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西瓜是用避孕藥處理的?近期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2021-02-12 全民較真-騰訊新聞

本榜單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騰訊較真平臺聯合發布。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隨著夏天的臨近,聖女果(俗稱小西紅柿)、彩椒、紫薯、小南瓜、小黃瓜等蔬菜大量上市。而網上卻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聖女果、彩椒、紫薯都是轉基因食品,人們吃了並不安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這幾種農產品和轉基因沒有任何關係。比如,西紅柿的祖先原本就個頭小,後來因為人們喜歡個頭大的,就選育出了大西紅柿。我們不能以不常見為標準,來判斷一種產品或作物是不是轉基因。我國市場上的聖女果、紫薯、彩椒等只是自然演變和人工選擇產生的品種。

較真鑑定:純屬謠言

網傳「無籽西瓜是用避孕藥處理的,含有大量激素,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官方微博發文闢謠稱,實際上,無籽西瓜的產生和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無籽西瓜是採用雜交的方法培育而成。人們用秋水仙素處理西瓜,將普通的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雜交,形成了三倍體西瓜。而三倍體西瓜沒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產生種子,也就沒有籽。

較真鑑定:嚴重誤導

大部分人認為,紅皮蛋營養會好一點,所以在買雞蛋的時候會更加傾向於紅皮蛋。對此,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靜波闢謠稱,決定雞蛋營養價值的是蛋清和蛋黃。在蛋殼形成的末期,母雞輸卵管裡的細胞分泌色素形成蛋殼的顏色。蛋殼顏色不同主要是因為蛋殼表面的色素比例不同。顏色的不同不會影響雞蛋的營養價值。母雞的品種不同也會影響蛋殼顏色。僅依靠顏色來決定它是否為土雞蛋也是沒有根據的。

較真鑑定:缺乏依據

網上有消息稱「喝純淨水會缺鈣」。微信公眾號「青島網絡闢謠」發文稱,飲用水的作用是「補水」,不是補鈣。影響機體鈣營養狀況的因素很多,而飲用水顯然也不是鈣元素的主要來源,目前也尚未有研究表明純淨水與缺鈣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由於純淨水在加工過程中去掉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過濾掉了礦物質,因此純淨水不宜作為日常飲水長期飲用。從科學、經濟和衛生的角度綜合考慮,白開水是最適合人體的飲用水。

較真鑑定:嚴重失實

網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綿白糖加入工業酸、白砂糖加入「石灰澱粉混合物」。對此,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發文稱,「綿白糖加入工業酸」這種製作工藝根本不存在。國家標準規定最低等級的一級綿白糖的總糖分在97.9%以上,不可能發生有大量酸、鹼存在的情形,而且大量酸或鹼也會嚴重影響口感。我國白砂糖生產工藝主要採用亞硫酸法或碳酸法,無論是哪種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都不會添加澱粉或「石灰澱粉混合物」。澱粉遇熱糊化,遇酸會水解,假若將澱粉添加到食用糖製作中,會增加清淨難度,影響蔗糖結晶,不僅增加了生產能耗,還會降低產糖率。白砂糖的蔗糖純度很高,化學性質十分穩定,根本無需為延長保質期而添加其他東西。

