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次肉等於吃5粒避孕藥?6月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2021-02-13 食藥輿情

本榜單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騰訊較真平臺、騰訊指數聯合發布。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

較真鑑定:嚴重誤導

一篇題為《中科院:吃一次肉相當5粒避孕藥,六成小學生體內檢出獸用抗生素》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強調,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了「抗生素汙染」的研究,研究發現「吃一次肉相當於5粒避孕藥,飯桌上的雞鴨豬牛魚全都淪陷」。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對此進行闢謠,網傳文章內容不實,謠言引用的研究為《廣州地化所獲取抗生素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該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環境抗生素汙染,以及避免細菌耐藥性和耐藥基因的進一步傳播等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支持。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一則題為《醫生警告再三:吃完香蕉30分鐘內,別沾它,當心「吸引」癌細胞》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稱,吃完香蕉半個小時內喝酸奶會致病,甚至還會激活癌細胞。此外,哈密瓜和土豆也不能與香蕉同食。上海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酸奶本身就是經乳酸菌使牛奶蛋白質變性後形成,而水果中的有機酸即使讓蛋白質變性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此外酸奶進入胃也要被胃酸消化,一般不會導致腹瀉。酸奶和香蕉同時吃,在營養上不但沒有任何不利之處,反而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營養素互補。另外,香蕉與哈密瓜和土豆同吃也不會「相剋」。總之,健康人群,適量適度,都不會有大問題。

較真鑑定:錯誤歸因

一篇題為《看完這篇,我再也不敢喝珍珠奶茶了》的報導稱,14歲女孩喝珍珠奶茶後,幾天無法排便,還肚子疼,檢查發現,患者體內全是顆粒狀陰影,胃腸道全是高密度重金屬沉積,醫生認定是病人喝奶茶導致的。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闢謠稱,奶茶裡的「珍珠」是木薯澱粉製成的小球。即便是胃腸道充滿了奶茶裡的珍珠,也不可能變成「重金屬沉積」。另外,所謂「大量連續食用奶茶中的珍珠極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完全是妖魔化食品添加劑時臆想出來的危害。當然,珍珠奶茶並不是一種好的飲料。高糖、高脂、高熱量,建議公眾少喝這樣的飲料、多喝健康飲料。

較真鑑定:嚴重誤導

網傳楊梅不能和海鮮一起吃,因為楊梅中的維生素C會和海鮮中的砷類物質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砒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這一說法本質還是揪著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海鮮一起食用,如同吃砒霜,實際上是放大了食物鏈的生物富集作用。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內的砷主要為有機砷,毒性比較小。而要想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並不是加點維生素C這麼簡單。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網上流傳一篇題為《醫生在(再)三警告:土豆與它搭配,等於在「餵養」癌細胞,早知早好》的文章,文章稱:「土豆會在人體的胃腸道產生大量的鹽酸,西紅柿在強酸性環境中會產生水不溶性沉澱,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該文提醒,更可怕的是,土豆和西紅柿同食就等同於是在「餵養癌細胞」。中國營養學會和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合作進行食物是否相剋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土豆與西紅柿同食不會引起中毒。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發芽土豆或未成熟的西紅柿。

