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縣落實「九包九到位」助推災後恢復重建

2021-03-05 微永善

■黃

在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中,永善縣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按照縣委提出的「九包九到位」(包宣傳引導、包資金籌措、包地基選擇、包建材準備、包技術指導、包質量監管、包建設進度、包施工安全、包痕跡資料;包保幹部在選址、基槽開挖、下基礎、設抗震柱及澆鑄地腳圈梁、牆體支砌、樓層支模、門窗安裝及室內外裝修、搬入新居必須到位)要求,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村、縣直部門和鄉鎮班子成員包組,黨員幹部包戶」的責任制,開展幫建活動,抓好建房質量監管、技術指導、貸款協調、矛盾排查、互幫互助等工作,幫助群眾搶收農作物、謀劃致富新路子、舉辦實用技能培訓、辦理實事好事,確保讓受災群眾早日搬進新家。

縣級領導包村,爭當「排頭兵」。在工作中,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一線,督促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及時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重建戶早日搬入新居。其他縣級領導紛紛響應,走進包保責任區,帶頭調研、破解重建難題,帶頭住村、增進群眾感情,帶頭聯戶、傾聽群眾呼聲,帶頭幫建,真情辦理實事,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班子成員包組,爭當「貼心人」。在縣級領導的帶動下,縣直部門和鄉鎮分別與掛鈎包保班子成員籤訂目標責任書,明確班子成員職能職責,做到個個頭上有任務,人人肩上有擔子。縣直部門和鄉鎮班子成員堅持紮根災後恢復重建一線,感受群眾疾苦,了解群眾所想、所盼、所需、所難,對聯繫對象家庭狀況清楚、思想動態清楚、房屋建設情況清楚,有困難必幫、有訴求必聽、有呼必應、有重要事情必到場。

黨員幹部包戶,爭當「主心骨」。永善縣廣大黨員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貫穿於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全過程,堅持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難、解群眾之所困, 堅持「任務不完成不脫鉤、不脫責」的原則,充分發揮發揮「頂梁柱」、「主心骨」作用,帶頭深入災後恢復重建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帶頭宣傳相關方針政策,帶領群眾開展自救互助、重建家園,做到結對聯繫重建戶全覆蓋,走訪聯繫群眾經常化,有力推進了災後恢復重建的步伐。

