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人吃楊桃等於吃毒藥?這次不是謠言!食藥監已發布安全提醒

2021-02-17 上海網絡闢謠

每年10月前後,正是楊桃大量上市的時節。楊桃口感爽脆,吃起來較為清甜,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最近,一條「楊桃吃錯會致命」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稱楊桃含有毒性,曾有一名尿毒症患者因吃了兩顆楊桃而送命。

關於楊桃的安全提醒

楊桃真的有毒嗎?記者核實發現,「吃錯楊桃會導致中毒」的傳言並非聳人聽聞,因為楊桃中含有會導致腎損害的毒性物質,對於腎臟功能不全、腎病等患者來說,楊桃十分危險。多地食藥部門近期已對此發布安全提醒,幾類特定人群不能食用楊桃。

微博截圖

據中國科協平臺「科普中國」及健康時報介紹,由於醫學水平有限,楊桃的有毒物質直到2013年才由巴西科學家宣布分離出來。吃楊桃中毒,可能與楊桃中含有的一種神經毒素和草酸成分有關。目前理論上最有可能的中毒機理是:正常人食用楊桃後會將楊桃中的「有毒因子」通過腎臟排出體外,但對於腎臟功能不全或者尿毒症病人來說,很難將毒素排出,從而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出現損傷,然後上皮細胞足突受損,接著就會引發產生血尿等一系列的反應,嚴重者會神經中毒、意識障礙甚至死亡。

楊桃中毒的具體症狀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消化系統,主要表現為嘔吐、頻繁打嗝等;二是精神方面,主要包括煩躁、失眠、意識障礙等症狀;三是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休克甚至死亡。

近年來,楊桃致人中毒的案例也有不少。美國FDA有毒植物資料庫顯示,1998和2003年都出現過楊桃對透析患者有腎毒性、神經毒性的報告。今年5月,據我國臺灣媒體報導,臺中的林女士因腎功能不全,吃了一顆楊桃後,無法代謝其中含有的神經毒素導致中毒,出現了嘔吐、躁動等症狀,經洗胃後才康復。2006年,廣州日報也報導過一位身患尿毒症並接受血透的70歲老人,因食用楊桃深度昏迷10天,經全力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

專家提示,一般情況下,健康的正常人食用楊桃很少會發生中毒情況;但是也要注意「限量食用」。一是要避免空腹食用楊桃,減少刺激;二是要「淺嘗輒止」,每次食用楊桃不超過1個。而對於腎病患者、腎功能不全的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嬰幼兒,以及對楊桃存在過敏的人群,更要避免食用楊桃、楊桃汁、或楊桃罐頭等加工產品。

 

資料來源:健康時報、科普中國、四川食品藥品監管微博


微信又改版了

為了能最快最方便地找到「上海網絡闢謠」

您可以將我們的微信號設置成「星標」,標上的方法很簡單 ↓


輯:SH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郵箱:shwlpy@qq.com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上海網絡闢謠」微信公眾號

商務合作或諮詢其他事宜請聯繫:

shwlpy@qq.com

點擊閱讀原文,一起來跟謠言較真吧!

