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打了針?無籽葡萄沾了避孕藥?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2021-02-13 寧海發布

農業部近日在京舉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曝光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專家指出,2015年4月,「草莓殘留乙草胺超標」事件,讓北京市昌平區觀光採摘遊客驟降21萬人次,遼寧東港市「五一」期間供應量暴跌至零。謠言不僅引發消費者恐慌,更導致銷量驟降,價格下跌,影響相關產業健康發展。

謠言止於真相。


對於所謂「香蕉浸泡不明液體,吃了有毒」,農業部專家證實,不明液體實為低毒殺菌劑,是為了抑制香蕉有氧呼吸,有利於遠距離運輸。專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其他九大謠言逐一進行了澄清。

對於所謂「又紅又甜的西瓜被打了針」,專家指出,給西瓜打針,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還易腐爛。實驗證明,西瓜打針後,口感酸澀,誰願意費時費力地去給西瓜打針還不討消費者的好呢?這個夏天,大家可以安心做個「吃瓜」群眾。

對於所謂「草莓空心是因為使用了激素」,專家指出,品種、水分、肥料供應、過度成熟、使用膨大劑都會造成草莓空心,僅以空心判斷是不是「激素草莓」並不科學。

對於所謂「無籽葡萄都是沾了避孕藥」,專家表示,無籽葡萄分兩種,一種是天然無種子葡萄,一種是對天然有種子的品種進行無核化栽培獲得的葡萄。

對於所謂「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農業部門全面排查,其實,黃瓜「沾花」藥水是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對於所謂「蘑菇富含重金屬」,專家說,食用蘑菇多是人工無土栽培,不會吸附到土壤重金屬,市場上常見的大宗食用菌並不存在富集重金屬的情況。

對於所謂「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專家澄清,沒有高溫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的「鉤蟲」實為肌肉組織。

針對「45天出籠的白羽雞是激素催大」的謠傳,專家說,白羽雞長得快,是得益於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和科學的遺傳選種技術。

對於網傳「市面上無良商販為了增重將注過水的針孔螃蟹出售」,專家說,試驗證明,給大閘蟹注水極易造成螃蟹死亡,賠本的買賣誰做?

對於所謂「養殖黃鱔是用避孕藥餵大」,專家表示,用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進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的死亡率。

這些謠言你有沒有聽過呢?有的話趕緊也告訴別人吧,讓他們別再輕信謠言了!

□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6日 10 版) 

□ 編輯:二蛋

5人獲救!被困河岸,桑洲民兵火速馳援!

逐夢「大國工匠」,寧海這些人正在做!

寧海這片海,容得下所有碧水逐浪的夢想!

職工住房公積金轉入轉出浙江,程序就是這麼簡單!

寧海」葡萄季「來襲!最甜葡萄採摘地圖火熱出爐~~~

| END


↓ 覺得不錯,就給個吧!

相關焦點

  • 無籽葡萄是因為用了避孕藥? 小編快吐了……快看真相!
    常言道春華秋實,秋天的成熟的水果真不少,不過最近有一個傳言可把愛吃葡萄的人嚇了一跳。      最近,網上有傳言稱,這無籽的葡萄是用了避孕藥的緣故,而且會影響人的生育能力。      西安市民:「這樣的話我肯定不敢買無籽葡萄。」      難道說葡萄無籽是用了避孕藥的緣故?
  • 果農自曝:這種葡萄自己都不吃,因塗了避孕藥,真的?
    ↓↓↓視頻很小,值得觀看真的是如視頻裡的果農所說:無籽葡萄是塗了避孕藥?正從這些層面上來說,無籽葡萄等水果和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更與人們普遍理解的轉基因也無關。2、但葡萄在生產過程中噴施膨大劑後,會變得個大粒飽,畝產量也可增產50%到80%左右。3、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追求產量和賣相,一些葡萄園果農會大量噴施膨大劑,基本已成為潛規則。4、雖然果農的目的並不是讓葡萄無籽,但膨大劑中含有避孕藥成份,其副作用則是影響葡萄種子發育,使葡萄無籽。
  • 無籽西瓜是用避孕藥處理的?近期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較真鑑定:純屬謠言隨著夏天的臨近,聖女果(俗稱小西紅柿)、彩椒、紫薯、小南瓜、小黃瓜等蔬菜大量上市。而網上卻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聖女果、彩椒、紫薯都是轉基因食品,人們吃了並不安全。
  • 十大食品流行謠言真相解讀
    食品謠言2  人造雞蛋能當桌球打  ☭真相解讀  橡皮蛋其實只是「不合格」的雞蛋,並非人工製造的假雞蛋。正常的雞蛋如果在低溫下保存時間過長,蛋黃也可能變硬而成為「橡皮蛋」。  食品謠言4  食用浸出油不安全  ☭真相解讀  浸出法在我國和歐美國家已成主流制油工藝。無論是壓榨工藝還是浸出工藝生產出來的油,符合食用油質量標準和衛生標準就是安全的油。
  • 西瓜打針變甜、黃瓜筆直就是噴了藥?安徽食藥監揭穿九大謠言
    事實真相:假若用針頭給西瓜注射,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易腐爛,西瓜打針圖個啥?事實真相:其實,沒有「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面長「鉤蟲」實為肌肉組織。事實真相: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償失。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有關食品方面特別顛覆認知的謠言,建議消費者先要多打問號、不傳謠;要多向專業機構和人士求證;還應該多看科普,淨化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
  • 吃一次肉等於吃5粒避孕藥?6月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較真鑑定:嚴重誤導一篇題為《中科院:吃一次肉相當5粒避孕藥,六成小學生體內檢出獸用抗生素》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強調,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了「抗生素汙染」的研究,研究發現「吃一次肉相當於5粒避孕藥,飯桌上的雞鴨豬牛魚全都淪陷」。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對此進行闢謠,網傳文章內容不實,謠言引用的研究為《廣州地化所獲取抗生素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該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環境抗生素汙染,以及避免細菌耐藥性和耐藥基因的進一步傳播等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支持。
  • 雲縣202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簡報(第一期)
    為認真履行好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職責,維護好農產品市場秩序和消費安全,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農產品,雲縣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對蔬菜、水果農藥殘留做好監測工作
  • 2018 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了幾個?(二)
    最近,微信總結出2018年度在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謠言上榜吧。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打了破傷風針後得了蕁麻疹?患者懷疑注射液質量問題
    在杭州工作的柯先生給我們錢江臺的微信報料平臺留言,說是8月13號的時候,他的腳被玻璃割破了,為了安全起見,他就去了杭州餘杭崇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了破傷風
  • 章魚 | 時隔四年,鄭家榆終於出面澄清不實謠言
    但鄭家榆的事業似乎就此止步,在09年息影退圈後,時隔四年重新回歸的鄭家榆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拍戲,而是澄清多年來的不實謠言。章魚哥想說,在娛樂圈打滾哪個不會沾點花邊新聞,但又過氣的女明星可能就鄭家榆一人吧。重新回歸大家視線的鄭家榆出面澄清,這些年所有的謠言並非屬實。
  • 加拿大讓寵物避孕:或不閹割讓貓狗 改用避孕藥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有朝一日讓寵物避孕可能就像帶它們去打預防針一樣簡單。本期話題「注意!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螃蟹注膠?真相是...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夏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開展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專題會議
    為切實落實夏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所轄片區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及食品安全等各項工作,2020年3月8日,夏商(中埔)農產品批發市場在二樓會議室召開中埔市場安全生產專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