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猛禽研究會
編者按:
每一次從飛起到降落,可能都是生命裡的最後一次。這是關於猛禽的內容裡,看到最為動容的一句話。
今晚 20:00,千聊直播間,邀請 臺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醫師將與大家分享關於臺灣猛禽救援的故事。(點擊閱讀原文,報名佔座)
王齡敏,中興大學獸醫系與獸醫所畢業,在野生動物救援與醫療領域工作已將近15年,曾服務與亞麻森特寵專科醫院、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護協會、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等。目前任職於社團法人臺灣猛禽研究會、擔任猛禽救傷站主任,主要為猛禽救傷復健與保育教育推廣。
臺灣猛禽研究會,創立於1994年,過去以猛禽研究調查和教育宣傳為主,2017年正式成立猛禽救傷站,由王齡敏獸醫師擔任救傷站主任,主要救援臺灣北部地區的猛禽,經過治療與復健後讓傷病猛禽有再度野放重生的機會。在救傷過程中,會發現許多猛禽的傷病原因是可以預防的,且聽王醫師娓娓道來……
以下內容源自公眾號:中國國家地理(公眾號:)
撰文/潘達
責任編輯/李攀 張婷 圖片編輯/吳敬
什麼鳥才能稱的上猛禽?
從狹義上來說,猛禽僅指隼形目(Falconiformes)的鳥,這一目中的鳥包括了常說的鷹、隼、鵟、雕、鷲、鳶等。
鷹隼類猛禽的身體構造和生活習性與別的鳥類涇渭分明。它們都是肉食性鳥類;嘴和爪銳利而彎曲,強壯有力,能夠抓取超過自身體重的動物;翅強善飛,俯衝時最高時速可達280公裡;頭骨的上眼眶擴大,視錐細胞異常發達,視網膜比人類要敏感4-8倍,在千米高空也能看清草叢裡潛藏的一隻老鼠。所有這些特徵,確實當得起一個「猛」字。
不過,「猛」並不一定意味著「大」,最小的猛禽紅腿小隼,體重僅50克,全長不超過16釐米。而且,所有種類的猛禽,其雌性成鳥的體型都要比雄鳥大。
國外對猛禽的態度?
1782年,美國首先把瀕臨滅絕的白頭海雕定為國鳥,並把它作為美國國徽的圖案。此後,不少國家競相效仿,現在已經有不少國家選定了自己的國鳥。
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選擇猛禽作為「國鳥」,在歐洲、中東、美洲的許多國家,猛禽還傲立於國旗或國徽上,也是王室或顯貴家族的徽記。
猛禽在中國的地位?
中國是盛產猛禽的國家,同時,猛禽在我國又是相當珍稀的鳥類。如今,我國所有種類的猛禽都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自古以來,猛禽跟中國人的關係就相當密切。新石器時代的許多陶器上都留下了鷹、隼的形象。《詩經》裡確認的猛禽就有35種之多,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中的「雎鳩」,就是一種叫做鶚(俗稱魚鷹)的猛禽(據李時珍《本草綱目》)。
到了唐代,欣賞、讚美猛禽達到了一個高峰。很多詩人都有歌詠猛禽的佳作傳世。猛禽的英武形象,正是唐人樂於馳騁邊關、建功立業志向的寫照。
唐代以後,欣賞猛禽的傳統在漢族文化中迅速地消退了,宋人似乎更喜愛富貴的錦雞和吉祥的仙鶴。但在漠北草原,猛禽的傳奇仍在繼續。在北方少數民族信奉的薩滿教創世神話中,鷹是參與創世的大神。
從遼至清,獵鷹「海東青」是名氣最大,也最具神秘色彩的猛禽。但是,海東青究竟是哪種猛禽,卻是一樁懸案。
搜索猛禽,很多的信息是【車】,說來有點諷刺,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關於猛禽的內容,我們做了簡單的盤點,希望有趣的靈魂能夠在這裡相聚,希望那些兢兢業業撰寫內容的人不被埋沒~
別忘了晚上,20:00 千聊直播間,聽王齡敏醫師講述 臺灣猛禽救傷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