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貨不只大陸有:臺灣環保公司負責人稱機車多是臺北霧霾禍首惹眾怒

2021-02-15 摩託公社

進入11月以來,全臺飽受霧霾之困,多地PM2.5濃度嚴重超標,民眾談「霾」色變。就是昨日發生的直升機在新北市泰山區清洗高壓電塔,不慎墜落而致駕駛員和操作員死亡的意外,也是因應PM2.5造成的急速汙染,才出動直升機執行清洗任務。在事故引發關注的同時,臺灣日漸嚴重的霧霾天氣再次走入公眾視野,更因一顆「震撼彈」攪起滿池漣漪。

昨日,一臺灣環保公司負責人投書臺灣《中國時報》,稱臺北市機車(摩託車)保有量太多,是PM2.5的「罪魁禍首」,臺北市捷運及公車網狀分布全市,加上廣設Ubike,如此方便的都市,機車並無存在的必要。文章經島內新聞門戶網站刊播後,引起廣泛討論。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多數人對該專家的言論不以為然,臺北人周先生常年往北京出差,他說得很直接,「叫停機車有用的話,你看北京也禁摩吧,那霧霾跟機車何幹?」

沒有機車,臺北會是健康城市?

我們先來看21日的一項最新調查,該調查顯示,大臺北地區(臺北、新北和基隆)PM2.5汙染量居全臺之冠,且直接影響桃園、新竹、苗慄地區,可以說,大臺北地區是島內PM2.5的「最大貢獻者」。

有鑑於此,臺灣環基環境永續公司董事長卓英仁22日投書臺灣《中國時報》,在這篇名為《假如臺北沒有機車》的文章中,他指出,霧霾近年來成為健康殺手之一,臺北機車數量約100萬輛,若再加上新北市的機車汙染量,一年可達25萬噸二氧化碳充斥在臺北盆地。臺北市捷運及公車網狀分布全市,加上廣設Ubike,如此方便的都市,機車並無存在的必要。

卓英仁稱,走遍全世界大都市,很少有像臺北市密度這麼高的機車,臺北是盆地地形,一旦氣流停滯,汙染物不易擴散,便容易像北京般灰濛濛。有人認為騎機車是弱勢市民,好像也不通,每部機車都好幾萬元新臺幣。除了貪圖個人方便外,找不到其他理由。

對於沒有機車的臺北,卓英仁還描繪了一番,「臺北的空氣及空間,沒有PM2.5的威脅,沒有噪音的汙染,上班時間只有快走的上班族,只有急駛的自行車,假日時更寬廣的街道,讓我們可以悠閒地散步,這將會是一個健康的城市,不只擁有小確幸。」

叫停機車?這是要懲罰窮人吧!

該文章以「名家觀點」的名義昨日在臺媒廣為轉載,引發民眾反彈。在臺北工作的陳小姐告訴導報記者,她從臺南來,租住臺北,平日出行交通工具就是機車,機車對她來講「簡直太重要了」,因為停車很方便,關鍵是機動性高,可以直接到達,雖然捷運跟公車很發達,但會繞路,「這個名家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是要懲罰窮人吧」。

而根據臺灣「環保署」委託臺灣成功大學環工系教授吳義林調查全臺PM2.5汙染源,前五名為大貨車廢氣、餐飲業油煙、電力業排汙、道路揚塵及小客車廢氣,機車並沒有擠進前五,該「名家」也被狠狠打臉了。

吳義林表示,民眾以為PM2.5主要來自工廠廢氣,特別是火力電廠,但事實是餐飲油煙、道路揚塵、農田燃燒、機車廢氣、裸露地表揚塵等,才是PM2.5的「主要貢獻者」。

就此,臺北人周先生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有小轎車和機車,但通常也是機車騎得多,因為停車更方便,在臺北,業務人員很難不用機車當代步工具。全臺灣道路環境都很友善,機車幾乎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而如果要說製造汙染的話,小轎車油耗普遍多機車一倍以上。