相關焦點

  • 吃一次肉等於吃5粒避孕藥?6月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較真鑑定:嚴重誤導一篇題為《中科院:吃一次肉相當5粒避孕藥,六成小學生體內檢出獸用抗生素》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章強調,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了「抗生素汙染」的研究,研究發現「吃一次肉相當於5粒避孕藥,飯桌上的雞鴨豬牛魚全都淪陷」。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對此進行闢謠,網傳文章內容不實,謠言引用的研究為《廣州地化所獲取抗生素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該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環境抗生素汙染,以及避免細菌耐藥性和耐藥基因的進一步傳播等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支持。
  • 攜手打擊網絡謠言!食藥監系統98家單位接入微信闢謠中心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及98個地方各級食藥監管部門的微信公眾號接入微信闢謠中心,開啟政企合作打擊網絡謠言的新模式,實現食藥監部門專業性、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西瓜打針變甜、黃瓜筆直就是噴了藥?安徽食藥監揭穿九大謠言
    事實真相:假若用針頭給西瓜注射,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易腐爛,西瓜打針圖個啥?事實真相:其實,沒有「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面長「鉤蟲」實為肌肉組織。事實真相: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償失。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有關食品方面特別顛覆認知的謠言,建議消費者先要多打問號、不傳謠;要多向專業機構和人士求證;還應該多看科普,淨化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但是關於螃蟹的謠言如「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你是否聽說過?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
  •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然而,關於螃蟹的謠言也忽然多了起來:「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對近期關於螃蟹的謠言進行了梳理,揭示真相,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此類謠言。有傳言稱:「螃蟹是避孕藥餵大的,多吃螃蟹兒童會性早熟」「現在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鬆,味道有點苦,可能是餵了避孕藥。」水產專家認為,螃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藥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得不償失。
  • 無籽葡萄沾了避孕藥?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農業部近日在京舉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日活動,曝光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螃蟹注膠?真相是...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速覽緊急避孕藥的五大危害)
    緊急避孕     婦科專家說,緊急避孕藥一般用於正常避孕方法失敗的72小時內使用,由於該藥使用不受月經周期限制,有些圖方便的女性將其當做常規避孕藥經常服用。但常用此藥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對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響,甚至造成卵巢提前「衰老」,雌激素分泌越來越少甚至突然消失。
  • 食藥闢謠|這11個危言聳聽的謠言不可信!
    進入2018年,食品謠言仍然屢禁不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治理謠言的重要性。專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於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  「眼球博弈」已成為謠言傳播中的最大動機。
  • 臺食藥署推翻謠言!
    食用油常常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臺灣地區也出現了.近日臺灣地區熱門社交軟體Line(類似微信)流傳一篇文章,稱市面上食用油品使用熱溶劑己烷萃取,殘留在食用油品中,將危害人體健康,這引發了民眾恐慌。9月18日結果出爐,食藥署抽驗20件市售油品,包括「得意的一天葵花油」、「統一大豆色拉油」等產品,其己烷殘留量均低於0.1ppm,全都合格,民眾可放心使用食用油。
  • 【謠言周刊】近期這20起謠言肆意傳播!你被蒙蔽過嗎
    巴東小孩被挖眼睛湖北55月11日福州連江琯頭有兒童被拐福建65月11日人販子窩點被查    被囚在鐵籠中的孩子們得救全國75月11日吉林某學校初中三年級全體學生甲醛中毒吉林85月12日飛機撒藥治白蛾>河北165月14日雷某嫖娼被「電擊」和毆打全國175月15日5月20日火箭軍進入廈門集結福建185月16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評比「全國醫改先鋒百強醫院」全國195月16日工作人員用蒜苔蘸甲醛保鮮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延安多家餐飲店被食藥局指定用醋 用戶敢怒不敢言
    「玖樂」牌的醋,說是為了規範管理,並且這家醋質量很好,以後你們就用這家的醋。餐廳老闆想著用誰的都是用,也不敢得罪食藥監部門,畢竟人家管著餐飲服務行業,勉強的就答應了。記者走訪多家餐飲店都是「玖樂」牌小米醋從3月28日開始,記者分為兩路在延安市寶塔區大街小巷進行了走訪,涉及寶塔區百米大道,南橋,萬花等地幾十家餐飲店。記者發現多數使用的醋都是「玖樂」牌。當記者問起你們這邊為什麼都使用這個牌子的醋?
  • 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慎食赤潮地區貝類海鮮,或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微信發布消費提示。近期,部分南方海域發生赤潮。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鏈狀亞歷山大藻,該藻種可產生麻痺性貝毒。
  • 果農自曝:這種葡萄自己都不吃,因塗了避孕藥,真的?
    2、利用植物激素處理,在盛花期或幼嫩果穗形成期將激素噴抹於花蕾上,來達到抑制種子發育的目的。這種植物激素一般是赤黴素等植物本身可分泌的,對人體無害。3、採用伽馬射線處理母本種子,與太空育種原理相似。正從這些層面上來說,無籽葡萄等水果和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更與人們普遍理解的轉基因也無關。
  • 新避孕藥使女性一年只有3次月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26日報導稱,作為女性獨有的生理特點,月經有時會讓女性陷入尷尬境地,給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不過,澳大利亞科研人員研發了一種能讓女性一年只來三次月經的藥,這種藥不會損害女性的生育能力,長期服用兼具避孕功效,當女性想要寶寶時只要停藥即可。從9月24日起,這種藥開始在澳大利亞各大藥店出售,在澳大利亞女性中引起轟動,不少女性表示願意嘗試。
  • 情人節之後,如何購買事後避孕藥
    瘋狂過後的恩愛狗則給小編發信,說不知如何在亞利桑那購買事後避孕藥,搞萬一真中獎就麻煩了。現在小編來給各類汪星人科普一下!絕對姿勢貼,請收藏。NO.1 什麼是 PLAN B ONE-STEP?B計劃一步法是一種緊急避孕藥。這是控制生育,可以防止無保護的性行為後懷孕。人們有時把它叫做 「早晨事後丸。」
  • Cancer Research :超25萬人研究數據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
    近日,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停藥後,保護效果依舊會持續數十年。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超過25萬人的研究,調查了口服避孕藥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之間的短期和長期的關係。研究收集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資料庫出生自1939年至1970年的256,661名女性。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自我報告的數據(包括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和國家登記冊中收集癌症診斷信息,直到2019年3月。