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9月23日聯合下發了《關於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知》,《通知》從發布之日起執行。《通知》要求,從今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24小時後才到帳。原因是,為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年底前未實名 電話一律停機
《通知》稱,電信企業(含移動轉售企業,下同)要嚴格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確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實名率達到96%,年底前達到100%。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實名登記的單位和個人,一律予以停機。電信企業在為新入網用戶辦理真實身份信息登記時,要通過採取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聯網核驗等措施驗證用戶身份信息,並現場拍攝和留存用戶照片。
同時,電信企業要立即開展一證多卡用戶的清理,對同一用戶在同一家基礎電信企業或同一移動轉售企業辦理有效使用的電話卡達到5張的,該企業不得為其開辦新的電話卡。電信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還要採取措施阻斷改號軟體網上發布、搜索、傳播、銷售渠道,嚴禁違法網絡改號電話的運行、經營。立即清理規範一號通、商務總機、400等電話業務,對違規經營的網絡電話業務一律依法取締。
ATM非同名轉帳 24小時後到帳
《通知》要求,各家銀行要加大存量借記卡的清理,嚴格落實「同一客戶在同一商業銀行開立借記卡原則上不得超過4張」等規定。從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只能開立一個Ⅰ類銀行帳戶,在同一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只能開立一個Ⅲ類支付帳戶。
《通知》還要求,從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的,資金24小時後到帳。據了解,目前廣大持卡人通過ATM等自助櫃員機轉帳,在同一家銀行內向非同名帳戶轉帳,資金都是瞬間即到,新規將這個時間足足延長了24小時。
在目前情況下,如果客戶通過ATM等自助櫃員機成功轉帳後突然後悔了,想要追回這筆錢,一方面可以及時給資金轉出銀行反映,銀行可聯繫對方,協助客戶向收款人追還這筆錢,前提是收款人和付款人的帳戶屬於同一家銀行,「我們不能把對方的帳戶信息給你,最多只能協助。」如果對方拒絕償還這筆錢,客戶則只能向警方報案,由警方出面要求銀行凍結對方帳戶,甚至通過法律途徑追回這筆錢。
一家國有銀行相關人士也證實,轉帳出錯了,銀行只能這樣協助客戶追回,但無權隨意凍結。他表示,新規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客戶遭遇電信欺詐,但客觀上也給更多普通客戶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原本瞬間即到的錢,現在要等待24小時。」據上述兩家銀行人士介紹,如果客戶要規避這條新規,也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櫃面等渠道辦理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