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樺
在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永善縣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按照縣委提出的「九包九到位」(包宣傳引導、包資金籌措、包地基選擇、包建材準備、包技術指導、包質量監管、包建設進度、包施工安全、包痕跡資料;包保幹部在選址、基槽開挖、下基礎、設抗震柱及澆鑄地腳圈梁、牆體支砌、樓層支模、門窗安裝及室內外裝修、搬入新居必須到位)要求,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村、縣直部門和鄉鎮班子成員包組,黨員幹部包戶」的責任制,開展幫建活動,抓好建房質量監管、技術指導、貸款協調、矛盾排查、互幫互助等工作,幫助群眾搶收農作物、謀劃致富新路子、舉辦實用技能培訓、辦理實事好事,確保讓受災群眾早日搬進新家。
縣級領導包村,爭當「排頭兵」。在工作中,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督促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及時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重建戶早日搬入新居。其他縣級領導紛紛響應,走進包保責任區,帶頭調研、破解重建難題,帶頭住村、增進群眾感情,帶頭聯戶、傾聽群眾呼聲,帶頭幫建,真情辦理實事,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班子成員包組,爭當「貼心人」。在縣級領導的帶動下,縣直部門和鄉鎮分別與掛鈎包保班子成員籤訂目標責任書,明確班子成員職能職責,做到個個頭上有任務,人人肩上有擔子。縣直部門和鄉鎮班子成員堅持紮根災後恢復重建一線,感受群眾疾苦,了解群眾所想、所盼、所需、所難,對聯繫對象家庭狀況清楚、思想動態清楚、房屋建設情況清楚,有困難必幫、有訴求必聽、有呼必應、有重要事情必到場。
黨員幹部包戶,爭當「主心骨」。永善縣廣大黨員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貫穿於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全過程,堅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難、解群眾之所困, 堅持「任務不完成不脫鉤、不脫責」的原則,充分發揮發揮「頂梁柱」、「主心骨」作用,帶頭深入災後恢復重建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帶頭宣傳相關方針政策,帶領群眾開展自救互助、重建家園,做到結對聯繫重建戶全覆蓋,走訪聯繫群眾經常化,有力推進了災後恢復重建的步伐。
截至目前,全縣3510戶恢復重建戶已完成建房主體工程2117戶、搬入新居24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