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的爭議還在持續。
賀建奎稱,經他基因編輯後的嬰兒能免疫愛滋病,但這一做法幾乎招致全球科學界的一致批評。
目前已經有很好的方式能阻斷愛滋病病毒,比如通過母嬰阻斷、精液洗滌等技術,愛滋病毒攜帶者也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違反倫理共識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
今天是世界愛滋病日,也是第30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知道你的感染狀況(Know your status),提議以早檢測的方式來更好地防治愛滋病。但聯合國最新報告稱,仍有四分之一的愛滋病毒攜帶者不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
最新數字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中國存活感染者為85萬,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性傳播仍是主要傳播途徑。
雖說醫學突破和自我檢測為改變愛滋病患者處境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消除愛滋病的關鍵——最簡單也最難做到的——其實是我們的態度。
布裡斯班的全科醫生菲奧娜·比斯肖普博士專門從事愛滋病、性健康和變性人健康方面的研究。她說,儘管世界各地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消除愛滋病的最大障礙仍然是恥辱和無知」。
「雖然緩慢,但整個同性戀群體對待愛滋病毒攜帶者的態度確實在轉變,只是恥辱感仍然存在。社交方面,攜帶者仍然會擔心對潛在伴侶透露自己的狀況,因為他們害怕被拒絕。而在同性戀群體之外,人們的態度並沒有太大轉變,我們需要對更廣泛的群體進行教育。」
愛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縮寫為AIDS。愛滋病源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縮寫為HIV。HIV感染會進而導致人類免疫系被破壞,促成多種臨床症狀。
愛滋病與HIV感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HIV感染後,在抗病毒藥物的幫助下,病情得到控制以及發病前的潛伏期,這段時期被稱為HIV攜帶者。病發後出現相關症狀,則被稱為愛滋病。
目前愛滋病尚不能治癒,但是在藥物的輔助下,大部分愛滋病患者可以像慢性病病人一樣生存下來。
HIV攜帶者甚至可以通過每天服用一片藥來預防HIV病毒的傳播。在世界範圍內,正確使用的前提下,只有少數有記錄病例失敗。
愛滋病感染的女性,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母嬰阻斷,也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攜帶愛滋病毒的男性,則可以通過精液洗滌技術,通過人工授精培育胚胎產下健康的嬰兒。
目前已經有藥物能緊急應對潛在暴露引發的感染。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網站上,有針對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EP)的詳細介紹,也就是說,在疑似接觸愛滋病病毒之後的72小時內服用該藥物,每天服用並堅持一個月便可以阻斷。
因此大多數接受早期治療的人是有希望過上正常的生活,活到預期壽命的,而他們最難克服的事其實是「恥辱」。
直到今天,仍然有愛滋病患者拒絕接受基於其愛滋病毒狀況的服務,在衛生、住房、就業、服務,以及社會待遇上不如其他人。
雖然有了一些進步,但無知和恐懼仍然存在。
希望終有一天,不再有人會因為一種病毒而歧視或污衊另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