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權健事件持續發酵
市場監管總局表態
會跟進調查真相
近日,天津聯合調查組分成若干小組進駐權健集團,分別針對輿情關注的「周洋就診」、是否涉嫌誇大宣傳、是否涉嫌非法傳銷、醫療資質、保健食品安全等開展工作。
同時,事件的背後也讓不少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產生疑惑,商家聲稱的產品功效真的靠譜嗎?保健食品到底有什麼功能?該如何正確選購保健食品?今天,消委君一次過給大家解釋清楚!
《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保健食品必須經過註冊或備案。
目前,監管部門依法批准註冊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類,依法備案的保健食品允許聲稱的保健功能為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監管部門批准的27類保健功能
常見的虛假宣傳表述
△點擊可查看大圖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種類,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宣傳疾病治療、預防作用。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切勿聽信將保健食品比成靈丹妙藥的虛假誇大宣傳。
凡有這些虛假宣傳表述的產品,無論是在商超等線下實體店銷售,還是通過網絡、會議、電視、廣播、電話和報刊等方式銷售,都不要購買。同時可以撥打熱線電話12331、12315進行投訴舉報。
到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購買產品,索要正規的銷售憑據,特別要注意有沒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通過網絡、會議、電視、直銷和電話等方式購買產品,也應先行確認資質信息。
仔細查看外包裝標籤標識產品相關信息,做好「四不」:
➣ 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 不要購買標籤上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號的產品。
檢查保健食品包裝上是否註明生產企業名稱及其生產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可到企業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查詢。
➣不要購買標籤或說明書中提及可以預防疾病、有治療功能的產品。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能將保健食品作為靈丹妙藥。
➣ 不要購買標籤上沒有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但聲稱是保健食品的產品。
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小藍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功能有針對性的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使用。相關產品信息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
科學、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和宣傳,凡聲稱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一律不要購買;保健食品廣告中未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的,一律不要購買;不要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購買過程中不要被免費體驗、禮品所誘惑,不要被親情引導、親情營銷及關愛所迷惑;也不要被誇大的功能聲稱和表述所蠱惑。
如遇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的,可以撥打12331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猜你想看
❖ 別籤「雙合同」!會導致購房者承擔更高的首付比例
❖ 吐槽丨碧桂園要求籤訂雙合同 還說不能使用公積金
P.S.更多消費維權資訊盡在消委君的手機網裡面哦!
來源: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 中國食品藥品網、中國消費者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