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2021-02-07 今晚報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


謠言一:吃蟹黃致癌

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謠言二:螃蟹打針增重

一個疑似向青蟹體內注射不明液體的視頻在網絡熱傳,網民紛紛猜測注射物為胡蘿蔔素、蟹黃膏和尿素精等,引發公眾廣泛討論。

△圖為網絡謠言視頻截圖

四川農業大學水產系教授杜宗君表示,往螃蟹體內注入液體後,環境滲透壓會產生劇變,會導致螃蟹的迅速死亡。漁民、商販不可能為了增加一點點的重量就把活蟹變死蟹,做賠本生意。而視頻中用針筒向螃蟹注入橙色液體極有可能是南方的一種烹飪方式,在上蒸籠前向螃蟹注入料酒和佐料,會更入味。

謠言三:螃蟹注膠

朋友圈流傳一則煮熟的河蟹疑似有膠狀物的視頻,讓愛吃河蟹的朋友倒盡胃口。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

△圖為網絡謠言視頻截圖

謠言四:螃蟹加西紅柿等同吃砒霜

一則「螃蟹和西紅柿同食如吃砒霜」的消息,引發公眾關注。這則消息宣稱螃蟹中的五價砷和西紅柿裡的維生素C會氧化產生砒霜。專家認為,中毒的可能性在現有生態環境及日常飲食的條件下不太可能發生,食用量遠遠不能達到中毒條件。

謠言五:避孕藥餵螃蟹

有傳言稱:「螃蟹是避孕藥餵大的,多吃螃蟹兒童會性早熟。」、「現在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鬆,味道有點苦,可能是餵了避孕藥。」水產專家認為,螃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藥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得不償失。

謠言六:大閘蟹靠激素養肥

「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的,靠的是激素催大的,人吃怎麼會健康呢?」等謠言瘋傳。螃蟹屬於低等無脊椎動物,激素對大閘蟹起不了任何作用,且激素會抑制其性腺發育,反而會導致大閘蟹的蟹黃和蟹膏變少。

謠言七:大閘蟹抗生素餵食超標

網上流傳「大閘蟹用抗生素浸泡防病,餵食超標」。從歷年抽檢來看,包括孔雀石綠、氯黴素、呔喃代謝物、己烯雌酚、甲基睪酮等指標都未超出標準範圍。專家認為,投放抗生素會破壞蟹生存的水質,容易導致死亡。

