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離任還不到一周之際,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突然解密了一份印太戰略機密文件。而這次解密違反慣例,提前了至少30年解密這種等級的文件。為何川普要提前解密這份文件?文件中美國又想用哪三招對付中國?
據報導稱,這份《美國印太戰略框架》,闡述了2018-2020年美國對中國、印度等國的戰略方針。白宮聲明,之所以選現在公布的意圖是向美國公民、盟友、夥伴展現美國對印太地區長期自由開放的承諾。但是外界都在猜測,川普之所以選擇在離任前公布,是為了留下所謂的「遺產」。
對此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美軍實施的「印太戰略」中,想要通過三招來圍堵對抗中國:一是在衝突中,不讓中國擁有在「第一島鏈」的制空權、制海權;第二,保衛第一島鏈國家和地區;第三,在第一島鏈以外所有領域取得主導地位。
為了圍堵亞洲大陸,美國搞了三條島鏈防線,第一島鏈線上有花彩列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臺島,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而美國的重點就是臺島。而在川普即將離任的最後關頭多次打出了這張「危險」的牌,先是聲明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訪臺,之後美國務卿蓬佩奧又宣布取消美臺之間來往的所有限制。
但是他的算盤打翻了,蓬佩奧所有行程被取消,克拉夫特也被取消訪臺。隨著中國軍艦、彈道飛彈的發展,美國島鏈封鎖陰謀早就不攻自破。
不僅如此,這份文件還提出要把印度作為主要防務夥伴,加速其崛起。在中印核心衝突中,美國要加大對印度的幫助和情報共享。外界早就推測,這次印度突然發起邊境衝突背後推手就是美國,趁中國處理疫情時,印度發起衝突幫助美國在西南牽制中國,而美國則呼籲西方國家把在中國的產業鏈移到印度,這樣美國和印度「雙贏」。但事實上,中國控制住了疫情並迅速恢復經濟,從中國移出產業鏈也是天方夜譚,印度和美國「雙輸」。
此外,文件中還提到加強和東協國家的聯繫,但實際上川普又是退出TPP,又是拒絕出席東協峰會。同時美國還意在傳播「美式民主價值」,但是國會大廈騷亂事件,將美式民主扒個精光。
總而言之,他們至少犯了三大錯誤:首先,美國奉行單邊霸權主義、冷戰思維、軍事對抗色彩濃厚,不僅威脅地區穩定和平,也與歷史潮流逆向而行。其次,美國認為和盟友是鐵板一塊,但是在美國優先政策下,美國不再讓盟友信任,這個所謂的圍堵不過是美國一廂情願罷了;最後美國選錯了對象,因為中國早已不是以前的中國。
精彩回顧
【輿摘】彈劾川普,受傷最深的是誰,最尷尬的會是誰,笑到最後又會是誰
【輿摘】美海軍最高指揮官頒布未來10年「領航計劃」,聲稱要保持對中俄海上優勢
【輿摘】1月10日「帶武器重返華盛頓,軍隊警力難抗衡」
【輿摘】美媒揭秘:為何美國副總統會在最後時刻「反叛」川普?
【輿摘】拜登正式當選,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美國國策大幅左轉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