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榜單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騰訊較真平臺、騰訊指數聯合發布。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
較真鑑定:嚴重誤導
一篇題為《中科院:吃一次肉相當5粒避孕藥,六成小學生體內檢出獸用抗生素》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強調,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了「抗生素汙染」的研究,研究發現「吃一次肉相當於5粒避孕藥,飯桌上的雞鴨豬牛魚全都淪陷」。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對此進行闢謠,網傳文章內容不實,謠言引用的研究為《廣州地化所獲取抗生素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該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環境抗生素汙染,以及避免細菌耐藥性和耐藥基因的進一步傳播等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支持。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一則題為《醫生警告再三:吃完香蕉30分鐘內,別沾它,當心「吸引」癌細胞》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稱,吃完香蕉半個小時內喝酸奶會致病,甚至還會激活癌細胞。此外,哈密瓜和土豆也不能與香蕉同食。上海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酸奶本身就是經乳酸菌使牛奶蛋白質變性後形成,而水果中的有機酸即使讓蛋白質變性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此外酸奶進入胃也要被胃酸消化,一般不會導致腹瀉。酸奶和香蕉同時吃,在營養上不但沒有任何不利之處,反而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營養素互補。另外,香蕉與哈密瓜和土豆同吃也不會「相剋」。總之,健康人群,適量適度,都不會有大問題。
較真鑑定:錯誤歸因
一篇題為《看完這篇,我再也不敢喝珍珠奶茶了》的報導稱,14歲女孩喝珍珠奶茶後,幾天無法排便,還肚子疼,檢查發現,患者體內全是顆粒狀陰影,胃腸道全是高密度重金屬沉積,醫生認定是病人喝奶茶導致的。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闢謠稱,奶茶裡的「珍珠」是木薯澱粉製成的小球。即便是胃腸道充滿了奶茶裡的珍珠,也不可能變成「重金屬沉積」。另外,所謂「大量連續食用奶茶中的珍珠極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完全是妖魔化食品添加劑時臆想出來的危害。當然,珍珠奶茶並不是一種好的飲料。高糖、高脂、高熱量,建議公眾少喝這樣的飲料、多喝健康飲料。
較真鑑定:嚴重誤導
網傳楊梅不能和海鮮一起吃,因為楊梅中的維生素C會和海鮮中的砷類物質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砒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這一說法本質還是揪著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海鮮一起食用,如同吃砒霜,實際上是放大了食物鏈的生物富集作用。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內的砷主要為有機砷,毒性比較小。而要想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並不是加點維生素C這麼簡單。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網上流傳一篇題為《醫生在(再)三警告:土豆與它搭配,等於在「餵養」癌細胞,早知早好》的文章,文章稱:「土豆會在人體的胃腸道產生大量的鹽酸,西紅柿在強酸性環境中會產生水不溶性沉澱,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該文提醒,更可怕的是,土豆和西紅柿同食就等同於是在「餵養癌細胞」。中國營養學會和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合作進行食物是否相剋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土豆與西紅柿同食不會引起中毒。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發芽土豆或未成熟的西紅柿。
文/食藥輿情原創整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
圖/全民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