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問:法師您好!世間有個詞叫「前世今生」,佛教有個詞叫「轉世輪迴」。作為一個普通人有沒有可能或者方便法門,可以照見到自己的前世和後世?在這麼長的修為過程中,您在這方面的實證經驗和閱歷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
從小讀書,給我們的感覺都是人死如燈滅,我們也沒有從主流科學上了解到,生命死了之後還有輪迴。但是,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很多科學家都已經證明生命不是死了之後就完全消失了,乃至從量子力學上,科學家們也在一直研究這個問題。為了填補中國的這項科學空白,中國天津醫科大兩位教授已經研究十幾年了。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其實早已經很準確地告訴我們——生命是延續的,就像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一樣。比如說,當今的天氣預報都可以預測出半個月之內的天氣概況,今天預告明天或者後天的天氣,這說明明天和後天是存在的,時間是延續的,人的生命也是這樣。
梁簌溟
記得在中國佛學院成立大會上,我國著名哲學家梁簌溟告訴大家說他的前世是個和尚。大家知道,梁簌溟是我們的國學大師,國家主席毛澤東都要經常跟他討教國學知識。當他知道自己前世是個和尚的時候才十幾歲,他就想出家,可是媽媽只有他這個獨生子,痛哭流涕捨不得,他跟媽媽約法三章,不出家可以,但是他要吃素,他這輩子要學佛,媽媽就答應了他。
季羨林
包括一些著名的大家,他們都看到或者經歷過這些現象。其中有一位就是季羨林,著名的國學大師,他媽媽去世,他趕到家時沒有看到母親最後一面。不想剛剛過世的媽媽就附在嬸嬸身上,要跟他見最後一面,完全是他母親的口氣。我們中國民間很多這樣的事例,這些活脫脫的事例證明生命是不滅的。出家二十年來,我遇到很多很多這種事情,不勝枚舉。所以,這個世界遠遠不只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樣,人類對生命真相的認知,才剛剛開始。
從我個人經驗上,我們怎麼樣了解我們過去呢?佛教有一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想了解你自己前世是什麼樣的,你就看我們這一世的外在相貌和內在品德,很多是受潛意識的影響,而我們未來的生命將由今天來決定。
作為我個人來說,對此毫不懷疑。人生是有延續的,有今生有來世,而且今生來世都是自己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佛教不屬於宗教。宗教這個名詞來自西方,西方對宗教的界定就是:他們認為有上帝,有造物主。但是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佛教始終強調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自己說了算的,可以修戒定慧來改變今天和明天。雖然講今生來世,但是佛教不是宿命論,有因果在裡面。所以,佛教的人生觀是非常積極向上的。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