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黃」,又叫童子蟹。
六月黃大閘蟹是指沒成年的螃蟹,但陽澄湖六月黃蟹的黃已經肥得快要流出來了,品陽澄湖六月黃大閘蟹已成為夏季的一道風景,俗話說:忙歸忙勿忘六月黃。
對於六月黃,說得清道道的老饕可能並不多,甚至有人將它和黃油蟹混淆。在大多數廣東人心目中,鍾愛的蟹種無外乎是江浙一帶的大閘蟹,這尤物每在中秋時節給飯桌上的人類帶來難以抵擋的誘惑。
而實際上,正宗的六月黃便是「尤物」大閘蟹的前身,俗稱「小尤物」。但是味道卻是鮮美的,肉質也是鮮嫩的時候。內行人是愛吃這個時候的螃蟹。
吃進肚子裡的不止是美味,還有我們蟹農付出的辛勞汗水!
【溫馨提示:蟹肉性寒,不易多食哦!】
小編確認了,這就是家家戶戶想吃到的六月黃——大閘蟹!不止是份正宗的美味,還能升騰起暖暖的幸福感。
「再鮮不過六月黃」,對懂吃蟹的老饕們來說,此等美味是花多少銀子都值得一嘗的,偏偏它卻並不貴,非但遠不似黃油蟹那般天價,就算和成年大閘蟹相比,也便宜許多。
故而,據說蟹農們多是十分捨不得這樣賣掉他們的童子蟹的,「賣一回心疼一回」!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位在陽澄湖養殖十餘年的老蟹農——阿峰。
作為土生土長的陽澄湖人,阿峰有著自己的養殖水域。所以小編也很放心一直以來為大家推薦阿峰的大閘蟹。
阿峰說:大閘蟹要想肉甜,那就一定要好水養。陽澄湖之所以赫赫有名,也是因為陽澄湖水質清澈,放養在湖區裡的大閘蟹天生就是有著鮮甜的口感。
因為陽澄湖是我們大閘蟹的養殖地:水質清澈,水草豐茂,水底遍布硬石。
一米八左右水深的光照和溫度剛好適合大閘蟹的生長,水底爬爬磨白肚子,吃吃粟米南瓜小魚螺螄。
由於水質保護較好,湖底水草豐茂,沾染的土腥氣也很輕。這種環境養出來的大閘蟹,更加膏軟肉甜。
而相對其他地區散養在稻田中的稻田蟹,水質、底泥環境較差、餌料又多是豆製品,口感自然相對就差了許多。
每年三月初,阿峰開始投放蟹苗,這個時候的蟹苗只有1元硬幣大小,放養時從船頭爭相爬進養殖圍網內。
但是大閘蟹的養殖不比養小孩簡單,要想肉質肥美,只靠湖底的水草魚蝦可不夠。
阿峰還為蟹仔們配備了營養餐,玉米粒和帶魚段蒸熟後,就灑進湖裡。不禁感慨,這年頭連螃蟹的夥食都這麼好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阿峰微信
▽ ▽ ▽
幾天前,就有朋友問阿峰:你家的大閘蟹什麼時候可以吃到,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每次阿峰說要想吃到六月黃,就要現在來預訂大閘蟹。現在的大閘蟹第十六次脫殼是鮮美的。
全蟹宴(大多是六月黃)
你沒有看錯,就是所有的螃蟹都鋪滿了整個桌子。主人很任性,客人可以敞開肚皮吃。
接下來就是螃蟹的高光時刻了,「免疫能力」比較低的吃貨,請注意你的口水!
大閘蟹的吃法千萬種,但我還是覺得清蒸最好吃,但是蒸的時間卻不能太久,時間一久蟹油就漏光了,那就莫得靈魂了。
趁著熱乎勁兒打開蟹殼,還挺驚豔的。雖說還沒到時候,但幾乎沒有空殼。
母蟹的黃已經有了,顏色還是比較正宗的金黃偏紅;公蟹膏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少,凝脂狀,一塊一塊黏糊糊的。
除了膏黃,蟹肉也是我的心頭愛。瑩白如雪的蟹肉味道更為鮮甜,口感十分緊緻結實,不需要其他佐料的修飾,只享受這原汁原味的甘甜、惹人心動!
作為一個常年與美食相伴的人,我也沒啥高尚的追求,這輩子只想當一個合格的饕餮客。
不時不食,只要天底下的美食按照季節,能準時出現在我的餐桌上了,就是生平一大幸事。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阿峰微信
▽ ▽ ▽
本文為廣告,不代表本號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