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窗床」,你沒聽說過吧,或許已經忘了吧。它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潮汕農村常見的一種家具。
「貓窗床」是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潮汕口語中「床」有時指桌子。如「飯桌」也叫做「飯床」。「貓窗床」肯定與貓有關,是的,其構造是為了阻止饞貓偷食家中的魚菜。
「貓窗床」最為獨特的設計是桌面之下設有儲物櫃,儲物櫃是半開放型的。所謂半開放型,是指櫃壁的設計如窗狀,半是留空半窗欄。留空是為了通風透氣,保持食物新鮮;窗欄是為了阻止家貓的偷食行動,貓兒只能隔著窗欄窺鮮魚,饞死了!
其實,饞的不止是貓,還有家中的屁小孩。奶奶說:「大家一看到家中『有鹹』,就項長項短!」小孩子不太能自控,偷食過多的魚腥會鬧肚子的,故「貓窗床」的櫃門還需要再加上一把鎖。
可是,「貓窗床」難住了貓,卻難不住小孩。我放學或是幫忙幹活回來,肚子餓得要命,如果大人不在家,我就貼近「貓窗床」的窗縫搜索,窺視有沒有好吃的。如有,我尋得一根鉤子,扣住盆沿,小心勾到欄邊,然後用筷子夾出一塊肉或是一段魚,送給漉漉的飢腸。然後頂住無盡的誘惑,將菜盆推回到原先的位置,偷吃被發現是要挨揍的。在生活拮据的日子裡,這些食物是一家人餐桌上歡樂之所在,你不能破壞。
時光如水流淌,「貓窗床」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說起「貓窗床」,是否引起你對過往生活的回憶,溫馨的、傷感的、啼笑皆非的,畢竟,它是潮人曾經共同的物象記憶,伴隨大家從艱辛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