相關焦點

  • 臺灣霧霾,也怪摩託?
    22日,一臺灣環保公司負責人投書臺灣《中國時報》,稱臺北市機車(摩託車)保有量太多,是PM2.5的「罪魁禍首」,臺北市捷運及公車網狀分布全市,加上廣設Ubike,如此方便的都市,機車並無存在的必要。有鑑於此,臺灣環基環境永續公司董事長卓英仁22日投書臺灣《中國時報》,在這篇名為《假如臺北沒有機車》的文章中,他指出,霧霾近年來成為健康殺手之一,臺北機車數量約100萬輛,若再加上新北市的機車汙染量,一年可達25萬噸二氧化碳充斥在臺北盆地
  • 臺灣遇霧霾大樓「神隱」 臺官員稱汙染來自中國大陸 拜託中國人重視!
    據臺灣《聯合報》12月12日報導,徐國勇表示,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午與中南部縣市首長座談,整合地方對於空汙防制的意見,其中就有縣市長反映,臺灣冬天的空汙問題嚴重,其實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汙染。 徐國勇說,臺灣冬天的境內汙染源減少,空氣反而不好,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大陸的汙染源,因為東北季風跟蒙古高氣壓來到臺灣,尤其金門跟馬祖,沒有大工廠也沒有大電廠,冬天仍然天天都是霧霾,就是因為靠近中國大陸
  • 臺灣有三多,機車、檳榔、人字拖
    臺灣社會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臺灣有三多,機車、檳榔、人字拖。今天灣哥就來和大家聊聊臺灣的「機車」。
  • 霧霾臺灣 霧霾臺灣
    臺灣執政黨的解釋是這樣的,以臺北市和新北市為例,總共有二衝程摩託車39萬輛以上,以市區平均時速40公裡每小時來算,每臺兩衝程摩託車每行駛1公裡排放的碳氫化合物是大貨車的1.6倍,小客車的4.3倍,四衝程摩託車的2.5倍。大量的汙染物通過二衝程摩託車排放到空氣中,造成了目前臺灣空氣中的霧霾問題。
  • 北風送來了祖國的霾,臺灣網友吸了一口說……
    15日臺灣環保署監資處表示,因大陸冷氣團南下,境外汙染物隨季風移入,預估15日下午至16日上午全臺各地將出現紫爆,呼籲民眾即使在室內也別開北窗。臺灣網友啥反應?圖片來自臺媒從昨晚到今天,北方冷空氣南下,加之臺灣本身汙染累積,致使PM2.5濃度超過了71微克/立方米的水平,這意味著臺灣的霧霾指標爆表。
  • 機車,臺北的移動地標!
  • 大陸不符環保水泥廠停產 臺泥獲利大增
    近日臺灣飽受霧霾影響,大陸北方許多不符環保規定的工廠被迫停工,不少水泥廠停產,但剛好適逢第4季到農曆年前的大旺季,華北經銷體系不得不向華東和華中調貨。  臺泥公司副總經理黃健強甫從大陸視察業務返臺,他告訴記者,華北水泥業錯峰生產,部分水泥廠「停產」,華東和華中部分水泥廠則「減產」,但市場需求旺盛,庫存水位偏低,只好一路向華南地區的水泥廠調貨。
  • 當初大陸被瘋狂嘲諷的獨門絕技,如今被臺灣偷走了
    近幾日,臺灣遭遇重霧霾,多處地標「神隱」,臺灣網友不禁感嘆道
  • 臺灣中南部空汙加劇 媒體人黃創夏:蔡英文讓臺灣人「用肺發電」
    11月8日,才清晨7點不到,網路上一張照片震驚臺灣,那是一張雲霧繚繞的畫面,高雄地標85大樓模糊不清;不只是高雄,臺中、嘉義、大園、觀音、竹苗、金門還有雲嘉南和高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都發出「紅色」警報,空氣品質指標AQI、細懸浮微粒PM2.5達到155到160,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環保單位和氣象單位指出,這些霧霾主要都是臺灣「本土」生產。誰是禍首?
  • 臺灣路上都是這款車!網友:電動車在這裡賣不出去了
    尤其在北京這個「首堵」,更以548萬輛位列第一,這讓不少人看著灰色的天無奈的說:如果,可以把摩託車普及,應該就能解決擁堵以及霧霾等空氣問題。 在臺灣,幾乎臺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摩託車),查閱了資料,臺灣2300萬人口,摩託車1485萬輛,平均1.5人一輛,不愧為世界摩託車密度最大地區。
  • 臺灣地區漢堡王帳號公然稱「武漢肺炎」 大陸官微道歉
