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消保委組織的網購大閘蟹消費體察報告暨電商銷售大閘蟹品質服務規範立項發布會在南京召開,來自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消費者》雜誌社、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有關領導和嘉賓,以及來自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抖音等電商企業和部分行業協會的領導與會。
據悉,本次消費體察活動是江蘇省消保委連續第二年組織開展針對線上銷售大閘蟹的專題活動,今年與無錫、蘇州、連雲港、淮安、鎮江5市消保委組織聯動開展。本次發布的《網購大閘蟹消費體察報告》顯示,江蘇省市聯動開展的消費體察活動共模擬消費者購買樣品67個批次,分別通過外觀評價、公平秤稱重計量,殘損率及死蟹統計,綑紮、儲運形式及物流速度統計等體察指標,並對蟹卡(券)兌換實物產品等進行了體察,共涉及15個電商平臺,樣本價格區間為150-300元。15個平臺中,8家平臺平均足秤率低於90%,樣品最嚴重缺斤少兩淨重差44%商品宣傳頁面存在明顯誤導、誘導消費者現象,如有的頁面圖上寫著公5兩、母4兩,而標題頁寫著5.5-2.0兩
部分商家設置的賠付截止時間過短,有消費體察員在收到貨物6小時15分申請理賠,卻被告知超6小時不予賠付
智能客服並不「智能」,客服反饋及時性有待進一步提高;
有的蟹卡只標註「888型」「1888型」,而不明示螃蟹數量及大小等重要信息。為此,江蘇省消保委在發布消費體察報告的同時,對有關商家進行了勸導和建議,並結合消費體察中發現的問題,發布了網購大閘蟹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缺斤短兩仍存在,購買需要擦亮眼;宣傳噱頭疑慮多,私下交易不可取;蟹卡亂象仍未了,信息標註應明確;生鮮驗收要當面,申請賠付應及時;解決糾紛要理性,保留憑證好維權。」作為大閘蟹主產地的消費維權組織,江蘇省消保委針對電商銷售大閘蟹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江蘇各級消保委組織對該商品跟蹤體察與評價,由江蘇省消保委起草的《電商銷售大閘蟹品質服務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在中國標準化協會立項。據江蘇省消保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消費品領域制定標準本身就是《消法》賦予消協組織的重要職責,本次團體標準維護消費者權益為前提,從社會信用、企業自律、技術規範等八個方面作了技術性要求,以期彌補服務規範缺失、缺位和服務標準供給不足的問題,切實從源頭上淨化市場消費環境,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初稿共分為七部分近五十條內容。初稿擬對死蟹賠付設統一標準;要求商家將賠付時間延長;針對有的蟹卡提不到貨,商家「跑路」的情況擬設置「保證金」制度等。發布會期間,中國標準化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團體標準制標流程等技術性信息,並對江蘇省消保委發起制定電商銷售大閘蟹品質服務規範給予了充分肯定。據了解,本次省市聯動的網購大閘蟹消費體察活動是由江蘇省消保委委託三一五信息諮詢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組織開展的,《中國消費者》雜誌社、消費網維權新媒體聯盟等消費維權多媒體平臺共同聯辦。往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