相關焦點

  • 吃一次肉等於吃5粒避孕藥?6月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本榜單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騰訊較真平臺、騰訊指數聯合發布。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當然,珍珠奶茶並不是一種好的飲料。高糖、高脂、高熱量,建議公眾少喝這樣的飲料、多喝健康飲料。
  • 食藥監總局緊急通知:這些貝類海鮮絕對不能吃!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這些地區的貝類海鮮大家儘量不要買了,一旦誤食中毒,趕緊撥打120!!!視頻長1分22秒說到赤潮,不知道有多少人聽說過…雖然看起來很好看也很神奇,但其實它可是一個「美麗殺手」!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華"或"紅色幽靈"。
  • 攜手打擊網絡謠言!食藥監系統98家單位接入微信闢謠中心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及98個地方各級食藥監管部門的微信公眾號接入微信闢謠中心,開啟政企合作打擊網絡謠言的新模式,實現食藥監部門專業性、
  • 桂林3人吃野菌中毒後續:2人不幸離世,食藥監所長捐器官救他人
    蔣明軍妻子趙豔娟介紹,8月29日下午,蔣明軍和同事共3人下鄉回來在路邊撿了部分野菌帶回煮食,第二天覺得身體不適,之後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被送到醫院打針治療。當時,從表面上看著不是很嚴重,但其實內臟器官已受損害。
  • 孕婦吃楊桃有什麼好處 楊桃的四種保健食譜
    也會減少口感的,如果我們變得花樣來吃,那就大不一樣哦。  2.醋漬楊桃 新鮮楊桃1枚,紅醋50毫升。將楊桃以清水洗淨,後用水果刀一分為二;將鮮果放人杯中,加紅醋浸10分鐘後取出,慢慢嚼服。此桃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可用以治療消化不良,胸悶腹脹等病症。  3.楊桃芡米粥 陽桃、晚米各100克,芡米50克,白糖50克。
  • 食藥闢謠|這11個危言聳聽的謠言不可信!
    進入2018年,食品謠言仍然屢禁不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治理謠言的重要性。專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於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  「眼球博弈」已成為謠言傳播中的最大動機。
  • 拉麵不能吃?豬肉裡摻老鼠肉?這11個危言聳聽的謠言不可信!
    進入2018年,食品謠言仍然屢禁不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治理謠言的重要性。專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於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眼球博弈」已成為謠言傳播中的最大動機。
  • 冬至吃湯圓,這幾類人卻要注意不能多吃
    今天是冬至廣東的習俗就是吃湯圓
  • 醫生再三提醒:吃紅棗時,不能配「此物」,否則等於「慢性服毒」
    但是很多人還在繼續使用冬季大補的食材,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中醫認為,春季天氣乾燥,每天吃一點紅棗不但可以養護肝臟,還能排出腸道的垃圾毒素。那麼你知道吃紅棗的好處與禁忌嗎?醫生再三提醒:吃紅棗時,不能配「此物」,否則等於「慢性服毒」!
  • 江西人的朋友圈這兩天傳瘋了!真相是……
    隨後,泉州喜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該視頻是謠言。晉江警方介入後,很快就抓獲製作謠言、涉嫌損壞商品聲譽罪的江蘇人劉某。劉某交代,他因為沒事幹,想找點有趣、好玩的事情做,便製作該視頻,並發布在微信群,他也沒想到後來傳播這麼廣,影響這麼大。紫菜是塑料做的?
  • 民間中草藥:楊桃
    不過楊桃這種水果不但滋味誘人營養價值也特別高,人們食用以後還能保健身體,下面是對它功效與作用具體介紹,喜歡吃楊桃的人可以重點看一看。,並能阻止乳酸生成,能防止人體因身體內乳酸過高而出現身體疲勞,經常吃楊桃能提高人體的抗疲勞能力。
  • 射洪食藥監關於仁和鎮「麵包中的肉鬆是棉花」視頻的通告
    林某因撒布謠言,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7天。5月26日,一女子謠傳「藝事達」品牌的肉鬆麵包是棉花做的,後通過現場檢查,未發現瘋傳視頻中的肉鬆麵包廠家有任何採購、使用棉花的跡象,該企業肉鬆主要使用雞肉生產,肉鬆生產工藝無異常。
  • 雲陽2018食品藥監處罰表公布,各種常用常吃在列!;神奇!蔈草長著有800年樹齡的夫妻樹!
    ,各種常用常吃在列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安全是現在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大家生活是提高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添加劑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用每天操碎了心小花在雲陽政府網看到了雲陽縣食藥監分局20180224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2018年第
  • 專業醫生告誡:腎病患者千萬不能吃這5類食物,有人吃出腎衰竭!
    腎病患者老劉,肌酐指標偏高,同時還有高血壓,聽說香蕉能夠幫助降血壓,想著血壓高對腎臟壞處很大,就買來些香蕉吃。結果就出事來,家人發現的早,及時送到來醫院。1、 楊桃楊桃含有一種神經毒素,會導致情緒混亂,尿毒症患者吃來楊桃還會發生中毒反應。重點強調:所有腎病患者都不建議食用楊桃。
  • 科普丨已致42人死亡!緊急提醒:這類「藥材」不可誤食!
    近日,從雲南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015—2019年,雲南省累計發生33起因自行烹調食用烏頭類藥材導致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毒174人,死亡42人,病死亡率為24.14%。日前,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發出提醒:「(黃)草烏、附子是毒性中藥材,不是食品,嚴禁作為食品、藥膳食用。」秋冬季節,雲南省部分地區民間有煮食草烏、附片等烏頭類中藥材「進補」的習俗,也有部分民眾將其製成藥酒服用,認為可以滋補身體、驅寒止痛。因烏頭鹼毒性極大,若自行加工不當、食(飲)用過量,極易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
  • 老虎斑、東星斑還有鰻魚,省食藥監提醒:吃這種魚小心中毒,嚴重可致死!
    在近日,廣東省食藥監部門發出提醒,呼籲市民儘量避免食用1.5公斤以上的深海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超過1.5公斤的大魚有毒不成?據食品營養專家介紹,雪卡毒素一般來自於一些海藻的藻類,魚吃了有毒的藻類,雪卡病毒就會在魚體內積累,濃度也會越來越高,這個毒素對魚是沒有影響的,但是人吃了有毒素的魚就會中毒。
  • 【緊急】國家食藥監總局提醒:這兩種酒,立即停止銷售或飲用!已被銷往河南....
    國家食藥監總局:假酒已銷往河南、廣東、海南、貴州和雲南等地經查,該酒標示為「菲朗氏調配威士忌」(標稱生產商為蓬萊市威亞德葡萄酒有限公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部署河南、廣東、海南、貴州和雲南等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購進假冒產品的經營者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並協助公安機關開展犯罪調查,控制產品風險;酒吧等經營者凡採購並銷售上述兩種產品的,
  • 【闢謠】評測員吃了一口棉花,只為了告訴你肉鬆餅不是棉花餅!
    網絡上熱傳的視頻內容是這樣子的。
  •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慎食赤潮地區貝類海鮮,或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微信發布消費提示。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該藻種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 食藥監總局:天津同仁堂發布藥品虛假宣傳廣告
    該產品通過廣播健康諮詢方式發布虛假廣告,利用患者宣稱「服用一個月,心不悶,氣不短,人也有了力氣;吃三個月,心臟病明顯好轉」等。  二、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冠脈通片」。該藥品為處方藥,不得在大眾媒介發布廣告,其通過報紙媒介發布虛假廣告,宣稱「服用第一個階段,胸悶胸痛,心慌氣短及乏力等症狀逐漸消失;服用第二階段,輕度心臟病,心絞痛,冠心病逐漸恢復」等。  三、紅桃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兩儀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