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熱映 | R級成人 | 高能禁片
精 彩 盡 在 ☞ 全·球·熱·門·電·影
韓國的電影創作環境,好得讓人嫉妒。
《辯護人》、《素媛》,還有之前的《熔爐》,已然成為韓國人用電影改變社會的力量。
不管世界怎樣汙濁不堪,他們還有一個宣洩的出口,那就是電影。
這也使得韓國電影出現了社會題材一家獨大的現象。
韓劇攻陷了少女們泛濫的懷春情愫,韓國電影就壟斷了男人們的家國擔當。
今年,首爾MBC電視臺與KBS電視臺員工,因不滿「大人物們」對輿論的玩弄,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罷工,參與人數逾3800名人。
他們要求樸槿惠方面任命的MBC社長金長謙辭職!
從罷工者們的表述看來,社長的形象簡直就是萬惡的奴隸主,而這些記者們無異於他的私人奴僕。
於是,又一部想要「改變國家」的電影,應運而生了。
《共犯者們》
該紀錄片將矛頭瞄準於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前MBC社長金在哲及一系列權利周邊人物。
講述李明博政府時期,官官相護,官商勾結。
影片一開始就是李明博當選總統之後,對媒體業進行的一次大刀闊斧的「換血」。
先是KBS臺長被無故撤職,骨幹員工被各種邊緣化。
緊接著出現了著名的「瘋牛事件」(韓國是牛肉消費大國,在美國出現狂牛症後的一系列時間),報導的媒體MBC又遭到一輪「清洗」,臺長同樣撤職。
至此,韓國兩大主流電視媒體「全面淪陷」,開始淪為政府的一塊「遮羞布」。
政府的負面新聞最小化處理,甚至全部掩蓋。
對於一個媒體的從業人員而言,最可怕的在於「喪失聲譽」。
2014年4月17號的「世越號沉船事件」,近300學生生死未知,媒體卻報導「全數救出」!
(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記錄片,看完應該能夠體會當時傳言和300天祀等說法怎麼回事了)
身為記者,卻連報導真相的使命都被踐踏。
2016年10月,令人譁然的「樸順實門」(指韓國總統樸槿惠親信崔順實「幹政」事件)事件曝光。
KBS與MBC不但緘口莫言,還報導三胖放火箭的事情試圖轉移群眾視線。
因為這一系列的壞影響,群眾不再相信KBS,MBC,曾兢兢業業奮鬥在一線的記者們也被稱為「三流記者」。
他們被當面的揶揄,咒罵和嘲諷。
於是這群媒體人終於醒悟,已經沒有什麼途徑能夠維權了。
為了曾經的夢想,自由及群眾賦予的榮光,這群不忘初心的媒體人開始了「絕地反擊」。
先是MBC爆發的建臺史上最長的一次罷工。
KBS緊隨其後,再然後是YTN(韓聯社新聞臺,是一條韓國24小時新聞報導)。
大批太極旗部隊(手舉韓國國旗的普通民眾)包圍辦公樓,聲討之聲愈演愈烈。
通過社交網絡的傳播,支持者絡繹不絕的加入隊伍。
他們無所畏懼,只為了韓國的言論自由而戰。
那一聲聲高喊,是媒體從業人員長久積壓的不忿,是對這個世界的控訴!
更或許是一種希望的點燃,是意識的覺醒!這也是我認為整部片子給人最感動最燃的一幕。
影片最後,導演崔勝浩終於堵到了前總統李明博的面前。
問出了那句可能只有韓國記者才敢說出口的問題。
有人批判是您毀了媒體,您怎麼看?
但沒有得到答案,也不可能得到答案。
正如崔勝浩導演自己總結的那樣:
直到今年的9月4日,這場捍衛輿論自由的硝煙依然還未平息。
紀錄片尾的名單上赫然印著幾百名遭受打壓的媒體人員。
這樣的抗爭有意義嗎?我不知道。
我們不是參與者,無法感同身受參與者們的心情。
但這部《共犯者們》卻能直觀的帶給我們一個啟示:
抗爭的真正意義,在於喚醒沉默的良知,讓經歷的苦難成為一種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