    近日,漢堡王臺灣地區公司因在臉書帳號中將新冠肺炎稱為「武漢肺炎」一事引發聲討,今天下午,漢堡王大陸地區官方帳號@漢堡王中國 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
  • 大陸首批!春秋航空臺灣空姐晉升乘務長
    就在當天上午,這位臺北姑娘剛剛拿到春秋航空的乘務長聘書,和她一起成為大陸首批臺灣乘務長的還有黃佳瑩。她倆是經過層層選拔和晉級考核,才最終獲得升職的。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表示,「兩岸一家親」,上海日益成為臺灣青年第二個家,這是滬臺進一步交流合作結下的碩果。春秋航空將一如既往地打造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平臺,歡迎臺灣青年在大陸就業、生活。
  • 【蛻變】臺北「垃圾堆上」喝咖啡
    對此,網友們依舊是各種吐槽,在這其中小編蓉蓉看到一條評論:20年前,臺灣有的城市空氣比北京差,遍地垃圾,而今大家都知道,臺灣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乾淨。臺灣是如何做到的呢?不妨一看。 現任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的陳龍吉講述,「就在二三十年前,臺灣還是遍地垃圾。臺北算好的,南部垃圾都直接扔街頭,高雄等有重工業的城市,空氣都是黃的、臭的,汙染比今天北京霧霾嚴重多了」。
  • 微店預告:臺灣女孩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籤名書!
    臺北女孩郭雪筠我是一個來自臺北的女孩。從前對大陸的認知?和其他同齡小鬼一樣,大概就是「那是啥」以及「噢,聽說很大」吧。我的成績一般,長相一般,是臺北萬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種。出生的八零年代,是臺灣經濟情況很好的年代。成長的九零年代開始,是臺灣經濟急轉直下的年代。
  • 四十歲臺北人,留臺灣還是去大陸工作?
    本人四十歲,家住臺北,有老婆和兩個小孩,夫妻倆在臺北工作。
  • 臺灣霧霾靠吹?都是從大陸吹來?這鍋我們不背!
    在2015年,臺灣「環境資訊中心」就對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做了一起專訪。莊教授表示,每當臺灣空氣品質下降,新聞或政府消息總是避重就輕地表示是大陸霧霾南下所致。但是,境外汙染(含大陸霧霾)對臺灣空氣的影響並不大,他說:「空汙更大的問題在於境內汙染,政府無法推諉卻又不敢面對境內汙染。」
  • 高以翔水晶棺運抵臺北靈堂,大廳設花臺,門口擠滿記者此舉惹眾怒
    經多名地勤人員通過機器設置小心翼翼操作,途中還將他轉接另一臺拖車,謹慎運往靈車。接著,再移靈至臺北第一殯儀館。從直播畫面隱約可聽到畫外音,似乎有不少臺北粉絲早早聚集此地,見到高以翔水晶棺後,開始放聲大哭,心痛喊「一路好走!」
  • 第一屆「三陽機車」杯 迎新年籃球邀請賽
    2015年1月16日-21日由臺灣三陽機車、三明風速貿易及三明三鋼共同組織,由三鋼工會宣教部承辦的第一屆「三陽機車」杯迎新年籃球邀請賽在三明三鋼體育館圓滿落幕
  • 【環保動態】國民黨副主席:驚訝廈市政變化 贊廈環保工作給力
    再次來到廈門,郝龍斌表示對廈門的市政變化感到驚訝;同時還讚嘆廈門的空氣「品質」,認為廈門環保工作相當好。 郝龍斌講述了再次來到廈門的感觸,他表示對廈門市政的變化感到驚訝。「這個城市根本不是那時候的廈門市!當然她是往好的、進步的方向在改變。」郝龍斌說。 此外,郝龍斌還讚嘆廈門的空氣「品質」。他曾經擔任過臺灣環保部門負責人,深知環境保護的不易。
  • 2015 看臺北新聞 閱摩託車
    1、導遊說臺灣年輕人大多數是機車一族,臺灣不禁摩,只在部分車道有摩託車分隔行駛,高速公路摩託禁行。臺灣的摩託車,他們叫機車,數量相當大,每個城市,隨處都停滿機車,臺灣機車的密度已遠遠大於國內任何一個城市。臺灣民眾遵守交通規則意識很強,完全沒見到有違反信號燈的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