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吃大閘蟹禁忌是真是假?

2021-02-23 福州科普

初秋時節,大閘蟹上市啦!

蟹膏金黃流油,蟹肉飽滿鮮甜,

一說就嘴饞了!

但是關於吃大閘蟹,學問很多。

吃貨的你,必須要知道。

  大閘蟹主要有三大可食部位:肌肉、肝胰腺和性腺。我們先來看下大閘蟹可食用部分的化學組成:



  大閘蟹味道鮮美,關鍵在於其水溶性成分。此外,核苷酸類鮮味物也對肉類的味道有重要影響。檢測結果表明,池塘蟹所含的5』-肌苷酸和5』-鳥苷酸高於陽澄湖蟹。


其實,不只有大閘蟹被人們說成是大寒食物,經常也會有一些食物被說成寒性的食物。事實上,在現代營養學裡,並沒有寒性食物、溫性食物或者熱性食物的說法。食物對人體的益處,主要是看其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每一種營養成分將在人體正常代謝過程中發揮各自的作用。

大閘蟹也一樣。它的肉和蟹黃蟹膏都有各自的營養特點,對於人體也有不一樣的營養價值,並不存在大寒這種說法。對於大閘蟹這樣的食物可以放心吃,只是在吃大閘蟹的時候由於自身體質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多食不適的表現,所以美味雖好也不能貪吃!


吃大閘蟹會流產這種說法其實沒有科學依據,並不可信。

要知道,大閘蟹的蟹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蟹黃蟹膏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都是有益於健康的呢。

不過,孕期吃螃蟹需要注意幾點:如果你沒懷孕時吃大閘蟹就容易吃肚子疼、拉肚子,很可能是過敏或者腸易激症候群,那麼就建議你還是不吃為妙。

如果一定要吃,一定要徹底煮熟或充分加熱後再吃。大閘蟹雖然好吃,但也不要貪嘴。

這個說法也是由來已久,甚至還有報導稱外國人都不吃大閘蟹,原因也是因為大閘蟹重金屬超標。

大閘蟹喜歡生活在水底或者一些洞穴裡面,主要靠吃水底和洞穴附近的各種水草,也會吃各種昆蟲的幼蟲、蝸牛、貝類、小魚以及腐肉,是一種典型的雜食動物。所以,大閘蟹的這種生活習性可能會使其更容易富集重金屬。

但大閘蟹是否真的會重金屬超標,關鍵要看它所生活的水質和土壤有沒有被汙染。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大閘蟹生活的環境還比較讓人放心,並不存在嚴重的重金屬汙染問題。

但是,如果某些水域受重金屬汙染,比如附近有化工廠等,這些水域裡的大閘蟹就更容易重金屬超標。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自行捕撈食用,更不要去一些不潔淨的水域捕撈,還是從正規途徑購買比較放心。


大閘蟹的確可能被寄生蟲汙染。但是,這並非大閘蟹獨有的問題。

很多水產,比如螺絲、貝類、魚類,甚至牛蛙都可能攜帶寄生蟲。大閘蟹攜帶寄生蟲的能力並不比其他水產兄弟們更強。

寄生蟲雖然可怕,但是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只要你吃的時候注意徹底燒熟,基本就不用太擔心了。不過,現在流行的醉蟹,謹慎嘗試。

很多人說自己吃點螃蟹就會拉肚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像大閘蟹這類水產品中,比較容易攜帶一些致病菌。如果加熱不徹底,細菌不能被徹底殺死,很可能會發生急性腸胃炎,造成腹瀉。

但是,即便是吃徹底做熟的蟹,還是容易拉肚子,那可能是因為對螃蟹過敏,如果過敏還是忍一忍吧,不然吃一次拉一次肚子也是對身體的一種折磨。

再者,現在很多人都有「腸易激症候群」,腸子比較嬌氣,稍一受刺激就容易拉肚子。螃蟹中的蛋白質、脂肪還有膽固醇的含量比較高,和我們日常飲食中的營養比例可能不太一樣。而且,吃螃蟹時很多人都會開懷大吃,喜歡喝點酒,對胃腸道的刺激也不小。所以很多人吃過螃蟹之後會拉肚子。

