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 科普:歐洲人和非洲人免疫系統不相同

2021-02-15 中國自動化學會

眾所周知,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對感染、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病的敏感程度不同。近日,刊登在《細胞》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些疾病易感性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歐非人祖先指導免疫系統的基因上的不同。

研究人員還發現,人種間的這些不同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被選擇出來的,原因是進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更好地抵禦自己面臨的健康風險。新證據顯示,非洲血統人的免疫系統比歐洲血統人的更強。

該發現表明,自從人類祖先走出非洲起,歐洲人的免疫系統開始減弱。而且,自歐洲人的祖先與尼安德特人出現混血時,新的遺傳變異開始部分參與塑造歐洲人的免疫系統。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人種在免疫激活響應上的不同廣泛存在,主要原因則是遺傳變異。」其中一個研究的負責人、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Lluis Quintana-Murci說。

Quintana-Murci和同事利用RNA測序技術分析了來自200名歐洲血統或非洲血統人的單核細胞,並用它們感染了細菌和病毒。研究人員發現,不同人種的免疫細胞中的特定基因活性存在差異。他們還發現編碼重要免疫受體的單個基因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只在歐洲人群存在的炎症減少。

研究證據也顯示,歐洲人從穴居的尼安德特人身上獲得了一些關鍵的調控變量,尤其是影響了其免疫系統針對病毒的反應方式。

另外,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Luis Barreiro及其同事也用一種類似的方法,分析了非洲起源和歐洲起源對於免疫細胞活性變化的作用,並取得了驚人的相似結果。