文/食藥輿情原創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

圖/全民較真

相關焦點

  • 無籽西瓜是用避孕藥處理的?近期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較真鑑定:純屬謠言隨著夏天的臨近,聖女果(俗稱小西紅柿)、彩椒、紫薯、小南瓜、小黃瓜等蔬菜大量上市。而網上卻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聖女果、彩椒、紫薯都是轉基因食品,人們吃了並不安全。
  • 這東西千萬別吃了!吃一次等於5顆避孕藥,10顆搖頭丸!
    編者按:你涮火鍋時一定吃過各種丸子,但是一顆丸子含有十餘種添加劑你知道嗎?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患者千萬別吃!凍丸藏貓膩 "仿肉"丸子成本低從事餐飲工作的一個小夥伴曾經算過一筆小帳:新鮮牛肉要40元一斤,自己手工製作,一般按照一斤肉,配三兩澱粉,再加三個蛋清,再加上一些蒜末、蔥末等去搭配,做出來的丸子重量就一斤多一點,這樣算下來,每斤牛肉丸的成本就要40元。要真用上牛肉、蟹肉,那廠家會虧死去。
  • 這幾類人吃楊桃等於吃毒藥?這次不是謠言!食藥監已發布安全提醒
    每年10月前後,正是楊桃大量上市的時節。楊桃口感爽脆,吃起來較為清甜,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最近,一條「楊桃吃錯會致命」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稱楊桃含有毒性,曾有一名尿毒症患者因吃了兩顆楊桃而送命。記者核實發現,「吃錯楊桃會導致中毒」的傳言並非聳人聽聞,因為楊桃中含有會導致腎損害的毒性物質,對於腎臟功能不全、腎病等患者來說,楊桃十分危險。多地食藥部門近期已對此發布安全提醒,幾類特定人群不能食用楊桃。
  • 孕婦適合吃柚子嗎?
    孕婦能吃柚子嗎?孕婦吃柚子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C,柚子中的維C含量大大超過其他水果,每100克柚肉中含維C為57毫克,是梨的10倍。孕婦吃柚子還可以促進食慾,治療消化不良等症狀。所以孕婦可以吃柚子的。  3、柚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P,具有清除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多吃可預防狹心症、心臟病的發生。  4、柚子可以有效治療感冒、緩解咽喉疼痛。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孕媽媽患上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不要擅自用藥。柚子可以降火氣、抑制口腔潰瘍,此時不妨食用一些柚子。  5、鮮柚肉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份,是糖尿病病人的理想食品。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本文來源:中新網「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
  • 果農自曝:這種葡萄自己都不吃,因塗了避孕藥,真的?
    ↓↓↓視頻很小,值得觀看真的是如視頻裡的果農所說:無籽葡萄是塗了避孕藥?正從這些層面上來說,無籽葡萄等水果和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更與人們普遍理解的轉基因也無關。2、但葡萄在生產過程中噴施膨大劑後,會變得個大粒飽,畝產量也可增產50%到80%左右。3、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追求產量和賣相,一些葡萄園果農會大量噴施膨大劑,基本已成為潛規則。4、雖然果農的目的並不是讓葡萄無籽,但膨大劑中含有避孕藥成份,其副作用則是影響葡萄種子發育,使葡萄無籽。
  • 這些藥千萬別和柚子同吃……
    柚子雖好,但不宜和藥物同吃。▶降壓藥+柚子:低血壓柚子本身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本身即有降壓功效,加上它還能使降壓藥的血藥濃度增高,故服用降壓藥時吃柚子,相當於增大了藥量,可能使血壓驟降。▶降脂藥+柚子:傷害肝臟如果在服這類藥時吃大量柚子,會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肝損傷、橫紋肌溶解等不良反應的風險。
  • (速覽緊急避孕藥的五大危害)
    緊急避孕     婦科專家說,緊急避孕藥一般用於正常避孕方法失敗的72小時內使用,由於該藥使用不受月經周期限制,有些圖方便的女性將其當做常規避孕藥經常服用。但常用此藥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對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甚至造成卵巢提前「衰老」,雌激素分泌越來越少甚至突然消失。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無籽葡萄沾了避孕藥?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專家指出,2015年4月,「草莓殘留乙草胺超標」事件,讓北京市昌平區觀光採摘遊客驟降21萬人次,遼寧東港市「五一」期間供應量暴跌至零。謠言不僅引發消費者恐慌,更導致銷量驟降,價格下跌,影響相關產業健康發展。
  • 吃避孕藥,竟然能治痘痘?
    網上流傳著一個「偏方」:吃避孕藥能夠調節內分泌,從而讓皮膚不再長痘。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螃蟹注膠?真相是...
    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
  • 臺食藥署推翻謠言!
    食用油常常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臺灣地區也出現了.近日臺灣地區熱門社交軟體Line(類似微信)流傳一篇文章,稱市面上食用油品使用熱溶劑己烷萃取,殘留在食用油品中,將危害人體健康,這引發了民眾恐慌。流傳在臺灣地區網絡上——「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的這篇文章,認為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使用化學物品萃取食用油脂,而非透過「古早傳統物理壓榨方式」,使得葵花籽等植物提煉出來的油,殘有化學物質,破壞天然成分,若被被吃下肚,恐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 蘋果和它一起煮,等於天然「止咳方」,止咳潤肺,勝過止咳藥
    深秋以後,寒風瑟瑟,天氣冷了以後,非常容易著涼,很多老年人抵抗力差,感冒和咳嗽容易侵擾,生活中有很多水果羹,比止咳藥都要管用,還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秋風起,蟹正黃」,又到一年一度吃蟹的時節。然而,關於螃蟹的謠言也忽然多了起來:「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對近期關於螃蟹的謠言進行了梳理,揭示真相,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此類謠言。
  • 這菜是腸道清潔工,吃一次等於「身體大掃除」,過年也不要錯過它
    馬上就要過年了,我家也已經早早的就準備好了過年的食材,肉什麼的也是早就買好了,過年期間的肉漲價簡直讓你懷疑人生,所以我們還是早下手比較好。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闢謠專區】7月謠言很害人 專家一一擊破
    7月已經結束,又有一批謠言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都被哪些「套路」過?
  • 這些藥也千萬別和柚子同吃…
    據北京晨報報導,湖北就曾出現這樣的案例,一個老人為了降壓,吃了2片降壓藥,之後又吃了小半個柚子。半個小時後就感覺頭暈得厲害,心跳也很快,甚至在送醫院的半路上暈了過去。醫院接診後發現:老人的血壓很低,超過了降壓藥的作用限度,之所以至此,罪魁禍首正是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