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閘蟹非常講究吃相和吃技。不會吃大閘蟹的人,是連殼帶肉一口咬下去,譁啦譁啦幾下然後再連殼帶肉吐出來。這樣一來,一隻大閘蟹總要糟踏掉三四成肉。「吃過爪、鉗後,再掀起大閘蟹蓋,享用大閘蟹膏或黃,再吃大閘蟹肉,一點都不浪費,且這樣不會走掉熱氣」。
圖解大閘蟹吃法10步驟
1、剪掉大閘蟹的八隻腳,包括兩隻大鉗,放涼後其中的肉會自動與蟹殼分開,很容易被捅出甚至是被吸出,因此要留待最後來吃。
2、將蟹掩(即蟹肚臍部分的一小塊蓋,公蟹母蟹形狀不同)去掉,順勢揭開蟹蓋。
3、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
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形的蟹胃,應將其丟棄。
4、吃完蟹蓋輪到蟹身,先用剪刀將多餘的蟹腳、蟹嘴和蟹肺剪掉。
5、用勺柄將蟹身中間一個呈六角形的片狀物挑出來,那是蟹心部分,丟棄。
6、用小勺舀點醋淋在蟹身上,然後把蟹身的蟹黃蟹膏吃乾淨。
7、把蟹身掰成兩半,此時可見成絲狀的蟹肉。只要順著蟹腳來撕,就可以將蟹肉拆出。吃乾淨的蟹殼是完整呈半透明狀的。
8、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節蟹腳尖可充當工具。先用蟹腳尖細的那一頭把蟹腿中段的肉捅出來,再用蟹腳尖粗的那一頭把蟹腿前段的肉捅出來。
9、將蟹鉗分成三段,前兩段都可將蟹殼直接剪開,用勺舀出肉。最後的那隻鉗子,技巧是剪開兩邊,然後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掰兩隻鉗腳,鉗殼就完整地分開了。
10、以此吃法吃出來的蟹殼,雖未必能完整地拼回一隻蟹的形狀來,卻也鋪陳得條理分明,絲肉不剩。
吃完蟹殼洗一洗手,再喝上一杯暖融融的薑茶,一頓飯的時間就吃一隻大閘蟹,也覺得酒足飯飽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轉自特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