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已待過兩次病床,第一次開刀兩小時,住院兩個星期,第二次開刀八個小時,住院只要五天。兩次住院都把我搞的半死不活的。我人瘦,躺在床上,骨頭咯人。時間長了,渾身不舒服。怎麼個不舒服?睡覺都不能正常了,有時候要吃安眠藥。不好意思讓母親給我按摩肌肉,於是只能靠和病友聊天或者玩微信打發時間。每每到了晚上,自己入睡已經非常困難了,病友的呼嚕聲又給我增加很多困擾。只能白天補覺,也是小眯一會。痛苦的時光顛倒!一切定力在病痛面前顯的那麼弱小,根本無法安心的看書,甚至看場電影都覺得累。在病床上,瘦弱的我根本沒有肉做鋪墊,再加上多年的腰疾,於是躺一會就想翻身,側一會又想坐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生病了,胃口自然不好,再加上牙不好,那麼吃什麼就會成為一個難題。難題只能自己解決,好在有外賣。通過圖片來點餐是個不錯的選擇。其實生病期間,家人做的菜即使非常好吃,但如果病人不愛吃這種食物,做的再好也是白搭。舉個例子,我只想喝粥,你硬是燒一堆菜加上米飯,哪來的胃口呢?再加上一個胃不好的客觀現實,於是自能更加的反感起來。
住院期間,每天的必修課是打吊針!然後就是看瓶子裡面什麼時候會空?感覺是輪迴!生命的意義似乎和瓶子有了聯繫,莫名其妙的煩躁也會來。怎麼辦?也許最後走的時候你還要和瓶子綁在一起!刮骨療傷的痛沒感受過,但撕心裂肺的痛已經嘗過太多次,不敢回味,因為確實很疼。當年的疼似乎讓我心理都留下了一絲陰影,唯一的好處是可以作為酒桌上的談資。寫到這,魯迅先生的文章段落也會浮現。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學素質和魯迅脫不了聯繫,他的文章當然讓我很茫然,其實是時代相隔太久造成的。
很多人在你病前和病中根本不會打理你,等你病好後,他的關心就來了。這種關心無關痛癢,也權當成一種問候吧。善意的問候還是虛情假意的問候?自己去揣摩。很多人也不願意別人見到他的痛苦,畢竟痛苦有時候會傳染。自己過的不開心,那就默默的隱藏自己。這是一種悲慘嗎?其實悲從何來?又會往哪裡去?心!人生的終極問題是如何面對死亡?過早的面對病痛會讓自己思考很多,這也許就是人生的閱歷。這種閱歷多了之後,人或許會慢慢變的消極。周而復始,很多人便抑鬱了。有生之年,先練就強大的心理吧!好事多磨,聽說股市很能磨人,是不是該試一試了?但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閱讀,借鑑前人的智慧,努力讓自己變的睿智。2021年,加油恢復身體,也多看看書,寫寫感悟!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修訂記錄
20201020 完成初稿;
20210128 修訂內容;
20210219 修訂內容;
值得您關注!
凡事物語:記下自己的衰老!
凡事物語:很多歌手走了,你聽過他們的歌嗎?
凡事物語—虛無相生!
凡事物語:傾聽的學問!
煩事感悟:當年拼命用卡,就是為了那些積分?
感謝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