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Nature:癌細胞與免疫系統玩躲貓貓遊戲
    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癌症免疫療法旨在開發讓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技術。有多種可能的原因能夠阻止T細胞識別癌細胞。
  • 薩古魯:增強免疫系統的16個小貼士
    在今天這樣的艱難時期, 人的免疫系統顯得極為重要。這裡有來自薩古魯的16個小貼士,提示如何以自然的方式增強您的免疫系統。As the COVID-19 pandemic spreads across nations, the world is grappling with containing the virus and stopping its spread.
  • 非洲人:中國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卻越來越不適合我們
    但是其實有很多外國人卻認為中國發展的速度太快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這會讓很多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感到不適應。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很多的非洲人,而這些非洲人大部分都是來中國經商的,從中國進口便宜的商品然後賣到非洲去,那樣能夠賺很多的錢,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有一個非洲人表示:中國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卻越來越不適合我們。
  • 非洲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說到非洲,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非洲人如此評價中國呢?原來,非洲人雖然比較貧窮,但對於生活還是保持著非常樂觀的態度,他們覺得享受生活才是重中之重。但隨著中國企業的「駐入」,非洲人對於中國的做法就有些無法理解了。
  • Immunity:免疫系統如何調節體重
    一提到免疫系統,大家總覺得和抵禦疾病有關。殊不知,它還能調節體重。這不是開玩笑,而是近期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的一項成果。
  • 【疫情防控】哈國將建立個人免疫信息二維碼系統
    哈通社/努爾蘇丹/1月26日 – 哈薩克斯坦將建立個人免疫信息二維碼(QR code)系統。
  • 為何非洲人喜歡中國,卻不愛去日韓?非洲人:有一點其他國家沒有
    近些年,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各大領域的進步也都非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外國自然有很多人民都喜歡來到中國發展,而在眾多外來人民當中非洲人對中國的喜愛在是最強的
  • Nat Commun:免疫檢查點評分系統提高胃癌預後評估準確性
    儘管目前在免疫治療方面已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有大量的患者無法從中受益,這可能與腫瘤的免疫抑制環境相關。腫瘤細胞上表達的免疫檢查點在保護腫瘤細胞免受宿主免疫反應(尤其是局部免疫)的攻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腫瘤微環境可以幫助腫瘤逃避免疫識別,進而促進腫瘤的增殖、局部的發展以及全身性的擴散。
  • 非洲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非洲人寧願吃「土」也不吃海鮮?
    提到非洲,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炎熱的天氣,或者落後的經濟,我們經常可以從網絡或者電視中看到,非洲人會因為糧食的問題而感到困擾,對於非洲人來說,他們當地的醫療衛生比較差,各種各樣的傳染病盛行,但是非洲地區也有菜市場,菜市場中也有很多海鮮在售賣,可對於當地人來說,他們對海鮮並不是特別感冒。
  • 缺氧不缺精神,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隊在西藏播撒科學種子
    「我平時不愛學物理,但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學物理特別有趣
  • 只想來歐洲的是輸家!」
    此外,他還希望更多的非洲人能在非洲大陸取得成功,因為這樣才算是歐洲和非洲之間的「互利共贏」;法國不會接受「對自己國家失去希望」的非洲移民。這是歐盟28個成員國領導人熬夜「肝」出來的一份「暫時協議」,呼籲幾個地中海沿岸北非國家能充當「移民中轉站」的身份,從而替歐洲國家卸壓。馬克龍表示,目前還沒任何一個國家甘願承擔「中轉站」的責任。法國總統對此毫不客氣地說,「只有非洲國家願意帶頭組織,承擔責任,這個協議才能奏效」。
  • 非洲日記:非洲人為什麼喜歡向中國人伸手要錢?
    很多中國人剛到非洲,可能不太習慣這邊的生活方式,對非洲人的行為感到不可理解。我有個朋友,剛到非洲工作,因為工作需要,僱傭了當地的一名黑人司機。
  • JAMA子刊:晚期皮膚癌的免疫治療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Feng Xie博士表示:「這是第一次比較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我們的結果將幫助患者和醫生選擇療法。」近年來,市場上湧現出大量的免疫治療化合物,它們都聲稱能夠明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儘管許多患者受益於這些藥物,但對於另外一些患者,免疫治療的作用很少或沒有。這些個體的遺傳背景可能與治療化合物不相容。
  • 免疫治療:晚期肺癌腫瘤明顯縮小
    、最新醫學動態?這一成果已在今年4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 腫瘤生長的基礎 就是免疫功能存在缺陷 「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癌細胞存在,只不過由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抑制了這些癌細胞的發展。陸凱祖說,腫瘤生長的基礎就是免疫功能存在缺陷。腫瘤細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導致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或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低下,從而給了腫瘤細胞越來越大的生存空間。 「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通過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捕捉、識別腫瘤細胞,進而攻擊、殺傷腫瘤細胞。」
  • ​免疫球蛋白的保健功效
    免疫球蛋白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直接關係到機體免疫功能和身體健康,含量一旦不穩定,減少或升高,都有可能會造成人體各種疾病的發生。新生嬰兒由於免疫系統各功能發育不完善,免疫球蛋白若缺失,極易受外界病毒、細菌的侵擾,發生感冒、發熱、炎症、皮膚過敏等病症。
  • 免疫治療:膀胱癌治療的曙光
    2016年10月7日到11日,第41屆歐洲臨床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在丹麥哥本哈根隆重召開。
  • 科普貼:雷射洗紋身到底是什麼鬼?
    今天特土人就來科普雷射是如何清除紋身的。當你在接受雷射時,其實會在皮膚上造成新的傷口。針對這種傷口,人類身體的本能反應會排出白細胞。白細胞包裹住紋身色墨,並且不斷攻擊拆散它們,把色料分解成更小的顆粒,以至於能夠被白細胞帶走。
  • ESHRE解讀:淋巴細胞免疫治療(LIT)
    8不明原因RPL的診治8.1 淋巴細胞免疫治療(LIT)20世紀80年代,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表明用配偶的淋巴細胞對RPL女性進行免疫治療的良好效果後,淋巴細胞免疫療法(LIT)越來越多地用於治療RPL。使用LIT的理論是,RPL女性缺乏抗父系抗體或者能保護胎兒不被排斥的封閉抗體,而在進行LIT後能產生這些抗體。在大多數LIT的隨機試驗中,往往選擇血液中缺乏抗父系抗體或封閉抗體的患者,但該研究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臨床意義並不明確。
  • PNAS:從糖分子入手,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癌症免疫治療的新方法
    導讀: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在PNA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去除乳腺癌細胞周圍的某些糖分子可以啟動固有免疫系統(通常由自然殺傷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細胞介導)。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培養皿中乳腺癌藥物的有效性,為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途徑。
  • 英媒:抗擊新冠,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
    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研究以及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的大量現有研究表明,硒、鋅、維生素D和益生菌等關鍵營養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限制冠狀病毒症狀的嚴重程度,甚至降低重症監護入院人數和死亡率。報導稱,益生菌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因為你的腸道是你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部分。格利森解釋說:「大約70%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內和腸道周圍。但是,你的腸道也是新冠肺炎的避風港。」報導指出,雖然維生素D與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尚未得到證實,但這種維生素在一般免疫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冬季可能需要補充維生素D,不過格利森認為,我們可以從日常飲食中獲得大多數其他優化免疫的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