綜合: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ZAN支持吧~


相關焦點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本文來源:中新網「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闢謠!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農曆九月前後正是吃蟹的好時節可是諸如「吃蟹黃可能致癌」'螃蟹注水增重' '螃蟹打激素'等傳聞卻不絕於耳據媒體報導,連日來,一條有關「蟹黃不能吃」的傳聞,在微博、微信等平臺流傳開:美國紐約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稱蟹黃、蟹膏處化學物質集中、重金屬超標,會致癌……現正值大閘蟹上市之時,這蟹還能吃嗎?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螃蟹注膠?真相是...
    「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大閘蟹靠激素養肥是真的嗎?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秋風起,蟹正黃」,又到一年一度吃蟹的時節。然而,關於螃蟹的謠言也忽然多了起來:「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對近期關於螃蟹的謠言進行了梳理,揭示真相,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此類謠言。
  • 叫停華人吃蟹黃「刷屏朋友圈」,蟹黃究竟能不能吃?
    「秋風起,蟹腳癢。」這癢的還不僅是蟹腳,還有吃貨的心!最近正是吃蟹的好時節,不過,有條消息卻在微信朋友圈裡瘋傳,令人心慌慌。說美國紐約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稱其重金屬超標緻癌!這個消息是真的嗎?螃蟹到底還能不能好好吃了呢?
  • 又到一年吃蟹時,但這些吃大閘蟹的禁忌你知道嗎?
    最近網上更流傳一種說法聲稱在國外的一些相關檢測中中國人非常喜愛的大閘蟹產品有部分被驗出含有致癌物質提醒人們不要食用由此更讓不少喜愛吃蟹的網友表示非常擔心對此,專家說▽據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營養科曲黔營養師介紹,對於網上流傳的一些關於大閘蟹含有致癌物質
  • 大閘蟹最佳品嘗期來哉…
    ▲特大蟹和其它螃蟹放在一起比較大家紛紛前來圍觀這隻剛捕上來的特大蟹,並拍照發朋友圈,著實引來了一波「蟹王熱」。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介紹,今年蟹的個頭普遍比較大,蟹的總體規格是近六七年來最大的一年,規格和品質較往年顯著提升,『公四母三』規格蟹的產量預計比去年增長15%至20%。/今年大閘蟹為啥這麼優秀?
  • 記憶裡的上海味道:上海人吃大閘蟹
    中國人食蟹,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周禮》中的「蟹胥」,據說就是一種青州(今山東)出產的螃蟹醬,有人據此認為我們祖先食蟹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蟹農捕撈螃蟹其實,如果跳出文獻範圍察看考古發掘資料,中國人食蟹的歷史更長。
  • 吃大閘蟹的時候有這些禁忌你需要知道!
    秋風起,蟹黃肥,金秋九月是最適合吃蟹的時候~距離陽澄湖開湖還十幾天,應該很快就能吃到大閘蟹惹~
  • 無籽葡萄沾了避孕藥?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謠言止於真相。對於所謂「無籽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藥」,專家表示,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葡萄,一種是對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對於所謂「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農業部門全面排查,其實,黃瓜「沾花」藥水是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 正確吃蟹:大閘蟹吃法圖解
    揭開蟹蓋  2、將大閘蟹蟹掩(即蟹肚臍部分的一小塊蓋,公蟹母蟹形狀不同)去掉,順勢揭開蟹蓋;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形的蟹胃,應將其丟棄;                    蟹心部分,丟棄  5、用勺柄將陽澄湖大閘蟹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丟棄;
  • 金秋蟹肥膏滿,中秋買蟹要注意啦!
    金秋蟹肥膏滿,中秋節家人朋友聚會,去市場買螃蟹要注意啦!全國到底有多少針眼蟹,你知道嗎?由於為了起到增加收入的目的,大型批發商壟斷這個行業,並使用針管從螃蟹的肚臍處、蟹腿的關節處向海蟹中注入一種海水和化學藥水的混合物。如果注入淡水,螃蟹馬上就會死,如果是注入海水,本身螃蟹體內是可以容納部分海水可以存活的,另外化學藥水主要是提高螃蟹的活動能力,相當於興奮劑類型的化學藥物。這些針眼蟹上市的前一天,大量針眼蟹在夜間已經被注水。
  • 文人與蟹:齊白石畫螃蟹諷日軍橫行
    齊白石畫作《袖手看君行》  老北京螃蟹宴作家梁實秋在早年的美食散文《蟹》中寫道:「在北平吃螃蟹唯一好去處是前門外內市正陽樓。他家的蟹特大而肥,從天津運到北平的大批蟹,到車站開包,正陽樓先下手挑揀其中最肥大者,比普通擺在市場或擔販手中者可以大一倍有餘,我不知道他是怎樣獲得這一特權的。」  說起北京人與螃蟹的緣分,最為老百姓熟知的就是民國時期正陽樓飯莊的螃蟹宴了。作為「八大樓」之一,正陽樓飯莊以經營魯菜為主,當時的招牌菜螃蟹宴可謂譽滿京城,深受顧客喜愛。
  • 吃大閘蟹的禁忌,吃不對小心中毒!
    又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大閘蟹鮮美無比,讓人垂涎三尺!但吃大閘蟹也是有禁忌的,吃的方式不對後果很嚴重。以下我們就來列舉一下吃蟹的禁忌。
  • 這些吃大閘蟹禁忌是真是假?
    但是關於吃大閘蟹,學問很多。吃貨的你,必須要知道。  大閘蟹主要有三大可食部位:肌肉、肝胰腺和性腺。我們先來看下大閘蟹可食用部分的化學組成:大閘蟹也一樣。它的肉和蟹黃蟹膏都有各自的營養特點,對於人體也有不一樣的營養價值,並不存在大寒這種說法。對於大閘蟹這樣的食物可以放心吃,只是在吃大閘蟹的時候由於自身體質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多食不適的表現,所以美味雖好也不能貪吃!
  • 蟹老闆為了嫁大齡女兒,大閘蟹最低折籌嫁妝錢!!
  • 又到一年吃蟹時:體內長滿寄生蟲的螃蟹竟是「外來物種」?還有死蟹瞬間變活蟹!
    今天有市民給我們發來了一段視頻,關於螃蟹的,看見這個視頻,小編著實被噁心了一下(視頻截圖)視頻中,有人將活螃蟹的外殼扒掉,將蟹殼裡面的蟹黃扒到碗裡,竟然出現了很多活著的小蟲子。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舜耕路上的一家大閘蟹專賣店。店老闆從事螃蟹養殖和買賣二十多年,他看了視頻給出了這樣的看法。
  • 螃蟹+啤酒!吃完後男子進了醫院!醫生:螃蟹不能這樣吃…
    醫生詢問得知,昨天晚上9點多加班後,小孫在大排檔上點了兩大份大閘蟹,外加燒烤和啤酒,而啤酒加海鮮是小孫平日最愛的搭配。隨後讓小孫進行尿酸檢查,結果顯示尿酸值是正常人的3倍左右,診斷為髖關節痛風。他提醒,螃蟹和啤酒都屬於高嘌呤的食物,酒精本身就促進尿酸生成,如果同時食用會加重痛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