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視頻約5分鐘~)
第一次聽到葉永志這個名字,是從蔡依林的演唱會上的新聞上知道的,她在她的巡迴演唱會上播放了一段不到5分鐘的採訪視頻,視頻的主人公是「玫瑰少年」葉永志的媽媽,視頻雖短,讓我既心酸又感動,又陷入無盡的深思。
短片的從葉媽媽對永志的回憶開始,「永志是個特別乖,特別懂得體貼媽媽的孩子,他會說媽媽你累喲,我給你捶背,你不要做這麼累的工作。」別人家的爸媽都羨慕葉媽媽有這麼一個乖寶貝:「你這個兒子等於別人三個兒子。」提到永志,媽媽的眼角都是笑意。
但這個在家長和外人眼中聽話又體貼的孩子,卻一直遭受著無止境的校園暴力,他從來不敢在下課時間去上廁所,因為總有些同學笑話他「娘娘腔」,趁他上廁所的時候,強行脫他的褲子,說要檢查他是不是女生。
永志也曾寫過字條給葉媽媽,上面寫道「媽媽,你要救我」,葉媽媽既生氣又心疼,帶著永志看過心理醫生,醫生表達你的孩子沒有問題,醫生說只有覺得他有問題的人,才是真正有問題的,葉媽媽去找學校反映,無果,最終釀成苦果。
而校方還在沒有報案的時候,擅自將血跡洗去。涉及此事件的相關人士在當時被判無罪,更令人憤恨的是永志還被說成是因為有心臟病,所以才會發生這樣的事件,葉媽媽既氣憤又悲痛。
看到視頻裡葉媽媽悲傷又絕望的神情,我的心猶如被細密的針扎著,心疼又無力,那些遭遇校園霸凌的孩子的家長是不是也一樣的無助呢?
(這是影片中最讓我心疼的一個畫面,葉媽媽環抱膝蓋坐在茂密的香蕉樹下,有陽光穿過樹行間,葉媽媽卻好像在光照不到的地方)
葉永志的事件發生後,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被不公正對待的兩年時間裡,我們也無從得知葉媽媽是如何度過的,值得感恩的是,永志的事件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校園的霸凌,這件事情最終有了改變。
永志去世後的兩年,臺灣通過了《性別平等教育法》,「娘娘腔」「男人婆」等侮辱性的詞語得到法律的禁止,學校的招生、管理、教育不得因性別與性傾向而有差別。
正義最終還是到達,但永志永遠停留在了15歲,愛著永志的親人不知要用多長的時光去療愈這份悲痛。
永志的故事讓我想起大學時同班一個細膩又極其細心的男孩子,他幾乎是我們全班女生的男閨蜜了,在一次我們兩個人一起的飯局上,聊到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我一臉義憤填膺,也想像不到校園霸凌怎麼會發生呢。
他默默聽我講完,頓了一會,「哦,我就是曾經被霸凌被欺負的人」。
學生時代的他身材瘦弱,喜歡跳繩、踢毽子等大眾認為女孩子的活動,被嘲笑「娘娘腔」,被班裡同學孤立,被打過。他那波瀾不驚的語氣,平靜的面容,娓娓道來這殘酷的故事。
聽完他的分享,我心情複雜,不知做何反應,一臉嚴肅,卻被他調侃:「這麼苦大仇深的表情是怎麼回事,一點都不符合你這逗比的定位啊,我現在不是好好地坐你面前跟你聊天呢。」
「哈哈哈,對啦,今天請你吃蛋糕,甜點能安慰受傷的小心臟喲!」
「好啊,我喜歡。。。。。。」
那次聊天及時打住,我忍住了沒有往下想,「如果你沒有走過來,那現在在我跟前跟我聊天的,還會是你嗎?」
沒有誰的青春本該殘酷,反對校園霸凌,從我們每個人開始,從現在開始關注!
最後和大家分享這張出現在影片開頭的永志,單純天真的笑靨,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沒有暴力的校園裡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