壓的吊針,母親臨出門再三交代我要買好祭品,祭奠先人。
從潮汕到廣州,距離是三百多公裡,從2000年到2013年,時間相隔13年。儘管時空阻隔,母親在傳統的時年八節一直保留著家祭的習慣。只是,今年她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親自操勞,只好囑咐我幫她辦好這件事。
節日的市場,人山人海。我在擁擠的人群裡備辦祭品,有點焦頭爛額的感覺。雞肉、魚肉、豬肉是必不可少的,買全雞的時候要先交代賣雞人:「買的是拜祖的雞。」然後賣雞人才不會將雞直接開膛破肚,而是從雞屁股下刀,將雞內臟掏空。小小的細節,體現著後人敬祖的一片誠心。白豆乾、水果、長壽麵、酒水等,湊成了一桌祭品。最後,不忘到銀紙鋪買一疊冥幣,燒給先人。
路過鮮花店,自作主張地買了一束百合,回家供在祖先神位前。點起蠟燭,燃起清香,然後在燭光搖曳之中,虔誠跪下。在跪下的時候,發現一旦有所敬畏,人其實很卑微。於是,一顆在現代都市浮蕩的心不由沉靜下來。心湖澄清,一縷神思也如那亭亭玉立的蓮花,悄然盛開。
焚香之後要禱告,不外是祈求家人身體健康,出入平安。
跪在祖先神位前,有點誠惶誠恐的感覺,似乎列祖列宗沒有走遠,都在嫋嫋的香菸裡嚴厲地看著我。
從小到大,一直跟著母親到廟裡去拜神,也相信冥冥之中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看著我,所以一直循規蹈矩地走好自己的路。在路上,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也從未畏縮過,因為相信冥冥之中,列祖列宗都在保佑。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朝的時候,面對異族入侵,家國飄零,詩人陸遊心掛的是「中原北定」,希望自己死後後輩子孫在家祭的時候能夠把收復失地的消息告訴他。時間來到現代,我想,祖先有靈,大概耽掛的應該是後輩子孫在外的發展情況吧!
清明節,按照老家的習俗要上山為先人掃墓,只是遊子人在他鄉,未能在祖宗墳前剷除雜草,重整墳臺,為碑刻上漆,再掛上紅白兩色冥紙,只能在雲山腳下,遙望家園,燃起清香,禱告祖先在天之靈:遊子人在他鄉,一切都好!
本文摘選自《故鄉是潮汕》 黃劍豐著
如果您喜歡以上內容,請購買原版《故鄉是潮汕》!
訂購方式:
1.訂購微信號:15920123554
2.訂購QQ:361202416
售 價:45元/本(包郵)
康唯潔洗衣片,採用德國納米深層去汙技術,衣物潔淨亮彩留香。康唯潔健康環保洗滌火熱招商中,誠邀代理加盟。
溫馨提示:如果你喜愛潮劇,請關注「環球潮人潮劇票友會(微信號:hqcrcjpyh)」 ,那裡有你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