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言論還有一個特徵是自由性,支持肖戰的粉絲可以支持肖戰,支持AO3網站的人也可以支持這個網站。當然,你也可以轉變自己的喜好而轉換陣營,一切隨心所欲,絲毫沒有當叛徒的心理愧疚感。
網絡言論更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極端性,它的突出表現是群體極化效應,在網絡上自己最初的觀點會被強化,甚至於無限放大,並希望自己表現更加突出,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觀點推向極端化。
一件有爭論的事情,如果被你發到朋友圈,在極短時間內,你的朋友都能看到,會和你實時互動,互相轉發,很多的朋友參與留言也促使你逐步強化自己的觀點。
也許最初你只是想表達一下你的個人觀點,但是網絡會放大你的行為影響力,你朋友的轉發、討論會聚集起來形成一股力量,並不斷增強,聚集起來的這種力量卻不是你想停就能停下來的。
善的力量是如此,惡的力量也是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分散的、不受人注意的醜惡現象,往往能通過網絡集中地反映出來。這就是有些人對網絡文化大加抨擊的主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在網絡文化中,這些醜惡現象及其散布者只佔有很小的比重。這次「肖戰227事件」就說明網絡言論的極端性,在對肖戰的攻擊上,有網友評論說是「粉絲作戰,肖戰買單」,在對AO3網站被攻擊的問題上,有網友評論說是「自己有一盤菜不喜歡吃,把桌子掀了」。
網絡的極端性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場戰鬥,沒有贏家。
網絡需要更多的包容,你可以說你的觀點,我也可以說我的觀點,但我不會阻止你說你的觀點,更不會用極端的手段來傷害與你觀點不同的人。
我認為網絡上的人肉搜索,無論出於多么正義的目的,都是網絡暴力,把別人的隱私發到網上都是不可取的,這甚至與道德與否無關,而是犯罪的問題。
我要勸告同學們的是,我們常親切地稱自己為「吃瓜群眾「,吃著西瓜看熱鬧多愜意,千萬不要離得太近,小心濺自己一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