截至目前,全縣3510戶恢復重建戶已完成建房主體工程2117戶、搬入新居240戶。

相關焦點

  • 齊心協力,災後重建美好家園
    「7.3」洪災給我縣造成重大損失,災後大家齊心協力,萬眾一心,重建美好家園。7月3日,小河鎮境內突降暴雨,道路、橋梁、河壩、溝渠等基礎設施嚴重損毀,農田大片成災,鎮區一片狼藉,重災區莘田村和東莊村更是滿目蒼痍,令人痛心。此次洪澇災害受災人口多,涉及面廣,損失慘重,廣大群眾面臨生活困難,災後重建刻不容緩。為保證百姓正常生產生活,小河鎮積極組織災後重建工作。
  • 【災後重建】清水橋鎮:幹群聚力 重建家園
    洪水退去後,災後重建是首要任務。7月14日以來,清水橋鎮各級黨支部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迅速發動群眾展開災後減損、災後重建等工作。
  • 鼓樓區文化館開展「爭當志願者 共建新家園」災後恢復重建志願服務...
    2016年9月20日晚,由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福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福建省藝術館主辦,福州市群眾藝術館、中共永泰縣委文明辦、永泰縣科技文體局承辦,鼓樓區文化館協辦的「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爭當志願者 共建新家園」災後重建志願服務活動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志願活動在永泰縣葛嶺鎮文化站舉行
  • 義聯莊鄉精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做到十二到位
    一、人員到崗到位。各村迅速拉出防疫站點值班表,值班工作人員確保24小時在崗在位。 二、責任落實到位。鄉村兩級幹部嚴格落實網格化防疫工作責任,及時將責任清單上報鄉防控辦。四、人員排查到位。落實好「一測、三查、一登記、一消毒」工作要求,嚴格入村人員車輛排查管控,嚴格落實「二包一」工作制度,對重點人員管控到位。
  • 隴南化馬橋修復通車 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原標題:隴南化馬橋修復通車  公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甘肅網12月2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 唯創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攜全體員工支援雲南災後重建
    時至今日,搜救工作已經開展四天,而災後重建的工作即將提上日程。  唯創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有幸福九號電子商城,是以營養保健、理療用品、健康食品、護理器械、日用品、文娛用品為核心,服務於老年人的電子商務網站。致力於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保健、理療、生活服務,幫助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享受幸福生活。
  • 南洲鎮大觀村幹群齊心,災後自救重建家園
    「井裡的水現在不能喝了,把水抽乾後消毒,這幾天我們會派發桶裝水給你們喝……」近日,肆虐的洪水已經停歇,但是南洲鎮大觀村的村幹部並沒有因此而放鬆,一大早,他們就組織黨員幹部開始了災後恢復工作
  • 春節前,廣東198戶因災「全倒戶」住進新家!
    為讓受災群眾儘早住上新房,廣東省減災辦、省應急管理廳提前部署謀劃,精心組織安排,並首次將重建完成時限確定為當年年底前(往年為次年春節前)。截至2020年12月25日,全省198戶因災「全倒戶」、152戶因災「嚴損戶」恢復重建任務全面完成,首次實現在受災當年全面完成恢復重建任務,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節。
  • 南安鄉賢捐資支持災後重建
    支持向陽災後重建  助力產業發展扶貧長沙南安商會向杏田村捐贈25萬餘元  「長沙南安商會這次的捐贈,為村裡帶來了災後重建的一道曙光,我代表全村感謝你們。」8日,向陽鄉杏田村村委會主任吳進夥感激地說。  當天,長沙南安商會會長黃志聰一行5人到向陽鄉杏田村考察,舉行幫扶杏田村產業發展暨災後重建捐贈儀式,為村裡送上了災後重建、產業扶貧的一把「金鑰匙」。    受颱風「莫蘭蒂」「鯰魚」影響,杏田村受災嚴重,80%房屋受災,倒塌房屋5處,其中公路受損尤為嚴重,7公裡的道路出現塌方30多處、溜方40多處。  「天災無情,人有情。」
  • 梨坪鎮災後重建成效顯著 ——「8.12」暴洪災後重建半年回眸(十)
    因冷梨公路受損嚴重,短期無法恢復,所以打通橋頭鎮至梨坪鎮的通鎮便道十分迫切。在橋頭鎮的大力支持下,公路沿線群眾自發組織,投工投勞,涉地農戶高風亮節無償支持,僅用5天就搶通了梨橋便道,打通了全鎮人民的生命通道,也打通了幹部與群眾之間的聯心通道。
  • 石家莊藁城九門回族鄉:真抓實幹結碩果 九門綻放團結花
    我區九門回族鄉黨委被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九門回族鄉黨委書記吳志華在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先進經驗和作法。走近九門回族鄉,整齊的房舍,寬闊的馬路,蓬勃興旺的富民產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無不訴說著這裡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派文明和諧、惠風和暢的美麗鄉村新氣象。近年來,九門回族鄉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 濟南市發布颱風災後重建志願服務倡議書
    8月13日,濟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濟南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濟南市志願服務推進中心聯合發布颱風災後重建志願服務倡議書。洪水退去,衛生防疫工作不能鬆懈,倡議書中提到:醫療衛生等專業志願者要深入受災地區開展義診等活動,普及衛生防病知識。防疫志願者要到一線噴灑防疫消毒藥物。
  • 王子聯在全市颱風災情核災救災減災專題會議上強調 加快推進核災救災 最大程度降低損失 曹廣成 施大寧出席
    9月9日下午,我市召開颱風災情核災救災減災專題會議。市委書記王子聯出席會議並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廣成、市政協主席施大寧出席會議。  會上,市應急局、市農業農村局和各縣(市、區)分別匯報了颱風災情核災救災減災有關情況。  王子聯指出,近段時間,受今年第8號、第9號、第10號颱風影響,我市接連出現強降雨和大風天氣。
  • ​【新聞】龍捲風過後興開街道瓜臺子村積極開展災後自救
    災情過後,興開街道黨委、村黨支部積極組織村民開展自救,重建家園。       在瓜臺子村,這裡處在災後復原期。有的村民正在修繕自家屋頂,有的在清掃房屋,電力工人員忙著搶修線路,大型機械車輛正在清運垃圾。據瓜臺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康龍介紹,這次龍捲風造成93戶村民房屋受損,其中,受損較輕的13戶,較重的68戶,嚴重的12戶。
  • 天氣變冷了需要暖被窩嗎 一晚只要九塊九 最關鍵的是 新店開業首單免費 /渣渣輝/表情包
    天氣變冷了需要暖被窩嗎一晚只要九塊九 最關鍵的是 新店開業 首單免費張家輝表情包天氣變冷了需要暖被窩嗎
  • 【河南日報】安陽林州(東崗):不等不靠 重建家園
    村裡曾經參加過修築紅旗渠的老人和青壯年一起,為重建家園貢獻力量。不等不靠災後重建全面展開  (河南日報記者任國戰、尚傑)面對洪澇災害帶來的巨大創傷,安陽市的受災群眾擦乾淚水,不等不靠,採用多種形式進行生產自救。連日來,記者在林州市採訪中看到,多地全面展開災後重建工作,重建家園的全民戰役已經打響。
  • 蒙內鐵路的「九門提督」
    非洲之星鐵路運營公司的總安全官廖明冬,號稱「九門提督」,負責全線站區當地安保人員的管理,以及奈洛比營地車輛和人員的出入管理,365
  • 災後送愛心饅頭去老兵基地
    8月31日,臨朐紅色研究會去石家河開發區白家莊沂蒙老兵基地進行慰問援助活動,將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愛心人士捐助的4000元現金和紅色驛站志願者們親手蒸的愛心饅頭送到了白家莊沂蒙老兵災後重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