看來,吃啥都要有個「量」,「開懷大吃」有風險。


來源:科普中國、桐鄉科普、蝌蚪五線譜

相關焦點

  • 吃大閘蟹的時候有這些禁忌你需要知道!
    秋風起,蟹黃肥,金秋九月是最適合吃蟹的時候~距離陽澄湖開湖還十幾天,應該很快就能吃到大閘蟹惹~
  • 吃大閘蟹的禁忌,吃不對小心中毒!
    又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大閘蟹鮮美無比,讓人垂涎三尺!但吃大閘蟹也是有禁忌的,吃的方式不對後果很嚴重。以下我們就來列舉一下吃蟹的禁忌。
  • 又到一年吃蟹時,但這些吃大閘蟹的禁忌你知道嗎?
    喜愛吃蟹的阿紅最近約上一眾吃貨朋友一起去品嘗新上市的大閘蟹,每人都吃了兩個。但曲黔同時表示,雖然沒有相關研究指出大閘蟹致癌,味道鮮美的大閘蟹也不宜多吃。蟹肉性寒,屬於高蛋白食物,其中的蟹黃更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如果食用太多,則難以被人體消化吸收。部分本身存在脾胃虛寒、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問題的人群,使用後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等消化性疾病,所以應該少吃為妙。尤其是老年人及小孩,由於本身消化功能較弱,食用過多螃蟹會加重胃腸道負擔,易引起腹脹、腹痛、便秘等症。
  • 吃個大閘蟹,有那麼多「禁忌」?
    這個時節,大閘蟹當然是不容錯過的,但很多人吃之前總有顧慮和擔憂。1、擔心「黃」膽固醇高,不能吃?蟹黃中確實有很多膽固醇,每 100 克蟹黃中膽固醇含量可能達 400 毫克以上,蟹膏也差不多。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研究已明確:膳食中的膽固醇並不會顯著影響人體內的膽固醇代謝。
  • 【深圳人注意】港售大閘蟹有致癌物?還能不能愉快的吃大閘蟹?
    秋風起,蟹腳癢,每年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都會引發人們對於大閘蟹食品安全問題的探討。
  • 大閘蟹吃法圖解:教你將大閘蟹吃到一絲不掛!
    吃大閘蟹非常講究吃相和吃技。不會吃大閘蟹的人,是連殼帶肉一口咬下去,譁啦譁啦幾下然後再連殼帶肉吐出來。這樣一來,一隻大閘蟹總要糟踏掉三四成肉。「吃過爪、鉗後,再掀起大閘蟹蓋,享用大閘蟹膏或黃,再吃大閘蟹肉,一點都不浪費,且這樣不會走掉熱氣」。圖解大閘蟹吃法10步驟1、剪掉大閘蟹的八隻腳,包括兩隻大鉗,放涼後其中的肉會自動與蟹殼分開,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後來吃。
  • 正確吃蟹:大閘蟹吃法圖解
  • 香辣大閘蟹丨逮大閘蟹咯!那一臉的淚花
    小時候,在外婆家住過一段時間,恰好的夏天,面對一群新夥伴,從扭捏到後來像個假小子,跟著一起,白天捕蟬,日落逮蛐蛐,夜晚捉螢火蟲
  • 記憶裡的上海味道:上海人吃大閘蟹
    大閘蟹的特徵所謂「蟹八件」,是明代工匠發明的一整套吃蟹工具,八件東西分別是小圓砧、腰圓錘、長柄斧、長柄叉、圓頭剪、鑷子、釺子、小匙,蟹八件集墊、敲、劈、叉、剪、夾、剔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是吃螃蟹時必備的好工具。
  • 遠離餐桌上的大閘蟹
    貪慾有毒:大閘蟹是如此普及——從高級餐廳到街邊販賣機——而這種殘忍行為還在遞增。從1991年起,大閘蟹養殖上升了40倍。隨著不斷增長的對「奢侈品」的渴求——以至於不惜任何代價——很多消費者正花錢替殘酷行為買單。養殖業者和漁民一心渴望將利潤最大化,無視動物的境遇。很多螃蟹在被捕撈上來並粗暴地拽離漁網時拽斷了腿。
  • 大閘蟹中被檢出一類致癌物?!
    大閘蟹又出事了……2018年11月,中國臺灣「食藥署」根據統計公布消息,今年截至10月止,中國臺灣自大陸進口的大閘蟹約196噸,其中共有40噸大閘蟹 戴奧辛(dioxin, 又名二噁英)含量超標,不合格比率達20%。抽檢最高超限4倍,達到27皮克/克蟹(1皮克相當於1萬億分之1克)。
  • 太湖大閘蟹被檢出致癌物,已被香港禁售!你還敢吃嗎?
    吃了可能損害免疫系統和生殖功能,港府立刻下令停售。秋意漸濃,正是吃大閘蟹的好時機,可是香港出售的大閘蟹,被驗出致癌物超標五倍,讓好多人都不敢再吃了。導語:大閘蟹同樣也深受深圳人的喜愛,一河之隔的香港查出大閘蟹的問題,對深圳的大閘蟹市場和行情有沒有影響呢?我們的記者也去市場了解了一下。
  • 柿子和酸奶、香蕉一起吃會中毒?真正的禁忌,是這些
    來源丨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初秋的天,舒服到適合大開吃戒。
  • 吃了5顆櫻桃立刻暈倒!這些禁忌你必須知道!
    人快滿了哦~//吃了5顆櫻桃,沒多久便腹痛、頭暈、昏倒在地!眼下正是櫻桃成熟季節,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更重要的是,櫻桃核有毒,千萬不要誤食!>櫻桃雖然口感鮮美,但這些注意事項你不得不知道!給小孩吃櫻桃時,千萬注意不要讓其咀嚼櫻桃核,最好提前處理掉。3、別空腹吃櫻桃。胃酸與櫻桃中的果膠質和可溶性物質相結合,會生成難於溶解的沉澱物,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等。
  • 網友曬網購的大閘蟹「集體翻車」,買完店鋪就關了,這是蜘蛛吧
    說到大閘蟹,這個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了,而且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大閘蟹了。大閘蟹富含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 吃靈芝的禁忌,千萬要注意了!
    本期飲食文化,為大家介紹吃靈芝的禁忌,一定要注意哦。靈芝,又稱為木靈芝、靈芝草,是傳說中的仙草、不死藥。雖然靈芝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雖然靈芝被譽為仙草、不死藥,但是靈芝是不是真像傳說中那麼百無禁忌?
  • 「大胃王」吃播:假吃、催吐,吸引眼球之餘年入百萬!
    在視頻背面,此女生一邊猛吃,一邊猛吐,這些食物大多被吐進了垃圾桶! 20隻豬腳,20斤小龍蝦,486串砂鍋串串……一頓吃完! 1000隻大閘蟹、92根烤腸、80斤比薩、30盆米粉,火熱大比拼! 生吃章魚、變態辣雞腿、爆辣金針菇、吃腐爛龍蝦、生烤一整頭駱駝…… 「吃貴的、吃多的、吃獵奇的」,吃無止境!
  • 大閘蟹最佳品嘗期來哉…
    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介紹,今年蟹的個頭普遍比較大,蟹的總體規格是近六七年來最大的一年,規格和品質較往年顯著提升,『公四母三』規格蟹的產量預計比去年增長15%至20%。/今年大閘蟹為啥這麼優秀?/「一是今年高溫天數少,二是圍網整治後,陽澄湖水質持續改善,所以今年陽澄湖大閘蟹普遍個頭大、品質高。」不過1斤以上的大閘蟹很少見,1.15斤的大閘蟹更是難得。
  • 大閘蟹靠激素養肥是真的嗎?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秋風起,蟹正黃」,又到一年一度吃蟹的時節。然而,關於螃蟹的謠言也忽然多了起來:「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一篇題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是靠激素催大的,人吃了不會健康」等謠言瘋傳。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